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四川天府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于基期收益率的综合水平;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7月市场综述

  西南银行理财收益上涨趋势未改变,整体风险明显下滑



  2017年7月,随着年中考核结束,西南地区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及风险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未来走势将更趋于平缓。

  从价格指数来看,7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总指数环比下滑0.35点至106.05点,价格指数的小幅回落主要是由于年中时点效应冲高后的回落所致。虽然西南地区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并未回落至5月水平之下,表明西南地区价格指数整体上行的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预计近期西南地区银行理财指数将维持相对平稳的走势,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及下滑的表现。

  具体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1.12点,环比下滑0.88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8.45点,环比上涨0.45点;造成两类指数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封闭式固定周期的特性促使短期资金募集的流动性管理相对容易,因此银行在6月大量发行短期高收益封闭式理财产品,促使此类产品收益上涨过快,时点过后的反弹也更为明显;而开放式产品较高的流动性要求使得短期资金募集的稳定性偏弱,跨季收益变化也就相对平缓。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7月西南地区各省收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四川和重庆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分别下滑至4.40%和4.43%,但仍然较其它省份有明显的优势。云南和贵州地区银行理财收益则相对较低,分别为4.17%和4.35%。在区域平均收益整体下滑的同时,云南的地区理财收益相对偏低,且在本月收益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凸显了该地区整体竞争不甚激烈,市场资金需求相对偏弱。

  从风险指数来看,7月西南地区银行各类型风险指数均有所下降,促使该地区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环比下滑2.61点至102.32点,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凸显西南地区银行理财整体风险较低,符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需求。风险指数的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理财发展程度的变化。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凸显该地区在业务创新、业务拓展方面逐步成熟,其中四川天府银行更是已推出了净值型产品,符合监管指引方向。

  从财富指数来看,7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环比增长0.39点,达106.51点,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略有上升。

  随着银行理财监管驻场的结束,银行理财的整体监管思路已愈加清晰。7月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要求。基于相关要求,2017年下半年,产品结构调整、负债结构调整将成为大多数银行的关注的重点。据普益标准2季度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银行同业理财规模继续收缩,较多银行没有新发同业理财产品,同时大中型银行整体新发规模持续降低,表明产品结构及负债结构的调整正逐步展开。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首提“资产配置牌照”的发放,凸显了监管有意引导金融机构的合作朝向更为主动,更能凸显机构特点的方向发展,也进一步的强化受托机构的相关责任,这与近期火热的FOF及MOM 产品思路相符。监管导向的明确或将增强银行等资管机构开发FOF及MOM等新兴产品的动力。

  3、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西南地区价格指数迎来调整,有利于理财业务长期稳定发展。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在经历了6月的一波冲高后,于7月小幅回落,环比下滑0.35点至106.05点。自6月起,央行表明要保障市场流动性后,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出现明显缓和表现。不过由于6月年中考核的影响,理财产品收益仍然居高不下。但进入7月后,由于年中考核结束以及资金面相对宽松局面的持续,促使较多银行定价压力明显缓和,理财产品收益也随之下滑。具体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1.12点,环比下滑0.88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98.45点,环比上行0.45点。从封闭式及开放式的收益表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已在7月小幅回落,而开放式理财产品由于上涨趋势相对平缓,因此仍然维持了微弱的上涨表现,但涨幅也大幅收敛。不过由于流动性中性偏紧的方向未发生改变,因此银行理财短期内明显下滑的局面难现。

  四川省对西南地区价格指数贡献程度持续上升。从西南地区各省理财产品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力(贡献程度)来看,云南及重庆地区贡献程度有所下滑,贵州及四川省贡献程度稳步上扬,但变化幅度都较小,贡献程度排序未有明显变化。从具体变化值看,四川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30.98%上涨至31.62%,贡献程度上涨64个BP;云南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23.13%下滑至22.64%,贡献程度下滑了48个BP;重庆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28.77%下滑至28.34%,贡献程度提高43个BP;贵州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17.12%小幅上涨至17.39%,贡献程度提高27个BP。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明显下滑。从风险指数看,7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下滑2.61点至102.32点,其中各类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从风险的具体变化值来看,7月,年中考核压力消散且流动性维持较为宽松的局面,促使资金端压力减弱,定价空间增大,价格波动风险持续下滑。而价格波动风险连续两月的明显下滑是整体风险水平下移的主要推动力。另外,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财富指数来看,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持续上行,7月相比上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6.51点,表明银行理财产品具有稳定的保值增值功能。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小幅下滑。7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下滑0.35点至106.05点,结束了该地区价格指数长达8个月的持续上扬。2017年上半年,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的持续上扬主要受资金面趋紧、监管调整、银行负债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资金面相对宽松,且监管调整逐步从驻场期过渡到相对平稳的整改期后,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的向上动力略显不足,在加上6月冲高后的时点性反弹,7月价格指数的下滑属正常表现。

