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财富管理收益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本月市场综述

  4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保持相对平稳


  由于资管新规发布日期为当月最后一天,因此对于4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表现的直接影响有限。当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环比下滑1BP至5.12%。随着央行采用降准等措施抚平4月的流动性扰动因素后,各类型理财产品在4月表现相对平稳。

  4月,市场流动性保持了稳健中性的态势,促使财富管理市场整体收益表现稳定。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走势,环比下降1BP至4.76%;货币基金收益继续上升2BP至4.32%;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结束了连续9个月的上涨表现后,连续第二月呈现下滑走势,环比下滑6BP至8.02%;P2P产品收益小幅回升,环比上涨4BP至9.31%。

  4月,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32点至112.00点。在央行各类调控措施的保驾护航下,4月市场流动性表现稳定,给予了理财产品收益回落的条件。同时,通过成本更低的超额准备金置换MLF资金,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分层矛盾,降低了理财产品的定价压力,促使理财产品收益下行空间显现。

  货币基金收益指数在4月上涨0.61点至131.31点。虽然近两月货币基金收益指数持续上涨,但对比年初的下滑幅度而言,近期上涨的力度稍显不足。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过高收益的货币基金产品也会对存款产品的定价带来较大冲击,降低金融机构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不符合监管导向。因此未来监管将继续加强对于货币基金产品的规范力度,提升此类产品的合规成本,促使此类产品收益的逐步回落。

  信托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滑0.69点达91.26点。集合信托理财连续两月呈现回落走势。从业务模式调整的角度来看,信托资金的投向逐步从证券等领域向基础产业转变,凸显信托行业对于实体经济的力度逐步增强。在资管新规背景下,对于合格投资者投向限制的放宽也给予了信托更多地发展空间,不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信托仍然需要面对业务模式调整所引发的阵痛。

  P2P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涨点至78.41点。在备案准备前夕,各家P2P平台必然是以保守的经营模式为主,因此产品整体收益没有向上的推动力,同时随着各类不合规产品的逐步清出, 5月P2P产品收益或呈现下降走势。


  2.各类市场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2.1   2018年4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2018年4月,487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1059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3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增加了5家,产品数量减少了7527款。新发产品数量的减少与新规落地预期增强,各家银行谨慎操作有较大关系。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9914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89款;净值型产品120款;外币产品175款(未剔重)。

  2018年4月共发行了678款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21.72个月。当月集合信托的投资领域仍然包含证券市场、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等较多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

  2018年4月末资管新规落地,资管格局将迎来重大变化,货币基金未来的估值模式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资管新规发布之后,监管层表示货币基金的管理规定不变,是否意味着货币基金产品仍可以使用成本法估值?这一疑问仍需要监管层进一步给出答案。不过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创设了市值法估值的货币基金,因此市值法估值模式的采用在技术层面对于货币基金的影响有限,预计在监管不够明确的时间内,两类估值方法并行将是通行做法。

  截至2018年4月,网贷平台的目前运营平台数量1877家,减少6家。从平均期限来看,2018年4月网贷平台平均借款期为11.58个月,较3月拉长了0.08个月。

  2.2  2018年3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于4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76%(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3月下滑1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02%,环比下滑6BP,下滑表现较为明显;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微幅上涨,环比上涨2BP,至4.32%;当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31%,环比上涨4BP。整体来看,4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相对稳定,整体收益变动不大。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4月流动性的压力点在于4月中旬MLF的大量到期以及税期高峰对于流动性的扰动,但在降准及公开市场净投放的共同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环境仍然维持了较高的稳定性,这也表明此次降准的目的并非调整货币政策方向,稳健中性的思路并未发生改变。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4月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环比下滑0.32点,至112.00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0.03点,至110.96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也上涨0.02点,至114.82点。此次央行降准,通过成本更低的超额准备金置换乐MLF资金,有利于银行控制负债成本,优化流动性结构,大幅缓解结构性分层矛盾,降低了理财产品的定价压力,促使银行理财收益有了下行的空间。货币基金在3月明显回升后,于4月继续呈现小幅上涨走势,货币基金收益相对平缓的走势与当月稳定的流动性有较大关系,考虑到5月市场流动性不会有大幅变动,货币基金收益的平稳走势或将延续。在资管新规落地预期持续增强的4月,信托行业整体发展较为保守,收益变动不甚明显。考虑到房地产信托仍然是信托投资的重头,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规范,信托理财收益持续上涨趋势将较难持续,在刚性兑付打破后,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引导投资者接受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成为了信托行业发展的重点。P2P产品收益指数在4月迅速稳幅上涨0.38点,至78.41点。随着监管对于平台合规性要求的持续提升,P2P平台的合规成本也日益增高,为摊平想关成本,P2P产品收益较难再现冲高表现,但考虑到与其它理财产品的竞争力,P2P产品的收益下行空间也偏小,因此预计短期内P2P理财产品的收益均将维持在9%左右。

  2.3   2018年4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2018年4月,监管层针对理财业务的违规行为的检察没有松懈,多家全国性银行面临高额罚单。其中建行温州分行因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等行为被当地分局处罚100万元罚款;招商银行销售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时违规承诺保本等行为收到巨额罚单;兴业银行因个人理财资金违规投资等行为也受到了监管层给予的高额惩处;浦发银行通过资管计划投资分行协议存款,虚增一般存款、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比例超监管要求、投资多款同业理财产品未尽职审查,涉及金额较大等因素同样面临巨额罚款。在资管新规落地前后,监管层增大对于资管行业风险事件的清除力度有望推动银行资管业务转型的提速。货币基金在4月继续维持无明显风险事件的状态,但随着资管新规落地,货币基金的收益保障已不再延续,未来投资者教育的重要程度将持续提升。4月,信托行业表现相对平稳,并未有信托公司受到监管处罚,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多只信托产品清盘退出,暴露出刚性兑付掩饰下信托产品所蕴含的风险。在资管新规明令禁止刚兑后,信托产品违约、亏损的风险或将继续释放。4月P2P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43家,较3月增加了2家。借鉴外部机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网贷平台项目逾期率持续上涨,在备案制延期后,各家平台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平台的退出形式逐步从受监管影响的“被迫退出”转向了市场适应过程中的“主动退出”,进一步凸显P2P行业较大转型压力。面对风雨飘摇的P2P平台转型期,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一定需要更为谨慎。


