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9月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下行加速,市场风险下降

_~(0ZO6ZUVFJ9J)Z9P9~J{2 7[S[QM$T@]37ML4GYQP@MWN }EQPHUAPXH9L{ABWL~0VW[3

]$AHO}[3NY]JZ)_C[{%1HVG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跌13BP至4.31%。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降3.02点至103.19点,跌幅处于持续扩大趋势。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3.33点至106.86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54点至97.68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继续下滑,理财发行指数下行趋势扩大,环比下跌4.58点至91.61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下滑1.34个百分点至75.5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48个百分点至20.59%;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涨0.86个百分点至3.86%。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132款,环比增加484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5点,环比上涨0.3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8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33点,环比上升0.89点,同比上升3.20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31,环比上升0.26点,同比上升0.7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0.57点,环比上升0.18点,同比上升0.47点。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2.95点至105.80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105.16点,环比下滑0.52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为129.47点,环比下滑8.19点,下降幅度较大;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3.15点,环比下降5.61点。

10月指数变动趋势

DG}7J7$34VDNXNT4N~GNUKG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远高于全国CPI水平,且银行理财门槛降低、投资范围扩大,银行理财产品更加普惠化,不失为抵御通胀、保持投资收益稳健性的优良选择。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下降13BP,跌幅持续扩大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358~T733AT{KG)%8H%3@}7F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跌幅扩大,环比下降13BP至4.31%

[}(E]TX]STA[U0`I~642@]A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延续了此前的下滑趋势,下滑速度略有加快,环比下降13BP至4.31%。9月内外部压力显著,在季末面临税期、监管考核、债券发行缴款、节假日等多种季节性因素的扰动下,央行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基调不变,在公开市场先后实现净投放1600亿元,同时于17日开展26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降3.02点至103.19点,跌幅处于持续扩大趋势,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整体来看,10月央行已宣布进行今年第四次降准操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边际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预计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概率保持下降趋势。

     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延续下跌趋势,且跌幅进一步扩大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1P}`BKDELV@82JWKRH0COK

 

     从收益水平来看,由于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4BP至4.4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1BP至4.08%。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3.33点至106.86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54点至97.68点。两类价格指数延续了上月的下跌势头,且下跌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跌幅略有缩小,环比下降10BP至4.69%

)2Q~VZZE1JJ4UH[9AA$E(RI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0BP至4.69%,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39个百分点至112.39点,跌幅较上月略有缩小。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加速,仅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增加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LD[QJ%(TI4YAR@WZLA0@%EP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下行趋势扩大,环比下跌4.58点至91.61点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10293款,环比下降515款。本月理财新规正式文稿发布,银行理财产品正值新旧交替的转型期,新产品发行速度放缓,因此本月理财产品发行总量保持下跌趋势。同时,理财新规正式文稿与征求意见稿变动不大,产品转型路径逐渐明确,净值型产品数量本期出现了一次跃升,增加趋势显著。

      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跌4.58点至91.61点,表明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当月发行量已降至不足2015年12月基期发行量水平。

全国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占比趋势性上升,开放式产品占比略微扩大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下滑1.34个百分点至75.56%;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48个百分点至20.59%;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涨0.86个百分点至3.86%。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从各类产品占比走势来看,封闭式产品发行量占比整体处于下滑的趋势之中;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比例结束前两个月连续下滑趋势,占比环比上升;净值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仍保持上行趋势不变,9月上升态势略有扩大。开放式产品更为灵活,易受投资者青睐,但也对银行的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净值型产品在监管政策的鼓励下,占比扩大的趋势将会延续。

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占比下滑,但仍保持领先地位

      本月,全国范围来看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3479款,环比增加186款;城商行发行量为3606款,环比减少570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3208款,环比减少131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3.80%,环比上升3.33个百分点,结束此前连续下降的趋势;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5.03%,环比下降3.60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31.17%,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量和占比均环比下跌,但在各类型银行中,其发行优势仍较为明显。

  3.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推进加速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R0ZMG1I@{C}PA~KY$_${0TW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涨0.39点至2.35点

1KSI5`YXO{2T1M6TKZ11HKN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132款,环比增加484款,增速较上月扩大。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5点,环比上涨0.3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38点。上图可看出,资管新规颁布的2018年4月是净值化转型的转折点,4月后转型速度明显加快,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和存续量增量均明显领先于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116款,环比增加267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51款,环比增加165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5款,环比增加52款。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和存续量增量均明显领先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涨势较稳定。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33点,环比上升0.89点,同比上升3.20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31,环比上升0.26点,同比上升0.7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0.57点,环比上升0.18点,同比上升0.47点。整体来看,各类型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且增速有加快趋势。其中,全国性银行在人才、资金、基础设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与区域性银行相比,其理财净值化转型脚步更加快速。

4. 净值创新产品设置可调整的业绩比较基准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79款,占比42.52%,环比下降5.8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次之,发行124款,占比29.45%,环比上升5.27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83款,占比19.71%,环比上升0.42%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35款,占比8.31%,环比上升0.16%。全国性银行在净值产品方面布局加速,占比出现明显增加;城商行新发行净值型产品占比仍然占据领先地位,与全国性银行差距缩小。

在新发行的净值型产品设计上,一些银行采取了创新形式,例如在收益计算设计上,将超额收益均归客户所有,以现金形式分配给客户,通过现金分配吸引购买;在设置业绩比较基准时注入更多的灵活性,每半年根据当时市场利率情况调整基准收益率,并将调整后的业绩比较基准根据信息披露规则进行披露等。国有行与股份行借助投研优势,在净值型产品的设计上不断探索。

5.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下行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ID62G57_ZW791NN(L]X~UFY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结束此前连续4个月的上行趋势,下行2.95点至105.80点。央行连续发出维护合理充裕流动性环境信号,以及一系列流动性操作呵护了市场的平稳;同时,债市利率已升至历史高位,股市在下半月有小幅上行态势,市场总风险经历前几个月的飙升后得以一定程度的释放,9月出现下降趋势。

     价格波动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行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下降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ZVXEO7RR(X[{F([CD0P($MG

  本月,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105.16点,环比下滑0.52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为129.47点,环比下滑8.19点,下降幅度较大;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3.15点,环比下降5.61点。结合本月总风险指数下降的表现来看,价格波动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是总风险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当前,资管新规带来的银行净值化趋势加快,保本产品未来禁止发行,刚性兑付问题得到缓解,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总体可控;监管趋严和货币环境持续宽松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定价趋于谨慎,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价格波动风险缩小;债券利率上行、股市总体向上调整,银行理财投资的基础资产风险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