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5月市场综述
5月财富管理收益指数整体企稳,货币基金收益下滑明显
5月流动性调整及监管政策的影响持续发酵,促使财富管理收益指数稳中有降。当月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环比下滑4BP至5.08%。
5月流动性维持相对平稳状态,促使各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呈现持续回落表现。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走势,环比下降2BP至4.74%;货币基金收益大幅下降52BP至3.80%;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连续两月回调后迎来上涨,环比上涨25BP至8.27%;P2P产品收益小幅回落,环比下滑1BP至9.30%。
5月,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22点至111.78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监管因素及流动性因素两方面的作用下继续下降,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较为明朗。目前在资管新规发布后,新的银行理财监督管理办法也即将落地,各大机构也暂缓了业务的开拓,静待银行理财监管细则明确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与要求。
货币基金收益指数在5月下降15.69点至115.62点。虽然货币基金收益在5月才表现出大幅回落走势,但事实上在4月下旬降准之后,其收益便已表现出一定的回落趋势,但受到4月前期收益上涨的对冲,致使最终收益表现并未呈现下行趋势。进入5月后,货币基金的大幅下滑除了受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外,另一可能则是在监管环境大幅收严的前提下,部分大型货币基金主动降低收益控制规模,以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
信托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上涨2.82点达94.07点。考虑到信托融资渠道(主要是银信合作方面)受到限制,在融资方需求不变得情况下,资金供给的降低必然推动融资成本上升,进而带动信托收益水涨船高。预计今年信托收益整体将呈现上涨走势,同时这也有利于信托公司拓展零售客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信托高收益产品多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在各地房价调控的压力下,此类项目有一定兑付风险。
P2P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降0.12点至78.29点。备案制的迟迟不落地,促使P2P产品的发展受到抑制,P2P产品收益的上涨动力也受到影响,致使该类产品收益在短期内难有明显上涨变化。
2.各类市场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2.1 2018年5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2018年5月,458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0290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3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减少了29家,产品数量减少了769款。新发产品数量的减少与新规落地的冲击有关。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10020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78款;净值型产品192款;外币产品133款(未剔重)。
2018年5月共发行了867款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19.75个月。当月集合信托的投资领域仍然包含证券市场、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等较多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
2018年5月,在资管新规确立了未来资管产品的估值形式后,针对货币基金的估值形式也加快了讨论的进程。据相关媒体报道,5月中旬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召开了关于市值法货币基金的研讨会,就市值法货币基金指引的“草案”内容进行了探讨。从透露信息来看,未来货币基金将实现市值法估值产品与成本法估值产品并行的局面,且结合目前发行成本法估值产品审批受限的情况来看,未来新发的货币基金产品大概率以市值法估值为主。除此之外,近期,监管层对货基T+0快速赎回业务实施限额管理,即单日的T+0赎回额度进行限制,或将导致机构投资者的离场,促使货币基金规模迎来较大幅度的下滑。
截至2018年5月,网贷平台的目前运营平台数量1872家,减少5家。从平均期限来看,2018年5月网贷平台平均借款期为12.02个月,较3月拉长了0.44个月。
2.2 2018年5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于5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74%(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4月下滑2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27%,环比上涨25BP,上涨表现较为明显;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受流动性影响大幅下跌,环比下滑52BP,至3.80%;当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30%,环比下滑1BP。整体来看,5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相对稳定,整体收益变动不大。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5月流动性整体维持相对平稳状态,促使各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呈现持续回落表现。虽然5月末整体流动性有趋紧迹象,但央行迅速做出响应,平抑了流动性的短期波动。6月在金融监管考核、债券发行缴款、法定准备金缴款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流动性可能表现出收益趋紧的走势,但从去年同期央行的调控力度来看,6月流动性明显趋紧表现不会过于明显,这也加大了财富管理收益总指数下行的可能性。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5月微幅下滑,环比下滑0.22点,至111.78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0.14点,至110.82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也上涨0.45点,至114.36点。除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促使理财产品收益定价缓步下滑外,新规对于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新规下发后,大多数银行理财相关部门的业务重心均转向了处理存量资产,由于存量产品规模不能上涨,降低收益控制存量产品规模成为了常规操作。货币基金在5月迎来了收益的大幅下滑,事实上货币基金收益自4月央行降准大量释放流动性开始变呈现出较为明确的下行趋势。除流动性环境外,监管环境的变化也倒逼部分大型货基选择主动降收益、控规模、严防流动性风险的增长。相对于银行理财及货币基金收益的回落,集合信托产品在5月迎来了冲高表现,这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渠道阶段性成果有较大关系,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重心已从通道业务转向了主动化管理业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收益走高的信托产品多为房地产信托产品,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受限的情况下,此类项目的兑付压力仍然较大。P2P产品收益指数在5月维持稳定表现,环比下滑0.12点,至78.29点。在监管对于平台合规性要求的持续提升的大环境中,P2P违规、爆雷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短期内P2P行业仍将表现出持续瘦身的态势,投资者购买该类产品时应选择规模较大的机构。
