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4BP至3.91%,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86点至104.11点

01  02  03
04  05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91%。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6点至93.62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19点至95.82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7点至90.32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5.60点至95.73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2.13个百分点至70.7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95个百分点至21.15%;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18个百分点至8.10%。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614款,环比上升601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55点,环比上升0.52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30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0.41点,环比上升1.25点,同比上升7.71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15,环比上升0.35点,同比上升3.50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7点,环比上升0.20点,同比上升2.20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0.99点至96.07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45%,环比下滑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50%,环比下滑10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48%,环比下滑1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26%,环比下滑38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86点至104.11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99.48点,环比下滑0.75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4.94点至130.83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9.20点,环比上升2.27点。

  2019年6月指数变动趋势

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食品项因素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显著上涨,为对抗通胀,银行理财产品是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良选。

  1.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滑,环比下滑4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1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4BP至3.91%,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6点至93.62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为对抗税期等因素影响,5月14日,央行增量续作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逆回购由之前几个月的净回笼和平衡转为净投放,5月净投放达5300亿元。5月15日起,央行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在流动性合理宽松背景下,货币市场利率产生较大幅度下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总体资金成本降低,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继续下滑。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跌幅大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2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5BP至4.00%,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77%。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19点至95.82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7点至90.32点。

  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较低,两类价格指数走势均下滑,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下滑幅度大于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连续15个月下滑

3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6BP至4.22%,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45个百分点至101.01点,二者跌幅较上月基本持平。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4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10756款,环比下滑629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5.60点至95.73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总体来看,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尚未完成,老产品面临有序压缩递减,同时,投资端资产布局仍在调整,新产品研发节奏相对较慢,导致银行理财整体发行量在低位徘徊。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持续上升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2.13个百分点至70.7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95个百分点至21.15%;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1.18个百分点至8.10%。

  从各类产品占比走势来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稳定在21%左右;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震荡下降,但发行量占比始终在七成以上,占据主导地位;在破刚兑的监管导向下,全国净值型产品数量与占比持续提升,最近两个月产品数量占比增幅明显,5月占比首次超过8%。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下滑,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占比上升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3677款,环比下滑376款;城商行发行量为4026款,环比下滑141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3053款,环比下滑112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4.19%,环比下滑1.41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7.43%,环比上升0.83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8.38%,环比上升0.58个百分点。

  3.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5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614款,环比601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55点,环比上升0.52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30点。

  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提速明显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161款,环比上升327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682款,环比上升212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71款,环比上升62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0.41点,环比上升1.25点,同比上升7.71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15,环比上升0.35点,同比上升3.50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7点,环比上升0.20点,同比上升2.20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且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增速较过去有显著提升。

  4.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6

  2019年5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0.99点至96.07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45%,环比下滑6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22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50%,环比下滑10BP,较基期下滑61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48%,环比下滑1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26%,环比下滑38BP,较基期上升25BP。

  从历史走势来看,2018年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走势相对平稳,2019年一季度由于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波动,影响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波动。总体上,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净值产品波动较小,银行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可作为现阶段主打产品;而权益类、混合类净值产品的管理则需要银行在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5.工行、建行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推进速度超预期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330款,占比37.89%,环比下滑4.62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与城商行接近,发行189款,占比21.70%,环比下滑2.1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48款,占比28.47%,环比上升6.26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104款,占比11.94%,环比上升0.52个百分点。

  目前,工行、建行、交行的理财子公司均已获得银保监会和工商管理部门的开业批准,5月27日,建行发布公告宣布建信理财正式设立;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也已获准筹建。截至5月底,已有32家银行公告发布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包括6家国有行、9家股份行、15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另有富滇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在年报中提及理财子公司设立计划。从理财子公司设立进度上来看,从获批筹建到开业耗时4个月以内,推进速度快于市场预期。预计未来随着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理财子公司的配套净资本管理办法将会随之出台。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86点至104.11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7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86点至104.11点。

  受5月股票市场整体低迷因素影响,部分理财产品基础资产表现不佳,造成价格波动和基础资产风险加大,推动总风险水平上升。

  价格波动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上升,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上升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8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75点至99.48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4.94点至130.83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上升2.27点至99.20点。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工作的推进,刚性兑付问题在逐渐化解,理财隐性风险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5月份,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5%关税,随后中国予以还击,中美贸易战局势再次恶化引发资本忧虑,股市在低位徘徊,从而引发价格波动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升。总体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小幅下行,而价格波动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都有较为明显的上升,综合加权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