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财富管理收益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本月市场综述

  1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率回落

0

  2018年对于财富管理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监管格局重塑,资管行业步入统一化、穿透式监管时代。在监管环境趋严的同时,金融强监管向纵深发展,以银行业为主的资管机构开始稳步推进转型计划,银行理财规模增速趋缓,前三季度均低于1.5%,进入四季度,受年末因素影响,规模增速提至4.2%,监管政策效应对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其影响正在市场中逐步传导。

  2019年1月,经历年末时点冲高行情后,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率出现回调,环比下降11BP至4.85%。短期来看,各类理财产品收益受行业转型、投资端成本上升、市场环境波动等因素影响,或维持小幅下行行情;长期来看,伴随转型深入,支撑理财产品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理财产品收益止跌回升尤可期。

  2019年1月,市场流动性维持合理偏松态势。央行分别于1月15日、25日两次降准,共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预计为市场释放8千亿以上的流动性。同时,受2018年末行业整体冲规模、提收益冲击,2019年初各类产品收益均环比下跌,导致财富管理收益下行,当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环比下跌11BP至6.17%,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率环比下跌11BP至4.85%,同时带动财富管理收益指数下跌2.96点至95.98点。

  从收益角度看,在外部环境及行业整体转型延续期,银行理财产品维持下跌趋势,2019年1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降4BP至4.30%,具体来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降4BP至2.24%,长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降6BP至4.46%;货币基金收益受年末大幅上涨行情影响,本月出现近乎与上月大涨幅度相同的回调,环比下降55BP至2.88%;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本月相对平稳,环比下降1BP至8.73%,其中短期产品收益下跌4BP至8.03%,长期产品收益上涨1BP至9.05%;P2P产品收益下跌3BP至9.30%,保持在窄幅区间波动。

  从各板块指数变动看,2019年1月,各板块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下跌。银行理财产品总指数环比下降0.97点,至101.25点,其中短期期限指数下跌0.83点至100.09点,长期期限指数下跌1.33点至104.37点;信托产品总指数环比下降0.07点至102.07点,其中短期期限指数下跌0.48点至98.60点,长期期限指数上涨0.11点至107.67点;货币基金产品指数环比大幅下跌,具体来看,2019年1月较上月下跌16.71点至87.44点;P2P产品指数环比下跌0.29点至78.30点。

  2.2018年财富管理市场回顾

1

  2018年,为优化职能配置,提升监管效率,更好的实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目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监管机构做出重大调整,形成了“一委一行两会”的全新金融监管体系。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8年二季度开始,监管发力明显,《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以及《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资管行业步入统一化、穿透式监管时代,金融强监管向纵深发展,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深入。随后,银保监会细则频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简称“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等),就银行理财投资渠道、业务开展、非标资产、产品嵌套以及信托通道业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与此同时,2018年网贷行业开展了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规范逾期债务催收,同时,备案制得以重提。

  2018年,在监管重塑资管市场格局时期,财富管理基准收益波动下行。从时间维度分析,上半年收益在年初冲高后维持相对平稳,进入下半年,伴随政策传导的逐步深入,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进入下行通道,自7月开始,收益连续3个月下跌。12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表现出了明显的上涨态势,凸显出年末时点对于各类产品收益的影响仍然较大。从产品维度分析,2018年银行理财与货币基金收益下行趋势明显,银行理财受监管环境、行业净值化转型、资产端资金成本等因素影响,收益逐步下行,货币基金受流动性环境影响,在监管趋严阶段主动降收益、压成本、控规模,以降低市场冲击;P2P收益全年在高位小幅波动;信托产品收益波动上行,年末冲高并维持。2018年银行理财、公募基金规模均有所增长,具体而言,银行理财作为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组成,规模占比资管市场总规模在24%附近波动,行业规模稳中有增,同比增长约1.17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同比增1.43万亿元,全年各季度规模占比资管市场总规模的10%左右。P2P行业成交量下行,2018年12月成交1060.16亿元,同比下降1187.93亿元。截止2018年3季度,信托受行业整体转型与政策环境影响,规模逐季收缩,3季度规模较上年末下降3.11万亿元,占比资管市场总规模已降至20%以下。

