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汉口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于基期收益率的综合水平;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7月市场综述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持续下滑,开放式理财产品收益稳中有升
本报告所指华中地区包括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
从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指数的各项指标来看,银行理财收益小幅回落,各类风险持续下滑,财富累积效应明显。
从价格指数来看,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总指数环比下滑0.11点至105.64点。在6月冲高后收益的微幅下调属于正常的调整,整体向上趋势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不过在整体流动性相对趋缓的环境中,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变化将更为平缓。从不同产品分类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1.29点,环比下滑0.57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7.17点,环比上涨0.57点。如同我们6月预期的一样,由于封闭式产品受时点效应影响更强,在年中时点过后出现了符合预期的回落表现。从回落的幅度看,7月封闭式价格指数并未回到5月水平,凸显封闭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向上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在未来流动性维持中性偏紧的环境中,封闭式及开放式价格指数的变化将更为平缓。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7月华中各省收益呈现稳中有降的表现,与上月15个BP左右的涨幅有较大差异。截至7月,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6%,环比下滑1个BP;湖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8%,环比保持不变;湖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6%,环比下滑2个BP;江西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9%,环比上涨1个BP。在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后,相对平稳的资金面将促使收益变化更为平稳,同时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维持市场稳定的方针应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预计短期内华中地区价格指数将保持微幅波动的局面。
从风险指数来看,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出现了明显下滑表现,与6月相比,环比下降1.20%至103.17点。总体来看,华中地区各类型风险指数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促使整体风险指数呈现明显向下表现。风险的持续下行与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的明显趋缓有较大关系,在6月央行宣布要控制市场流动性过紧局面之后,7月大量资金到期并未对市场流动性造成过大的冲击,促使之前居高不下的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了两连降,有效地缓解了华中地区理财产品的整体风险。
相对稳定的收益及持续下滑的风险保障了华中地区理财产品持续向上的财富增值效应。7月,华中地区财富指数达106.50点,较6月增长0.39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持平。
随着银行理财监管驻场的结束,银行理财的整体监管思路已愈加清晰。7月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要求。基于相关要求,2017年下半年,产品结构调整、负债结构调整将成为大多数银行的关注的重点。据普益标准2季度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银行同业理财规模继续收缩,较多银行没有新发同业理财产品,同时大中型银行整体新发规模持续降低,凸显产品结构及负债结构的调整正逐步开展。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首提“资产配置牌照”的发放,凸显了监管有意引导金融机构的合作朝向更为主动,更能凸显机构特点的方向发展,也进一步的强化受托机构的相关责任,这与近期火热的FOF及MOM 产品思路相符。监管导向的明确或将增强银行等资管机构开发FOF及MOM等新兴产品的动力。
3、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华中地区价格指数微幅下滑,近期再难出现明显上行表现。2017年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结束了7个月的上涨表现,出现微幅下调,环比下滑0.11点至105.64点。7月,年中考核结束后,银行资金需求压力降低,结合近期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整体资金成本有所下滑,定价空间增大,理财收益随之下行。从具体表现来看,华中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在6月加速上行后,迎来了小幅下滑,环比下滑0.57点至111.29点,跌幅达0.51%;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则微幅上行,环比上涨0.57点至97.16点。封闭式产品固定投资周期的模式更利于应对监管考核,致使此类产品价格指数6月冲高的幅度更为明显,7月的反弹则属意料之中。虽然央行在7月超额提供MLF使市场流动性相对缓和,但整体维持市场流动性中性偏紧的思路没有改变,因此目前仍没有明显迹象显示华中地区价格指数已进入下行通道。
华中各省收益贡献程度接近,湖北省贡献程度小幅上涨。7月,华中各省理财产品数量及收益对价格指数的影响(贡献程度)较为接近,均在25%左右震荡。具体来看,河南及湖南两省仍然保持了对华中地区更强的影响力,均超过了25%的平均线,分别为25.87%和26.28%;紧随其后的是湖北省,为24.33%,较6月有小幅上涨;相对而言,江西省理财产品对价格指数的贡献程度略低,但也有23.51%,与贡献最大的河南省相比仅有2.77%的差距,凸显华中地区各省投资者对于理财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
华中地区理财风险普降。从风险指数看,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下滑1.25点至103.17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连续两月回落,但本月回落幅度有所放缓,环比下滑1.64点至123.83点;本月,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相比上月都小幅下行,分别下滑0.74点及2.27点。各类风险的明显下滑与央行改善市场流动性有较大关系,尤其是价格波动风险在市场流动性改善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向下表现。随着资金面的宽松以及监管界限的日益清晰,预计华中地区理财风险指数将可能继续下滑。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稳步向上。华中地区财富指数相较6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6.50点,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继续保持与全国平均水平较高的一致性。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下滑0.11点至105.64点,基本与上月持平。华中地区理财价格指数较6月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季度考核已结束,在资金面持续宽松的表现下,银行理财资金成本降低,整体定价空间增大,收益向上动力不足。同时,7月监管窗口指导要求控制保本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会对理财产品整体定价有所影响。在市场流动性趋于稳定的情况,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或将呈现微幅波动的表现。
