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东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于基期收益率的综合水平;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6月市场综述
广东省国有银行价格指数出现下滑,区域银行价格指数稳步向上
从6月指数变化来看,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上涨4.01点至105.66点,相比5月环比上涨3.95%,涨幅有明显扩大。在与全国价格指数对比时可以看出,两类指数逐步趋同,反映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受区域因素影响正在变小。从具体指标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0.96点,环比上涨4.68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7.71点,环比上涨3.01点。两类产品对比可知,封闭式产品平均收益较开放式产品仍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凸显了流动性对产品定价的影响。
虽然6月大多数银行受年中考核影响提升产品收益争抢市场资金,但也有部分银行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定价策略。在广东省,东莞银行理财产品在6月就并未出现大幅提升收益的情况,表明该行运营状况良好,无需通过短期资金筹集达成美化报表的目的。该银行稳定的理财定价有利于维护银行及客户的长期利益,凸显该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战略。
从风险指数来看,2017年6月,广东省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呈现出上扬表现,环比上涨3.46点,涨幅为3.40%。虽然广东省银行理财风险出现了季末冲高表现,但由于该地区产品风险偏低,因此整体风险仍然处于可控范围内。其中,价格波动风险在6月出现了回落,显示出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的成效。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银行理财产品价格将更加符合资产价格表现,价格波动风险将明显回落。虽然价格波动风险有所下滑,但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明显上涨推升了整体风险的上行,这与资产端各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有较大关系。
从财富指数来看,6月财富指数平缓上涨,增速较上月略有提升,展现出广东省银行理财产品财富积累的稳定性,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规划达到资产保值及增值的目的。
从监管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4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报告中专门探讨了当前资管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即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以及部分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针对上述问题,央行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对策。此前,监管层已出台多个文件对资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打击和防范。此次央行的明确表态,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资管业务监管的走向。
3、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普涨,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下滑。2017年6月,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继续上涨,且涨幅较5月有明显增强,环比上涨4.01点至105.66点。从不同类型产品的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均大幅向上。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0.96点,环比上行4.68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97.71点,环比上行3.01点。各类型理财产品价格指数的上扬与6月年中时点效应有较大关系,年中考核的临近促使银行开始留存资金,并通过理财产品收益的提升抢夺市场资金,造成了理财产品收益在6月的明显上涨。这种时点性的因素较难使理财收益长期维持在高位,7月价格指数有下滑可能。不过,7月跨季资金大量到期或造成资金面偏紧,从而导致理财收益下滑不甚明显。从封闭式及开放式的收益表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在收益层面仍然保有较强的优势,但随着投资者对于产品流动性的看重,开放式产品的竞争力也逐步显现。
从风险指数看,6月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上涨3.46点至105.21点。其中,价格波动风险指数在上月小幅上升后,本月有明显回落,环比下滑9.79点至127.95点。本月,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相比上月都有所上升,其中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涨较为明显,环比上涨10.01点至97.37点。风险指数的上扬受市场短期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波动相对明显,但整体仍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属可控范围内。
广东省财富指数相较6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6.11点,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广东省价格指数在6月继续维持了向上表现,相比5月上涨幅度有所放大,环比上涨3.95%,至105.66点。从2017年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的整体走势来看,始终延续了稳定的上行表现,而6月的加速上涨更多的是受年中时点效应的影响,不具备长期持续的条件。因此从整体走势来看,2017年7月,广东省银行理财指数或将出现小幅下滑表现。不过,跨季资金在7月的大量到期,致使7月的市场流动性将较难出现宽松表现,因此银行理财收益的大幅下滑恐较难出现。
将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对比可以发现,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逐步趋近的表现。自2017年3月开始,两类指数变表现出了极高的相似性,截止6月,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理财价格指数的差距仅有0.1点。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广东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的趋近,凸显了银行理财的定价策略受地域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及开放式两个方面观察广东省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封闭式及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双涨,差异有所放大。6月,广东省封闭式及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均呈现上行表现,但上涨幅度各异。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上涨较快,环比上涨4.41%,至110.97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涨幅则相对偏缓,环比上涨3.17%至97.71点。从两类产品的价格指数变化可以看出,在银行吸收资金意愿较强的6月,封闭式理财产品在流动性上的可控性能更好的帮助银行在年中时点上达成短期资金吸取的目的。因此银行更愿意提升封闭式产品的收益达成短期吸收资金的目的。对比封闭式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当月价格指数可发现,在6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整体价格仍有明显优势,且此优势在进入2017年后有放大趋势。因此追求高收益且对流动性要求不太高的投资者选择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更有优势,而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高流动性决定了此类产品适用于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广东省非保本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为理性。自2016年11月开始,广东省非保本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维持了持续向上的态势,向上走势逐步收敛。从6月表现来看,广东省该指数在6月也表现出了涨幅放大的态势,环比上涨3.08%。与整体开放式价格指数相比此类指数的上涨更为平稳。由于6月价格指数的上扬主要受短期考核因素影响,因此平缓的上涨走势更能凸显此类产品的稳定性,风险相对更低。
5、银行理财收益变化
东莞银行理财平均收益有所下滑,与广东省收益走势背离。2017年上半年,东莞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呈现波动向上的走势,平均收益波动偏大。在6月,东莞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出现下滑,环比下滑4个BP至4.41%。从收益走势来看,6月大多数银行为了抢夺市场资金应多年中考核,均大幅拉升理财产品收益抢夺市场资金,但东莞银行却维持了稳健的定价策略,凸显该行整体运行较为良好,不需要大量吸收资金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避免了大幅提升产品收益增高产品风险的情况,切实维护了客户的利益。
6、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广东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6月,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有小幅向上趋势。与5月相比,环比微幅上涨3.40%至105.21点。总体来看,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的上涨,主要源于银行隐性风险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上扬。随着资产端各市场短期不确定性的缓解,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将会明显下滑,并带动整体风险回落。与此同时,价格波动风险在6月出现了明显回落,显示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成效。6月风险指数表现来看,虽然理财产品价格仍然持续上扬,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促使整体风险并未呈现暴涨局面,但考虑到7月大量资金到期,央行维持流动性的态度将影响7月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表现。
与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对比可发现,近期广东省受年中考核影响整体风险有所上升趋近于全国平均水平,考虑到年中考核属时点性影响因素,因此7月中广东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或出现明显回落。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及银行承担隐性风险上涨,价格波动风险有所下滑。6月,广东省银行理财风险明显上涨,其中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涨幅度较为明显,相比5月环比上涨10.01点,接近100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上涨主要与资产端各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当前,监管政策不断收紧,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合规要求日益提升,资产投资方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股市在新股发行节奏调整和减持新规出台背景下,打新和配资收益面临下行挑战,这将增大投向权益市场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债市自2016以来,一直处于动荡调整阶段,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短期难有利好表现。但随着银行在合规经营和业务转型上的不断推进,各类风险虽然可能出现短期的波动,但整体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广东省价格波动风险在6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表现。由于6月央行加大市场流动性的投放,以及前期监管风暴带来的冲击效应逐步缓释,促使价格波动风险出现一定的回落;但与此同时,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仍然不见好转,致使银行理财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仍然维持在高位。未来银行理财产品需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避免产品价格战拉升价格波动风险,使整体风险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7、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财富指数持续递增。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可见,广东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7年6月,广东省财富指数达106.04点,较5月增长0.38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6%,较上月增幅有所放大。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
流动性与财富指数呈负相关。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