  对比西南地区和全国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可以发现,虽然7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小幅下滑,但整体收益水平仍微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资金紧张程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根据存续期内是否开放以及收益表现方式不同来观察西南地区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银行理财产品。

  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明显回落,近期大幅上扬表现再难现。7月,西南地区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均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8点至111.12点,下滑幅度为0.79%;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5点至98.45点,上涨幅度为0.46%。从2017年两类指数的变化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呈现波动向上走势,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向上幅度更为平缓。但整体来看,相较其它地区,两类指数走势较为一致,没有明显的分化现象。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了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溢价,两类产品指数差异的稳定性凸显了该地区流动性溢价的稳定。从近期监管态度的变化来看,资金面或将继续延续相对宽松的表现,两类价格指数较难出现大幅变化的情况。

  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指数明显下滑。从西南地区价格指数走势来看,截至2017年7月,西南地区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在连续6个月的上行之后迎来了小幅下滑。从7月的具体数值来看,西南地区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11点至113.66点,下滑幅度为0.97%,凸显出长期限产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时点因素及资金面因素影响。从近期监管的态度来看,过高的理财产品收益加大了银行的负担,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产品端与资产端收益倒挂的情况,因此随着监管的关注以及年中时点的过去,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将在难出现持续上行表现。

  5、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各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

  西南各省收益表现趋近,四川及重庆地区收益仍有一定优势。对比西南地区各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发现,7月各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其中,重庆及四川下滑幅度接近,而贵州地区收益表现更为平稳,致使四川、重庆、贵州三地收益更为接近。与以上三省差距较大的是云南省理财产品的收益,云南的地区理财收益相对偏低,且在本月收益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凸显了该地区整体竞争不甚激烈,市场资金需求相对偏弱。从具体数值来看,截至6月,四川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40%,环比下滑2个BP;重庆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43%,环比下滑2个BP;贵州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5%,环比下滑1个BP;云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17%,环比下滑3个BP。从西南地区各省理财产品收益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市场竞争就愈加激烈,资金成本也相对更高。不过整体来看,西南地区各省收益表现正逐步趋近,表现各省理财市场的内在需求逐步一致化。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对比



  天府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占优。从个体银行来看,西南地区部分银行理财收益表现明显领先该区域平均水平。其中,图6展示了四川天府银行及西南地区收益的表现,可以看出,除个别月份外,大多数月份四川天府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均更有优势。截至7月,四川天府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55%,环比下滑3个BP,整体收益更趋于平稳,有利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为明显的收益优势及更为平稳的收益变化决定了四川天府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更有吸引力。

  6、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的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西南地区和全国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可以发现,7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一改上半年高度一致性的走势,下滑幅度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西南地区风险指数在7月环比下滑2.61点,至102.32点,下滑幅度明显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突出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水平不断收敛,整体风险更为可控。风险指数的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理财发展程度的变化。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趋近突出该地区在业务创新、业务拓展方面逐步成熟,其中四川天府银行更是已推出了净值型产品,符合监管指引方向。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指数走势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持续下行,推动整体风险指数下降。

  7月,西南地区由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63点至100.44点;价格波动风险环比下滑9.81点至122.78点;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指数环比下滑3.05点至94.56点。2017年西南地区银行贯彻审慎经营的思路,整体发展更为稳健,促使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维持在低位,随着金融监管的持续升级,预计该风险将长期维持低位振荡的表现。自6月资金面紧张局面有所缓和后,银行理财资金成本有所回落,理财产品定价空间相对更大,产品端与资产端收益倒挂的压力降低,价格波动风险也随之回落。对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而言,在债市经历了三个季度调整逐步企稳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也随之下滑。随着银行在合规经营和业务转型上的不断推进,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或将持续降低,促使该地区理财业务稳步发展。

  7、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财富增值效应显著。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型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9可见,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7月,西南地区财富指数达106.51点,较6月增长0.39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略有上升。大多数投资者均对固定收益型产品有一定的需求,而西南地区银行理财财富指数稳定的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进行保值及增值,符合投资者的利益需求。

  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