  3.各类市场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3.1  2019年1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2019年1月,415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0478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12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增加1家,产品数量增加了1462款。从具体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9444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44款;净值型产品811款;外币产品179款。

  2019年1月,61家信托公司共发行1426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机构较2018年12月减少1家,发行产品数量环比减少141款。从产品期限上看,信托平均期限为19.96个月,环比缩短0.54个月。当月集合信托的投资领域包含证券市场、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等较多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

  2019年1月货币基金产品数量整体平稳,114家机构共计存续747款产品。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历2018年末的冲高行情后,当月货币基金产品7日折算年收益率回落,环比回落55BP至2.88%,直逼去年收益最低点。

  截至2019年1月,网贷平台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1016家,较2018年12月减少17家。从平均期限来看,1月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15.50个月,环比拉长0.25个月,同比拉长了4.88个月。本月行业平均借款期限持续走高,达到新的峰点。

  3.2  2019年1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2

  银行理财产品2019年1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30%(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2018年12月下滑4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73%,环比下降1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在经历2018年末冲高行情后,在2019年初大幅回落,收益率环比回落55BP至2.88%,回调至3%以下;当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30%,环比下跌3BP。整体来看,2019年1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维持下行趋势,收益继续小幅回调,维持窄幅区间波动。

  新年伊始,月中缴税、缴准并叠加MLF到期等因素促使银行体系流动性略显紧张,央行通过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一方面降准1个百分点,预计释放不低于8千亿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将流动性扰动较好的控制在合理水平,市场流动性依然维持合理偏松态势。公开市场操作方面,1月到期12.97万亿元,发行12.32万亿元,资金面调节以7天、14天短期操作为主。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2019年1月继续下行,环比下滑0.97点,至101.25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0.83点,至100.09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1.33点,至104.37点。货币基金年末效应显著,从近期规模及收益变动情况来看,货币基金规模年末规模小幅拉升。进入2019年,业绩冲量压力缓释,其收益指数也回落至2018年11月附近水平,具体来看,货币基金收益指数环比下降16.71点至87.44点。本月信托产品收益指数继续维持小幅回调趋势,信托收益总指数环比下跌0.07点至102.07,跌幅进一步收窄。具体来看,信托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跌0.48点至89.60点,长期期限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本月环比上涨0.11点至107.67点。P2P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降0.29点至78.30点。

  3.3   2019年1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3

  经历了2018年的监管政策频发时期,进入2019年,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对于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依然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特别是针对《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对于资管产品转型相关要求的检查与整改逐步深入。2019年1月,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理财产品之间未能实现相分离、理财投资非标资产未严格比照自营贷款管理、理财产品管理不合规、违规为本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公司或用于理财投资等问题受到银保监会处罚。《资管新规》颁布近10个月,商业银行净值化转型逐步进入阵痛期,银行机构需加快转型节奏,严格依照监管要求转型,尽快实现银行理财的合规化、规范化、标准化运行。

  2019年1月,多家信托公司因信息披露、反洗钱内控、金融统计、违规融资等不规范行为受罚。其中国民信托有限公司因管理信托计划信息披露不及时被罚30万元;陆家嘴信托因未按规定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罚罚45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2.5万元;中铁信托因虚报、瞒报金融统计数据被罚2万元;湖南信托因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30万元。信托公司罚没整改仍在继续,本月监管处罚主要集中在对行业业务违规与管理不当方面。

  2019年1月货币基金方面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行业受前期冲规模影响,整体资金成本上升。跨过年末时点,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大幅回调,1月平均收益下降55BP,在经历短期冲高行情后,再次回调至3%以下,逼近2018年行业底部区间。

