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汉口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于基期收益率的综合水平;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6月市场综述
华中区域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涨势喜人,资产增值效能显著
本报告所指华中地区包括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
从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指数的各项指标来看,银行理财收益持续攀升,整体风险依然可控,资产增值功能不断凸显。
从价格指数来看,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4.20点至105.75点,向上势头不改,增速加快。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1.86点,环比上涨5.15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6.60点,环比上涨2.79点;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对开放式价格指数保持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且该优势在6月有所扩张。6月市场资金面普遍偏紧,流动性管理成为银行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存续期内稳定性较强的封闭式产品的收益更具优势。不过随着年中时点过去,7月理财产品收益或迎来回落,但由于跨季资金大量到期,整体回落幅度会相对平缓。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6月华中各省整体涨幅较为接近,整体涨幅在16个BP至18个BP之间。华中各省理财收益的趋近,反映了不同省份投资者对于理财收益的需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区域平均收益整体走强的同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表现更是尤为亮眼,如汉口银行6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达4.69%,高于华中地区平均水平27个BP。
从风险指数来看,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环比上涨3.02点至104.42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风险暴露程度低,风险可控。分类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略有上涨,分别环比上涨2.94点和9.99点,这主要与资产端的各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相关。而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下滑展现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的成效。
从财富指数来看,6月财富指数持续递增,较5月增长0.39点至106.11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增速略有上升,凸显华中地区的银行理财的稳健性,有利于客户进行长期且有计划的理财行为。
从监管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4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报告中专门探讨了当前资管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即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以及部分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针对上述问题,央行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对策。此前,监管层已出台多个文件对资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打击和防范。此次央行的明确表态,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资管业务监管的走向。
3、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华中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明显上行。2017年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加速上行,环比上涨4.20点至105.75点。6月,虽然央行提前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价格指数的加速上行凸显出年中考核给予了银行较大的资金需求压力。其中,华中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上行表现尤为显著,环比上涨5.15点至111.85点,涨幅达4.82%;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虽然也呈现涨幅放大的情况,但环比仅上涨2.79点至96.60点。华中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的大幅攀升,凸显了6月年中考核之际,该地区短期的资金供需大幅收紧,预计7月年中时点过后,该地区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将明显回落。
华中各省收益贡献程度趋近,凸显各省理财需求的内在一致性。6月,华中各省理财产品数量及收益对价格指数的影响(贡献程度)较为接近。具体来看,河南及湖南两省对价格指数的贡献程度较为接近,均超过了25%,分别为26.34%和26.11%;紧随其后的是湖北省,为24.24%,与河南、湖北差距不大;相对而言,江西省理财产品对价格指数的贡献程度略低,但也有23.30%,与贡献最大的河南省相比仅有3.03%的差距,凸显出各省投资者对于理财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
华中地区理财风险微升,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下滑。从风险指数看,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上涨3.02点至104.42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在上月小幅上升后,本月有所回落,环比下滑8.25点至125.47点。本月,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相比上月都有所上升,但整体上涨幅度较小,仍在低位震荡。从6月风险指数表现来看,虽然理财产品价格仍然持续上扬,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促使整体风险并未呈现暴涨局面,但7月由于大量资金到期,央行维持流动性的态度将影响7月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表现。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稳步向上。华中地区财富指数相较5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6.11点,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上涨,整体走势与全国平均水平趋同。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上升4.20点至105.75点,增速明显放大。其主要原因是2季度考核将至,推动资金成本迅速上升,促使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加速上扬,不过预计7月年中时点过后,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将出现一定的回落。但在监管界限未划分清楚前,理财收益趋势较难明显扭转向下。
将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对比可以发现,2017年上半年,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与全国走势保持了极高的一致性。凸显出银行理财业务在产品端及资产端受地域影响程度较弱,也说明目前银行理财定价方式较为简单,未能因地制宜的进行符合地域特点的定价。未来,随着刚性兑付的逐步打破,理财产品定价将更加符合资产的实际价值及地域客户的需求。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华中地区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加速上行,两类指数差异放大。6月,华中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价格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均呈现明显上扬表现。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上涨更为显著,环比上涨5.15点至111.85点,上升幅度为4.30%;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同样表现出明显上涨态势,但涨幅较为缓和,环比上行2.79点至96.60点。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上扬主要由年中时点效应影响,预计7月该指数将出现明显下滑,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则可能继续维持稳定向上表现。追求高收益且对流动性要求不太高的投资者选择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更有优势,而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高流动性决定了此类产品适用于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华中地区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稳步递增。6月华中地区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继续保持了较明显的上涨势头,环比上行3.31点至105.06点。从2017年整体走势来看,6月华中地区该类产品价格指数并未出现时点性的涨幅放大表现,涨势较为稳定,这与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长期限、灵活性强、持续性强的特点有一定关系,不利于银行时点性的吸收资金。未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转向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及净值型,时点性的产品价格变化将减弱,有利于整体风险的控制。
5、银行理财收益变化
华中各省理财收益表现持续趋近。对比华中地区各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发现,2016年各省产品收益波动较大,但进入2017年后随着整体收益的向上,各省的产品收益逐渐呈现趋近表现。从具体数值来看,截至6月,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7%,环比上涨17BP;湖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8%,环比上涨18BP;湖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8%,环比上涨16个BP;江西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8%,环比上涨17个BP。数据变化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银行间竞争越激烈,市场资金面相对越紧张。
汉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大幅领先华中地区理财平均水平。2016年以来,汉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一直跑赢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除个别月份外,大多数月份华中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均保持了较为明显的领先幅度,凸显了汉口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价值。从具体收益率来看,截至6月,汉口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69%,环比上涨17个BP,上涨幅度略小于华中地区平均水平,但仍维持了27个BP的领先幅度。基于业务管理和产品收益的不俗表现,汉口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整体风险有所上升。6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出现了上扬表现,与5月相比,环比微幅上涨2.98%至104.42点。总体来看,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的微幅上涨,主要源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上升。不过由于价格波动风险的回落,整体风险上涨并不明显。从6月风险指数表现来看,虽然理财产品价格仍然持续上扬,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促使整体风险并未呈现暴涨局面。随着7月由于大量资金到期,央行维持流动性的态度将影响7月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表现。
与全国风险指数比较可看出,自2017年2月起,华中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仿,整体风险暴露程度仍属较低水平,风险可控。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双升,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下降。6月,华中地区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扭转向上,相比5月环比上涨2.97%和11.41%,分别上升至102.05点和97.49点,这显示出基础资产收益波动和银行隐性风险波动微幅上涨,不过由于此类风险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整体风险可控。当前,监管政策不断收紧,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合规要求日益提升,资产投资方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股市在新股发行节奏调整和减持新规出台背景下,打新和配资收益面临下行挑战,这将增大投向权益市场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债市自2016以来,一直处于动荡调整阶段,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短期难有利好表现。但随着银行在合规经营和业务转型上的不断推进,华中地区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将维持在低位。
华中地区价格波动风险与另外两类风险走势有较大差异。由于6月央行加大市场流动性的投放,以及前期监管风暴带来的冲击效应逐步缓释,整体价格波动风险出现小幅回落;但与此同时,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仍然不见好转,致使银行理财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仍然维持在高位。未来银行理财产品需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避免产品价格战拉升价格波动风险,使整体风险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7、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财富指数持续递增。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型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9可见,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6月,华中地区财富指数达106.11点,较5月增长0.39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略有上升。
流动性与财富指数呈负相关。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