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锦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1月市场综述

   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稳步上涨,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涨幅收敛明显

   1月辽宁省价格指数在月初有所下滑后迅速回升,整体仍然维持平稳上行的走势;在价格指数稳步上升之际,风险指数也保持在高位,整体风险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财富增值角度来看,具有高稳定性的银行理财仍然是投资者的首选。

   1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0.71点至112.54点。在2018年首月,资金面表现相对平稳。虽然月中缴税、缴准并叠加MLF到期等因素促使银行体系流动性略显紧张,但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MLF(中期借贷便利)的长短期组合拳下,流动性扰动得到了较好地控制,资金面较过往同期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整体流动性稳定,但银行资金融出意愿仍然偏弱,结构性偏紧的特征仍然存在,这也促使银行理财收益继续上涨。从各类产品的表现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7.87点,环比上涨0.21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04.52点,环比上涨1.47点。

   1月辽宁省银行风险指数基本与12月持平,环比下滑0.02点至105.08点,1月风险并未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短期风险仍存,且节假日临近银行理财产品价格竞争将要来临,促使整体风险较难有下行空间。从具体风险指标变化来看,辽宁省银行各类风险走势有较大差异。其中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维持了相对稳定的表现;市场流动性变化以及央行主动调控措施的碰撞造成了整体流动性环境宽松,但结构性紧张的局面仍存,最终导致价格波动风险持续上涨;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在经历了12月的冲高后,迎来了明显的回落,预计春节前该类风险将保持相对平稳的走势。

   从财富指数来看,1月,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环比增长0.43点,达108.91点,上升幅度为0.39%,与12月涨幅一致。

   从监管政策来看,2018年伊始,银行业股权管理、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委托贷款管理等监管办法接连出台,奠定了高压监管态势的基调。其中,中国银监会就《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强调在行业调整和收缩过程中,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委外业务,集中度提升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随着非标操作空间越来越小,资产端的腾挪空间将继续收窄,银行理财资产端的比拼将更多地体现在主动管理能力上。与此同时,资产端的压力也将逐步传导至负债端,控制融资成本成为银行思考的重点。在强监管背景下,理财业务的合规化、精细化、多元化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只有逐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才能实现长足地发展。

   2.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辽宁省银行理财收益企稳,风险回落。1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涨幅较12月有微幅的上涨表现,环比上涨0.71点至112.54点。在2018年首月,资金面表现相对平稳。虽然月中缴税、缴准并叠加MLF到期等因素促使银行体系流动性略显紧张,但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MLF(中期借贷便利)的长短期组合拳下,流动性扰动得到了较好地控制,资金面较过往同期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整体流动性稳定,但银行资金融出意愿仍然偏弱,结构性偏紧的特征仍然存在,这也促使银行理财收益继续上涨。具体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7.87点,环比上涨0.2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4.52点,环比上行1.47点。1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有明显差异,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涨幅的收敛程度更为显著。

   从风险指数看,1月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基本保持,环比下降0.02点至105.08点,各类风险变动相对偏大。从具体变化值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表现较为平缓;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继续延续12月的上涨趋势,主要与1月短期因素及春节临近带来的节假日效应有较大关系;经历了12月风险暴涨冲击后,1月时点过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逐步回落,预计近期该类风险将保持相对平稳走势。

   辽宁省财富指数相较12月环比上涨0.43点至108.91点,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

   3.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年末效应加速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上涨。辽宁省价格指数在1月小幅上涨,环比上涨0.71点,至112.54点,涨幅较12月有明显收窄。从近期理财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1月的涨幅与2017年下半年的走势基本一致,但是考虑到12月的冲高表现,1月的收益仍处于相对高位。随着资管新规影响的持续发酵,短期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数量将继续减少,价格指数波动会有相对缓和。

   将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对比可以发现,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在1月,辽宁地区理财价格指数仍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辽宁省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封闭式及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走势现差异。1月,辽宁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均呈现了微幅上涨的走势。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1点至117.87点,涨幅较12月有明显收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延续了12月较为强势的走势,环比上涨1.47点至104.52点。从2017年12月及2018年一月的走势变化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封闭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对于年末效应的敏感程度更高,在1月出现了大幅收敛的表现,预计随着春节临近,节假日效应将带动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上涨;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变化则相对平缓,但从近1年的走势变换分析,预计春节过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有较大回落可能。

   1月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持续向上。从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走势变化来看,1月整体维持了12月的向上幅度,环比上涨1.76点,至112.99点。1月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低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4.89点,而高于开放式产品8.46点,凸显此类产品兼顾了封闭式及开放式产品的特点。随着春节临近,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4.银行理财收益变化

   锦州银行收益表现稳定,略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2017年1月,锦州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较12月继续上涨6BP至4.76%,而辽宁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涨幅却达到3BP至4.70%。从走势变化来看,2018年1月锦州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保持了稳定的上行表现,而辽宁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整体上涨动力则略显不足,更加凸显出锦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竞争力。随着春节临近,预计银行理财收益仍有上涨空间,因此辽宁地区投资者可以择机选择够买锦州银行理财产品。

   5.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辽宁地区风险连续两月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从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走势来看,1月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5点。在经历了12月的风险骤升后,1月整体风险虽然没有明显上涨,但仍维持在相对高位。随着资管新规的确立,银行理财的发展或将迎来重大变化,在调整期内风险的波动也将较大。预计2018年2月,整体风险水平将维持相对平稳的变化。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辽宁省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差异明显。1月,辽宁省银行各类风险走势大相径庭。其中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继续缓步向上,环比上涨0.87点至104.46点;受市场流动性结构性趋紧的影响,价格波动风险仍然保持了明显上行的变化趋势;跨过年末时点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环比下滑4.24点,凸显年末短期因素对于金融机构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础资产的风险变化。随着2月春节临近,整体风险较难出现明显下行的表现。

   6.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辽宁省银行理财产品财富增值效应显著。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7年12月,辽宁省财富指数达108.91点,较1月增长0.43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9%,较上月增幅略有扩大。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