  2019年1月P2P行业延续爆雷潮,单月新增12家问题平台,其中提现困难1家,经侦介入1家,延期兑付3家,网站关闭7家。2018年被重提的备案制,如今尚无具体定论,P2P行业经历粗放经营、集中暴雷等问题,考虑到风险传导效应及行业监管依然待进一步完善,行业整体风险依然较高,建议投资者投资前进行充分调研、审慎投资,避免投资亏损。

  4.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4.1 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及分析

4

  1月,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维持在相对合理区间。从近期财富管理收益走势来看,经历年末冲高,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及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均出现回调。当月财富管理指数环比下降2.96点至95.98点;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回调11BP至6.17%;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环比下降11BP至4.85%。面对近13万亿元的到期压力,央行1月逆回购12.32万亿元,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将市场资金继续维持在合理偏松区间。

  4.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5

  2019年1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较2018年12月下降,环比下降4BP至4.30%,收益指数也随即下降0.97点至101.25点,其中,短期期限指数下跌0.83点至100.09点,长期期限指数下跌1.33点至104.37点。经历2018年的净值化转型与理财产品结构调整,加之2018年末冲量压力影响,当月理财产品收益延续下跌趋势,且下跌区间较上月有所扩大。伴随转型深入,收益后程或逐步进入窄幅区间波动。

  4.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6

  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1月小幅下跌,环比下跌1BP至8.73%。在收益下跌的同时,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也随之下跌,环比跌0.07点至102.07点。从产品期限结构维度分析,主要受短期限指数下跌影响,短期期限指数下降0.97点,至101.25点;而长期限指数继续维小幅上涨趋势,环比涨0.11点至107.67点。从资金投向维度分析,本月投资于房地产、金融机构、工商领域的信托产品收益率略有上升,投资于基础设施、证券市场的产品收益率略有下降。

  4.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7

  2019年1月,货币基金收益在经历年末大涨行情后,回调并逼近去年底部收益水平,环比下降55BP至2.88%,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也下降16.71点至87.44点。货币基金作为高流动性资管产品,年末规模收益关联度明显,年末收益的上行为行业规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19年,行业所面临的监管压力、市场投资环境、风险暴露依然存在,各类因素带动货币基金收益年初大幅回调,延续2018年3%附近的低位水平。从市场流动性及货币供给角度分析,因监管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不变,逆周期调节仍在继续,市场整体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监管及市场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正助力货币基金后续收益的逐步企稳。伴随银行理财等竞争行业转型的逐步深入,需持续关注外部变化。

  4.5 P2P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8

  2019年1月,P2P产品收益环比下跌3BP至9.30%,收益指数相应下跌0.29点至78.30点。2018年,网贷行业经历了专项风险整治与合规检查,但机构跑路、违规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凸显出行业的规范性仍待进一步优化,行业处于自我净化与重塑阶段。面对部分平台积累风险较多、风险处置时间长等现实问题,进入2019,合规检查依然是行业当前工作的重心,备案制落地尚需时日。在此背景下,P2P产品收益处于窄幅波动,缺乏上涨源动力,预计备案制落地前,产品收益仍将维持震荡。

  面对行业持续不间断的合规检查,机构提现困难、经侦、跑路、延期兑付等问题依然时有发生,建议投资者审慎投资,持续关注产品风险。

  4.6财富管理收益走势及分析

9

  从各类型产品收益率变动走势来看,《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近10个月一直维持下行趋势,2019年1月收益率下跌至4.30%,同比下跌33BP,伴随银行业整体转型的深入,银行理财收益短期或维持下跌行情。货币基金受年末因素及流动性环境影响大,在流动性合理充裕背景下,货币基金震荡下行,2018年10月跌破2.8%,进入年末,2018年12月货币基金收益大幅上涨60BP,但在年末冲量结束后,2019年1月又出现大幅回调行情,环比跌55BP。信托产品受短期期限产品收益下行影响,产品收益延续上月下跌趋势。P2P产品因备案制迟迟未落地,问题平台不断出现,行业发展相对受限,P2P产品收益短期或维持9.3%附近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