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上升1BP至3.90%,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67点至101.16点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90%。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1点至93.35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72点至95.9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2点至89.47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1.37点至103.77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1.06个百分点至69.7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51个百分点至20.06%;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58个百分点至10.18%。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516款,环比上升1284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6.80点,环比上升0.71点,较去年同期上升5.10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3.14点,环比上升1.36点,同比上升9.29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58点,同比上升4.26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73点,环比上升0.22点,同比上升2.43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3.41点至84.79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81%,环比上升19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83%,环比上升17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2%,环比上升27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0%,环比下滑2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67点至101.16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100.00点,环比上升0.58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0.07点至121.13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1.96点,环比下滑2.01点。
2019年8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具有稳健抗通胀特性,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小幅回升,环比上升1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上升1BP至3.90%,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1点至93.35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受税期、MLF到期、逆回购净回笼、政府债发行等因素影响,资金面有所收紧,资金利率上行,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率有所回升。央行本月累计开展逆回购5100亿元,但同时当月有10700亿元逆回购到期,7月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净回笼5600亿元。同时央行在 本月共开展了4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2977亿元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并于7月26日开展了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此外,15日第三次对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定向降准也已落地实施,释放长期资金约1000亿元。央行多手段呵护流动性稳定,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上涨3BP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3BP至4.01%,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74%。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72点至95.9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2点至89.47点。
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较低,两类价格指数走势均下滑,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下滑幅度大于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连续17个月下滑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4.17%,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1个百分点至99.88点,跌幅较上月收窄。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11660款,环比上升1278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1.37点至103.77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随着多项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转型方向明朗,产品发行热度回升,促使理财产品发行量上涨。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破10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1.06个百分点至69.7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51个百分点至20.06%;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58个百分点至10.18%。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实现上涨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4195款,环比上升465款;城商行发行量为4246款,环比上升498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3219款,环比上升315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5.98%,环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6.42%,环比上升0.3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7.61%,环比下滑0.36个百分点。
3.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516款,环比上升1284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6.80点,环比上升0.71点,较去年同期上升5.10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均有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220款,环比上升70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378款,环比上升466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918款,环比上升109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3.14点,环比上升1.36点,同比上升9.29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58点,同比上升4.26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73点,环比上升0.22点,同比上升2.43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19年7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3.41点至84.79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81%,环比上升19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8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83%,环比上升17BP,较基期下滑28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2%,环比上升27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0%,环比下滑2BP,较基期上升49BP。
从各子类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及综合基准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到,2019年3-6月,由于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持续走低,引致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下降。7月,在内外部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股票市场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月内整体震荡下跌,而债券市场则表现较好,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净值型产品业绩:混合类净值产品业绩基准回升明显,固收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也有所提高,推高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
5.农银理财开业,理财子公司产品呈现差异化定位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420款,占比35.38%,环比下滑6.0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177款,占比14.91%,环比下滑6.25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470款,占比39.60%,环比上升11.38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120款,占比10.11%,环比上升0.93个百分点。
2019年7月25日,中国农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并于8月8日正式发布新产品。至此,5家国有大行均已宣布理财子公司开业并发行产品。从已开业理财子公司产品创新情况来看,5家理财子公司呈现出差异化定位的特点。例如,农银理财的产品包括惠农产品和绿色金融(ESG)产品,面向三农客户或投资绿色债券等,兼顾经济效益预社会效益,体现了农行服务三农、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建信理财重点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资管业务,增加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工银理财推出的产品主要投向涉及固收、权益、私募、量化、跨境多市场复合投资领域,体现了丰富全面的工银特色。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定位有助于建立起机构独特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67点至101.16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67点至101.16点。
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步推进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从产品定价和底层资产等多个维度推动总风险水平下跌。
价格波动风险下降明显,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0.58点至100.00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10.07点至121.13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2.01点至91.96点。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工作的推进,刚性兑付问题在逐渐化解,理财隐性风险指数整体波动应势逐渐下滑;7月,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不变,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同时,在内外部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股票市场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月内整体震荡下跌,而债券市场表现较好,理财价格波动风险下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总体来看,价格波动风险下降明显,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