  3.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3.1 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及分析


  在央行降准的措施的保障下,4月市场流动性保证了较高程度的稳定性,进而促使各类型机构定价压力减弱,整体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出现微幅下行变化。经过长达一年的持续上涨,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在2018年3月及4月迎来了可能出现的下滑拐点。事实上如无三月季末因素对于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的支撑作用,财富管理指数在3月便会迎来较为明显的下行表现。考虑到资管新规对于具有刚性兑付性质资管产品的新增限制,预计此类型产品在流动性环境及监管环境不发生明显变动的情况下,将呈现稳步下滑变化,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已便于后期引导客户转投存款性质的投资品。

  当月财富管理指数环比下降0.05点,至103.09点。虽然5月税期压力任然存在,但从央行在4月的流动性调控手段来看,5月整体流动性不会出现明显变化,财富管理收益指数趋于稳定的走势不会改变。另外,虽然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当前阶段存量庞大的具有刚兑性质的产品仍然是市场的重点类型,预计短期内,在投资者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前,净值化产品对于财富管理收益指数的冲击有限。

  3.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4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较3月有小幅下滑,环比下降1BP至4.76%,其收益指数也随即下降0.32点至112.00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降准等因素的作用下实现了小幅回落,有效地缓解了银行定价方面的压力。具体到产品层面,高流动性产品与低流动性产品收益的分化更为明显,不同产品的特性将进一步凸显,这从侧面反映出未来理财产品的形式将向开放式、高流动性、波动收益的产品和封闭式、低流动性、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两种形式转变。在资管行业发展模式大幅调整之际,预计在4月降准后,5月央行应会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扰动于资管产品转型调整造成冲击。

  3.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4月继续下滑,环比下滑6BP至8.02%。在收益下滑的同时,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也出现回落,环比下滑0.69点至91.26点。从信托收益的走势来看,对比近一年的信托理财产品走势来看,伴随着监管环境的持续收严,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2018年2季度迎来了拐点,虽然短期内受资金等方面影响可能出现产品收益的微幅上涨,但在通道业务、房地产资产配置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后,信托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趋于主动化、多元化,整体产品收益也必然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在收益呈现下滑趋势的同时,受刚性兑付打破及业务模式转型的影响,信托产品的数量及规模呈现出双降表现。未来,较长时间内信托行业的发展重心将在合规调整及业务模式探索两个方面。

  3.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4月,货币基金收益小幅上涨,环比上涨2BP至4.32%,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也上涨0.61点至131.31点。虽然近两月货币基金收益指数持续上涨,但从对比1、2月的下滑幅度而言,上涨的力度稍显不足,凸显出后期货币基金收益大概率将呈现下行走势。在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过高收益的货币基金产品也会对存款产品的定价带来较大冲击,降低金融机构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不符合监管导向。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监管将加强对于货币基金产品的规范力度,提升此类产品的合规成本,促使此类产品收益的逐步回落。但从5月货币基金产品收益表现来看,预计该类产品收益仍将维持相对稳定的表现。

  3.5 P2P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4月,P2P产品收益环比上涨4BP至9.31%,收益指数相应下滑0.38点至78.41点。随着备案制的延期,各家平台有了更充足的调整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行业的焦虑情绪。较多P2P平台进一步的对现有存量业务进行梳理,逐步暂停可能不合规范的业务;与此同时,部分对于备案信心不足的平台也逐步选择主动退出,加快了市场的规范力度。在行业大幅调整的环境下,近期P2P产品的收益波动也偏大,但考虑到P2P产品所必要维持的竞争力,预期整体收益仍将保持在9%附近,下行空间不大。当然在较大的监管压力,逐步增高的合规成本下,P2P产品收益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3.6财富管理收益走势及分析

  2018年4月,P2P平台产品收益率明显回落,环比上涨4BP,至9.31%。从长期的收益走势变化来看,P2P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相对稳定的走势,处于9%附近。在备案准备前夕,各家P2P平台必然是以保守的经营模式为主,因此产品整体收益没有向上的支撑力,同时随着各类不合规产品的逐步出清,不排除5月P2P产品收益呈现下降走势。集合信托理财连续两月呈现回落走势,而伴随着收益回落的是信托产品新增规模的骤降。虽然信托在规模及收益上出现了双降,但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信托资金的投向逐步从证券、房地产等领域向基础产业转变,凸显信托行业对于实体经济的力度逐步增强。在资管新规背景下,对于合格投资者投向限制的放宽也给予了信托更多地发展空间,不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信托仍然需要面对结构调整所引发的阵痛。4月银行理财与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进一步收窄,在面对更高流动性、更低投资门槛的货币基金产品,银行理财的收益优势已所剩无几。不过相对于银行理财更为宽泛的投资范围,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的冲高本就不正常。目前监管层已逐步加大对于货币基金的规范力度,但从目前货币基金收益表现来看,规范仍需要继续进行。因此未来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有较大概率呈现下行走势,与银行理财产品形成客户群体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