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

分享:

发布机构:东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波动;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3月市场综述

   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缓步上行,近期收益向上阻力较大


   3月,由于市场流动的大幅紧缩,加之资金面供需的紧平衡,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指数上扬。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升至73.40,较上月指数小幅增加了0.91。理财产品价格指数上涨同时也伴随着产品的风险的迅速积聚,3月广东省产品风险总指数上升了27.25达到104.15的高位。总体风险的上升主要源自于理财产品负债端与资产端收益的错位,产品收益上涨幅度远超资产收益,导致违约风险大涨。不过预计在二季度,市场流动性紧张会得到一定缓解,理财市场风险也会随之释放。最后,3月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持续平稳上升,相财富指数较上月涨0.41达116.14,凸显了理财产品保值增值的特性。


   资本市场方面,随着美联储3月中旬的加息,中国及美国的10年期国债均呈现了逐步回落的态势。股票市场在1-2月出现上涨表现后,受国内宏观流动性的边际趋紧影响,整体呈现出宽幅震荡格局,预计该局式在4月仍将持续。大宗商品BCI指数则在经历8连阳后,在本月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下跌。虽然三月是传统的供需旺季,但利好预期已被提前消化,同时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在美联储加息后被放大,因此连近期较为强势的铁矿石期货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形。


   宏观经济方面,3月财新制造业及服务业PMI纷纷回落,其中制造业指数下滑0.5个百分点至51.8,而服务业指数则下滑0.4个百分点至52.2。综合来看,制造业与服务业PMI仍然维持在50的荣枯线上方,反映出中国经济仍然呈现扩张趋势。另一方面官方制造业PMI则连续8个月站在枯荣线上方,且在3月升至近3年来的高点,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回升势头。虽然官方及财新PMI在3月展现了背离表现,但均处于枯荣线上方,预示2季度中国经济缓步回升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监管政策层面,2017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对2月曝光的统一监管文件做出了一定的解释,明确了“一行三会一局”在统一监管方面已达成初步共识,会增强对市场总体的观察与风险把握,同时未来会随着市场的变化逐步调整监管条例。结合同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对于期限错配及杠杆投资的要求,今年银行理财业务或将迎来较大的变化。3月底,委外定制基金正式迎来了《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是:“单一持有人占比不可超过50%。”基于该条款,基金公司开展相关业务需要找两笔以上的资金拼单,这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必将对委外基金的发展形成资源获取方面的限制。


   3.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2017年3月,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体呈现上扬趋势。价格总指数上涨0.91点至73.40点,除6个月以上产品价格指数略有下滑外,各子维度指数均有小幅上行。3月,广东省的风险指数大幅上行,较上月增长27.25点至104.15,其上升主要源自理财违约风险的大幅增加。但从风险的来源分析,引起违约风险上行的主要原因在于短期的流动性紧张,因此预计接下来风险指数会适当回落。广东省财富指数在本月持续上行,达116.14点,能够帮助投资者达成资产保值的目的。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3月,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续上行,环比上升1.25%,至73.40点。2017年以来,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稳步上行,且各月上涨幅度接近。随着价格的上行,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也随着上行,感兴趣的投资者可适时购入。由于央行持续缩紧公开市场资金的投放,市场当前流动性持续紧缩,资金供需面“紧平衡”的格局已成。但从近期形势来看,流动性持续紧缩难以持续。预计随着考核结束,整体流动性将有所宽松,理财产品价格指数或将在4月小幅回调。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银行类型、期限类型、收益类型三个方面观察广东省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在3月中,广东省各银行类型价格指数仍然呈现上涨趋势,但走势各异。股份制银行价格指数涨幅较为稳定,环比上涨1.75%至78.46,较2月涨幅略有收缩,一季度总体涨势较好;国有银行及区域银行价格指数涨幅均有放大。其中国有银行上涨2.36%达71.44,突破70点关卡,但由于其在一月份略有下降,因此一季度总体涨幅落后于股份制和区域银行价格指数;广东省区域银行价格指数在3月上涨提速,环比上涨了3.23%至74.03。央行回笼资金、债券发行规模增长叠加MPA考核共同造成了广东省各类型银行价格指数在3月持续上涨。不过随着MPA考核结束,4月市场流动性紧张将逐步缓解,预计4月下旬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会有一定回落。

