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6月市场综述
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跌幅收窄,平均收益下滑至4.58%
价格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跌4BP至4.58%。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跌8BP,为4.53%;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跌8BP,为4.54%;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上下跌8BP,为4.56%,三省市降幅一致。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长三角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小幅回落,环比下降1.00点至109.55点,跌幅0.90%。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84点至113.49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25点至103.64点。
发行指数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量加速下滑,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降9.49点至83.42点。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为66.47%,环比下降1.31个百分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9.78%,环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为3.75%,环比上升1.72个百分点。
从各省发行量来看,三省市均有所下跌。其中,浙江省发行量为4803款,环比减少517款;江苏省发行量为4480款,环比减少459款;上海市发行量为3923款,环比减少399款。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57款,环比增加191款。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88款,环比增加155款;江苏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08款,环比增加176款;上海市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72款,环比增加147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各省净值转型程度较上月出现大幅提升。整体来看,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7点,环比上涨0.25点。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1点,环比上升0.24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6点,环比上升0.27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8点,环比上升0.25点。
?7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在目前宽货币紧信用流动性格局下,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仍两倍高于全国CPI水平,投资者可适当配置银行理财产品,保持投资收益稳健性。
2.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下降4BP,跌幅收窄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稳步回落,环比下降4BP至4.58%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继续下滑,但跌幅有所收窄,环比下降4BP至4.58%。与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相比,其水平相当,走势一致。本月,央行再次定向降准,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资金面较为宽松。市场利率下行,促使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也随之下降。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00点至109.55点,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二者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反映出长三角地区资金面未受特质因素的影响。
封闭式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行趋缓,价格指数继续下调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由于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本月长三角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4BP至4.74%,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5BP至4.33%。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84点至113.49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25点至103.64点。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4BP至4.91%
本月长三角地区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降4BP至4.91%,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95点至117.46点,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
3.长三角各省理财收益持续下降,收益水平仍超两倍CPI
本月,受央行再次定向降准的影响,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市场利率走低,长三角地区各省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继续下降。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跌8BP,为4.53%;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跌8BP,为4.54%;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上下跌8BP,为4.56%,三省市降幅一致。与当月中国CPI同比增速(1.9%)相比,三省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均是其两倍之多,说明投资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仍能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实际收益。
4.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加速下滑,发行指数进一步下跌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跌幅扩大,环比下跌9.49点至83.42点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6240款,环比下降710款;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12340款,环比下降513款。随着资管新规正式版本落地,对保本类理财产品的禁止性规定变得明确,因此本月理财产品发行总量跌幅进一步扩大,未出现季末增量效应。
从发行指数来看,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跌9.49点至83.42点,表明长三角地区当月发行量已低于2015年12月基期水平。与全国相比,长三角发行指数跌幅更大,反映出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较长三角地区相对更加稳定。
长三角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趋势性下降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下降1.31个百分点至66.47%;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降0.41个百分点至29.78%;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进一步上升,环比上涨1.72个百分点至3.75%。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逆势上扬,资管新规影响可见一斑。
长三角三省市银行理财发行量均下降,浙江省稳居第一
本月,浙江、江苏、上海三个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所减少。其中浙江省发行量为4803款,环比减少517款;江苏省发行量为4480款,环比减少459款;上海市发行量为3923款,环比减少399款。从各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来看,本月浙江省发行量占比为76.97%,环比上升0.42个百分点;江苏省发行量占比为71.79%,环比上升0.73个百分点;上海市发行量占比为62.87%,环比上升0.68个百分点。浙江省发行量依旧稳居长三角地区第一位。
长三角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下降,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有所上升
本月,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965款,环比减少163款;城商行发行量为1651款,环比减少247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624款,环比减少300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47.52%,环比上升2.51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26.46%,环比下降0.85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6.03%,环比下降1.66个百分点。本月,长三角地区仅有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有所上升,且其发行量仍占据长三角首位。
5.长三角银行净值转型加速推进
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反映了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分省份和分银行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加速提升,环比上涨0.25点至1.97点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57款,环比增加191款,较上月有明显提升。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7点,环比上涨0.25点,环比涨幅是上月的5倍。在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长三角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加速推进。
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暂时领先
本月,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88款,环比增加155款;江苏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08款,环比增加176款;上海市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672款,环比增加147款。江苏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相对更多。
从各省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1点,环比上升0.24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6点,环比上升0.27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8点,环比上升0.25点。三省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均破2,其中,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暂时领先。
各类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环比均增,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大幅领先
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397款,环比增加16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38款,环比增加13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2款,环比增加9款。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与增量均明显领先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80点,环比上升0.64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0.85,环比上升0.02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0.18点,环比上升0.07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在人才、资金、基础设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与区域性银行相比,其理财净值化转型脚步更加快速。
国有控股行占据净值发行主导地位,各类创新净值产品逐渐增多
本月,国有控股银行发行净值145款,占比45.17%,环比上升6.4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发行115款,占比35.83%,环比下降3.82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发行45款,占比14.02%,环比下降5.36个百分点。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投研实力,国有控股行在净值产品布局方面有明显优势。。
本月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净值型产品创新方面,采取了阶梯式申购费支付方式,同时对本金支付方式和分红方式进行了创新。各家银行机构加速推进净值型产品布局,净值产品类型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