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1.10月高流动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稳步上涨

  继9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明显冲高后,10月的价格指数走势相对缓和;在严监管的大方向得以确认后,银行理财风险指数也继续维持下降态势;财富指数的节节攀升凸显了银行理财作为低风险、中等收益资管产品的财富增值价值。

  10月银行理财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0.11点至107.09点。10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的趋缓与季末后的收益率回调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凸显出市场流动性表现的相对稳定。从近期市场流动性表现来看,年末资金面过紧的局面或在今年得到较大改善,促使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的上涨幅度较往年明显收窄。从各类产品的表现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1.54点,环比下滑0.19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00.42点,环比上涨0.56点。两类产品分化的价格指数走势主要是由其流动性特性所决定的。封闭式产品更为可控的流动性促使其价格指数在季末会有明显的上涨走势,而开放式产品受时点影响更小也使得其价格指数走势相对稳定。

  10月银行风险指数继续下滑,环比下滑0.09点至100.51点。从近期监管的态度来看,风险控制仍然是未来的监管核心,整体监管环境或将进一步趋紧。而各类政策文件的落地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当前理财业务形成冲击,致使风险指数小幅走高,但从长远来看,严监管环境的维持有利于整体风险的下移。从三类风险指数的走势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依然维持相对稳定的走势;价格波动风险在央行加强流动性调控后逐步下降;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受严监管环境预期增强所造成的债市波动影响,出现了小幅上涨的情况。

  从财富指数来看,10月,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继续随时间推移而上涨,环比增长0.40点,达107.67点,上升幅度为0.37%,略低于9月的增长幅度。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就中国经济前景问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去杠杆,强调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推动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具体来看,按照“削峰填谷”的操作模式以及“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的思路,央行在10月首次启动63天逆回购操作,填补28天逆回购和3个月MLF的期限工具空白,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SLF、MLF和PSL)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5613.5亿元。在监管方面,整个金融监管将继续维持趋紧态势,同时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同业、理财、表外已被纳入重点监管领域。从三季度金融数据来看,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强监管环境下,潜在风险已得到有序释放,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监管方向不会改变,监管高压态势将继续维持,各银行应坚持推进净值型产品与开放式产品研发,促使理财业务回归本源。

  2.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微幅上扬,不同开放类型产品价格指数变化差异明显。2017年10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微幅上涨,环比上涨0.11点,整体上涨幅度为0.10%。作为缴税大月,10月的流动性压力相对偏大,不过在央行增强资金净投放力度后,整体流动性表现相对稳定。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操作模式下,各月的流动性压力表现相对平稳,呈现出季末不紧、季初不松的态势。基于这种操作模式,预计10月的资金投放力度较难延续,随着税期结束,后续资金投放力度可能有所下降,整体紧平衡格局不会被打破。从不同类型产品的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变化有明显差异。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1.54点,环比下滑0.19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0.42点,环比上涨0.56点。由于9月季末银行对于资金需求更强,因此调高短期封闭式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的做法较为常见,而10月此类产品收益率也通常会出现回落。考虑到年末将近,银行的资金需求会日渐走高,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定价也会随之上行,因此年末两月,该类产品的价格指数可能呈上涨变化。相比之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由于产品高流动性的特点,定价表现更为平稳,在近期维持了缓步上行的走势。

  从风险指数看,10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下滑1.66点至100.51点。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监管层多次重申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这喻示着未来严监管的环境将持续。基于这样的背景,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及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都可能呈现微幅下降表现,而短期内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受监管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小幅上涨的局面,但长期来看,整体风险将呈现下降趋势。

  财富指数相较8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7.69点,上涨幅度与上月持平,凸显银行理财财富增值效应的稳健性。

  3.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下半年银行理财走势维持平稳变化。继9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走高后,10月该指数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表现,环比上涨0.11点,至107.09点。从2017年的走势来看,6月成为了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的一个明显拐点。上半年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受货币政策及监管收严的影响,收益率大幅上涨。而在6月央行开始注重流动性的精准微调后,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在高位表现出了更为平稳的走势。可以预计,随着央行对于流动性控制的增强,今年岁末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受年末效应影响的程度或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整体价格走势将更为平稳。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两类产品价格指数差异呈现持续放大趋势。10月,全国范围内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走势相对平稳。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9点至111.54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6点至100.42点。虽然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在10月微幅下降,但该指数仍然处于高位,后期仍有上行空间;相对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对于时点更为敏感的反应,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整体走势较为平稳,能够满足高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

  4.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严监管环境下,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或将长期下行。从2017年初至今的风险指数走势变化来看,整体风险呈现出波动下降走势,10月当期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09点至100.51点。从近期监管的态度来看,风险控制仍然是未来的监管核心,整体监管环境或将进一步趋紧。而各类政策文件的落地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当前理财业务形成冲击,致使风险指数小幅走高,但从长远来看,严监管环境的维持有利于整体风险的下移。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小幅上涨,整体风险下降趋势未改变。10月,银行各类风险表现差异较为明显,其中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继续维持平稳震荡的走势,环比仅微幅下跌0.60点至102.17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在连续两月明显下降后,于本月,环比上涨2.34点,至86.26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上涨主要是受严监管环境预期增强所造成的债市波动影响,预计该影响会持续至年底,但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上涨程度来看,整体风险指数仍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央行加强流动性调节后,资金面表现相对稳定,价格波动风险呈现逐步下降走势。

  5.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全国财富指数保持平稳上涨。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7年10月,财富指数达107.67点,较10月增长0.40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较上月增幅持平。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