   从期限上看,各期限价格指数走势各异,且长期产品与中短期产品间收益倒挂现象愈加严重。2017年以来,3个月以下产品的价格指数一直涨势较好,本月环比上涨3.10%达75.31,超过另外两者;3-6个月产品价格同样涨势较好,环比上涨2.23%达74.84;但6个月以上期限产品的价格指数开始企稳下行,微跌0.01%至71.91。中短期产品价格指数的上行,侧面印证了广东省资金面较紧的情况;而长期限产品价格指数的企稳下行,反映出广东省商业银行普遍认识理财产品继续上行的压力较大。随着流动性缓释,预计4月流动性稍显宽松后,短期理财收益将有所回落。

   2017年,广东省保本与非保本理财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上行,两者间价格基差也在逐步收窄。3月,保本理财产品上涨动力强劲,环比上涨4.54%至64.71;非保本理财产品环比上涨2.10%至76.83。尽管保本类产品近期走势强劲,但从长远来看,监管层逐步取缔保本理财已成定局。建议投资者多关注非保本产品的投资机会。


   5.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产品的违约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的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2017年3月,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出现了大幅上行,环比上涨35.44%至104.15点,站在近一年的历史高位。风险大幅上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流动性的趋近,迫使商业银行提高理财产品收益以吸收资金,但资产端的收益并未明显上行。负债端成本的上升加之资产端收益不变,导致银行银行所承担的产品违约的风险大幅增加。但在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仍然是刚性兑付的情况下,投资者并不用承担相关的违约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的特性仍未改变。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从近一年的数据可见,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持续下降,但也出现了部分异常值。


   广东省内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在2017年1月有明显回落,但在此后却持续向上,至3月时,隐性风险已达107.39点,环比上升3.43%,达到16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

   产品违约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3月,广东省银行理财产品违约风险疯狂上涨至147.73点,接近于近一年的最高位。从去年10月以来,违约风险指数一直在40点以下徘徊。但在3月,流动资金回笼、美联储加息、监管考核临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互叠加,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紧,致使资金的供需极不平衡,其中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上涨至两年内的最高点,达到了3.85%。基于此情况,银行为吸收资金,迅速提升理财产品收益。但在基础资产收益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收益率必然致使违约风险高升,这也导致广东省银行理财产品违约风险指数疯狂上涨。随着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违约风险将在4月出现明显回落。

   进入2017年后,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逐步下滑,3月指数环比下滑3.42%至50.84,为16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但从历史表现来看,2017年3月的风险指数仍明显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预计随着债市去杠杆的深化,基础资产的风险缓释,未来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将有所下滑。


   6.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可见,财富指数随着时间的增长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7年3月,财富指数达116.14点,较2月增长0.41点,增幅为0.36%。从产品期限来看,6个月以上期限类型的产品财富指数最高,达116.63点;而3-6个月期限类型产品也有116.47点;3个月以下期限类型产品财富指数仅为115.86点。从近期价格指数的变化来看,短期内收益倒挂现象仍然存在,但从财富累积的角度来看,长期产品的累积效果仍然高于短期高流动性的产品。


   从银行类型来看,3月,广东省各类银行理财产品财富指数继续增长,各子项涨幅接近,其中该省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指数涨幅最大,环比增长0.38%达116.67。国有银行理财产品财富指数环比上涨0.34%至115.44,但仍然低于其余两者。从绝对水平来看,三者指数差距不大,投资者可以更多的关注理财产品的其他因素,无需在银行类型上考虑太多。


   从收益类型的比较来看,3月保本类产品与非保本类产品财富指数继续稳步上行。其中,保本类产品财富指数为114.22点,较上月提升了0.31%;非保本类产品财富指数达到116.93点,环比上涨0.37%。从绝对水平来看,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财富增值效果仍然保持着对于保本类产品的优势。且由于监管层对于保本理财表达出了不支持的态度,因此未来银行资源或将逐步偏向非保本类产品,非保本类产品对于投资者财富积累的帮助或更大,建议投资者更多的关注非保本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