将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对比可以发现,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与全国走势极高的一致性在7月没有发生改变,这与部分区域有一定的差异。凸显出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业务在产品端及资产端受地域影响程度较弱。不过考虑到非标资产一直是银行理财投资的重要方向,而部分非标资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在华中地区理财定价上并未体现。这种定价模式降低了不同地区银行的差异化特征的同时,却又能增强理财产品收益变化的稳定性,对于风险厌恶型客户有一定的帮助。未来,随着净值型产品研发的推进,刚性兑付必将逐步打破,理财产品定价将更加符合资产的实际价值及地域客户的需求。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华中地区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加速上行,两类指数差异放大。7月,华中地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价格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指数未能延续持续了半年的大幅上涨趋势。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出现小幅下滑,环比下滑0.57点至111.29点,下滑幅度为0.51%;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依然维持了上行表现,但涨幅明显放缓,环比上行0.57点至97.17点。如同我们6月预期的一样,由于封闭式产品受时点效应影响更强,在年中时点过后出现回落表现实属意料之中,从回落的幅度看,7月封闭式价格指数并未回到5月水平,反应出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较难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或将保持振荡调整的态势。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整体收敛程度不甚明显,8月该类产品收益仍有一定的向上空间,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华中地区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稳步递增。7月华中地区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继续延续了上行表现,但涨幅明显收窄,环比上行0.54点至105.59点。从2017年整体走势来看,7月华中地区该类产品价格指数同时受到时点效应结束、资金面宽松等因素的影响,止住了大幅上涨的表现,但也并未如封闭式产品般呈现下滑态势。这与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长期限、灵活性强、持续性强的特点有一定关系。未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转向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及净值型,华中地区理财价格变化幅度将更为平缓,预计随着资金面宽松的延续,华中地区半开放式理财产品近期也有望出现下行变化。
5、银行理财收益变化
华中各省理财收益稳中有降。对比华中地区各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发现,2016年各省产品收益波动较大,但进入2017年后随着整体收益的向上,各省的产品收益逐渐呈现趋近表现。从具体数值来看,截至7月,河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6%,环比下滑1个BP;湖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8%,环比保持不变;湖南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6%,环比下滑2个BP;江西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9%,环比上涨1个BP。从各省收益变化来看,7月华中各省收益呈现稳中有降的局面,但整体下滑幅度不大,预计8月该趋势将延续。
汉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大幅领先华中地区理财平均水平。在华中地区整体收益呈现下滑趋势之际,部分银行收益仍然能够维持稳定表现,对于投资者的资产保值有较大裨益。其中,对比汉口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与华中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可知,除个别月份外,大多数月份汉口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均保持了较为明显的领先幅度,且在7月时两者差距有所放大。从具体收益率来看,截至6月,汉口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71%,环比上涨2个BP,虽然上涨幅度有所收窄,但在7月收益普降之际,该行理财产品收益能有微幅提升,值得投资者的关注。
6、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华中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整体风险有所下降。7月,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出现了明显下滑表现,与6月相比,环比下降1.20%至103.17点。总体来看,华中地区各类型风险指数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促使整体风险指数呈现明显向下表现。风险的持续下行与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的明显趋缓有较大关系,在6月央行宣布要控制市场流动性过紧局面之后,7月大量资金到期并未对市场流动性造成过大的冲击,促使之前居高不下的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了两连降,有效的环节了华中地区理财产品的整体风险。
与全国风险指数比较可看出,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在7月下滑幅度更为明显,两类指数表现趋近,预计在资金面不出现明显变动的情况下,华中地区及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有望维持持续下滑表现。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各类风险均持续下行,价格风险近期下滑较为明显。7月,华中地区各类风险均呈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表现。其中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环比下滑0.74点至101.31点;价格波动风险下滑1.64点至123.83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滑2.27点至95.22点。从整体风险水平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都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且较为稳定,对整体风险有向下拉扯的作用。而与之相反的是价格波动风险,从整体走势来看,价格波动风险整体波动较大,且也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不过从6月资金面有所宽松后,价格波动风险便逐步下滑,预计8月该风险指数将继续下行。
7、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华中地区理财产品财富积累效用明显,利于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目标。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型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9可见,华中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7月,华中地区财富指数达106.50点,较6月增长0.39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持平。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