2.3 2018年5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2018年5月,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银监系统对于各家银行的监督力度继续收严,当月共对银行机构开出204张罚单,其中保本类理财业务成为重灾区,多家全国性银行受到重罚,但被罚内容多属于遗留问题。近期来看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展相对保守,各家机构均在等待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细则的落地,可预计银行理财整体风险将持续降低,但部分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银行或将退出该市场。货币基金在5月继续维持无明显风险事件的状态,但监管层对于货币市场的态度继续保持收紧态势,近期《关于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基金互联网销售、赎回相关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发布预示着货币基金的交易流程进一步规范,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但也促使货币基金的便利性受到冲击,尤其是机构客户面临T+0赎回限额的要求时,可能选择其他产品予以替换,进而导致货币基金整体规模的下滑,而近期货币基金规模的明显下滑也间接印证了该观点。5月,多家信托公司出现违约或遭到罚款处罚,涉及事由包含违规使用信托资金、违反反洗钱法等多项规定,凸显出信托行业整体规范性仍然不足,且在产品刚兑的压力下,部分隐藏的风险也逐步显现。虽然部位违规行为仍存,但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信托业务的转型以有所成效,未来信托的表现仍然可期。5月P2P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仍然为43家,与4月持平。但从风险事件来看,当月涉及经侦介入的平台达6家,高于4月水平,同时部分平台的爆雷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这也预示着监管层对于P2P平台的收严尺度仍然可以更进一步,在备案制延期的时间里,加大平台整改力度有利于行业未来更为稳定的发展。
3.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3.1 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及分析
在央行降准的措施的保障下,虽然5月末流动性有趋紧趋势,但当月整体流动性仍然维持了相对宽松的表现。而随着流动性环境的改善,财富管理收益指数也逐步呈现出回落变化,近期走势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而财富管理收益指数的回落除了与近期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一定关系外,监管环境的持续收严也促使各类金融机构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主动降低产品收益,收缩产品规模,以便实现产品转型及引导投资者选择符合监管要求的理财产品。
当月财富管理指数环比下降1.07点,至102.02点。虽然5月税期压力在月末有所显现,但在央行流动性调控下,财富管理收益指数走势继续维持相对的稳定。虽然6月面临年中监管考核等因素,但从去年年中及年末央行对于流动性的调控力度来看,今年年中流动性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理财产品收益也将维持在一个稳定区间内。
3.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5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较4月继续下降,环比下降2BP至4.72%,其收益指数也随即下降0.22点至111.78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监管因素及流动性因素两方面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较为明朗。目前在资管新规下,新的银行理财监督管理办法即将落地,各大机构也暂缓了业务的开拓,静待新规明确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与要求。随着6月年中考核临近,即使有央行流动性调控的保驾护航,但银行机构仍将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进而促使理财产品收益的回升,但整体下行走势并不会受到短期因素的影响。
3.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5月明显回升,环比上涨25BP至8.27%。在收益上涨的同时,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也出现回升,环比上涨2.82点至94.07点。这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渠道阶段性成果有较大关系,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重心已从通道业务转向了主动化管理业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收益走高的信托产品多为房地产信托产品,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受限的情况下,此类项目的兑付压力仍然较大。另外,随着监管层对于信托融资渠道的规范,致使信托资金来源受到限制,而在融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资金供给降低,必然促使融资成本上涨,带动信托产品收益上行。预计信托产品近期收益在房地产项目不出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将保持缓步上涨趋势。
3.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5月,货币基金收益大幅下滑,环比下滑52BP至3.80%,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也下降15.69点至115.62点。虽然货币基金收益在5月才表现出大幅回落走势,但事实上在4月下旬降准之后,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便已表现出明显的回落表现,但受到当月前期收益上涨的对冲,致使最终并未呈现下行趋势。进入5月后,货币基金的大幅下滑除了受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外,另一可能则是在监管环境大幅收严的前提下,部分大型货币基金主动降低收益控制规模,以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虽然6月流动性压力将明显上升,但考虑到央行对于流动性的平抑操作,预计货币基金收益将呈现微幅回升变化。
3.5 P2P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5月,P2P产品收益环比上涨1BP至9.30%,收益指数相应下滑0.12点至78.29点。在备案制落地前夕,市场规模的扩张受到抑制,合规性调整仍然是行业当前的重要任务。具体来看,备案制的延期大幅拖慢了部分合规机构的发展步伐,造成此类机构成本相对更高,客户损失可能性更高的情况,如果监管层久拖不决,无疑对于合规机构的业务开展造成极大的冲击。当然对于部分仍处于调整中的机构,备案制的延期也给予了此类机构争取第一批通过备案的机会。从当前市场的表现来看,行业的合规性调整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机构跑路、违规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凸显出行业的规范性仍然不足。在行业整体规模受限,合规性调整仍在继续的环境中,P2P产品的收益缺乏支撑其上涨的动力,因此预计该类产品收益在备案制落地前整体呈现平稳下行的态势。
3.6财富管理收益走势及分析
2018年5月,P2P平台产品收益率微幅回落,环比下降1BP,至9.30%。从长期的收益走势变化来看,P2P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相对稳定的走势,处于9%附近。备案制的迟迟不落地,促使P2P产品的发展受到抑制,P2P产品收益的上涨动力也受到影响,促使该类产品收益在短期内难有明显上涨变化。集合信托理财经历了连续两月的回调后在高收益房地产项目的带动下,于本月迎来了冲高表现,环比上涨25BP至8.27%。考虑到信托融资渠道(主要是银信合作方面)受到限制,在融资方需求不变得情况下,融资成本必然有所上升并带动信托收益水涨船高。预计今年信托收益整体将呈现上涨走势,同时这也有利于信托公司拓展零售客户。5月银行理财收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走势,在理财监督管理办法没有具体落地之前,各家银行业务开展均持谨慎态度,中小银行的业务重心放在了处理存量资产方面,对于未来发展方向持观望态度。相对于银行理财的稳定表现,货币基金产品收益保持了近一年较强竞争力后,终于在5月出现了大幅回落。在过去一年中货币基金过快的膨胀速度也引起了监管的高度重视,从流动性到赎回限制,多项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落地对于规范货币基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资管新规的出台也为货币基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5月的收益下滑除了是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响应外,也可能是各家基金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换,调整产品形式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