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7月市场综述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或因流动性持续宽松及监管趋严共同导致
7月,长三角理财产品收益率指数下跌1.69点至75.16点,其中,江苏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指数下跌1.20点至75.14点,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指数下跌1.34点至77.41点,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指数下跌3.20点至73.13点。股份行指数在继上月的小幅上扬之后,本月同样大幅下跌3.11点至75.37点。国有行指数跌幅同样较大,下跌3.01点至73.12点。年中效应之后的流动性持续宽松,以及日益趋严的监管氛围,共同导致了7月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从绝对收益率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先下跌后走稳的趋势,报收2.65%;江苏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6%;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3%,超越江苏省成为区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最高的区域;上海市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46%,和区域内的整体水平之间的差距被拉大。
资本市场方面,央行5月6日发布公告称,商业银行等法人类合格机构投资者和私募投资基金等非法人类合格机构投资者都可以在备案、开户、联网后,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大大拓宽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群体。此外,上月监管收紧的趋势在本月仍然延续,在票据市场风险持续暴露的情况下,央行敦促多家银行进行自查,并将7月定为监管“大限”,并牵头多家商业银行,谋划成立票交所,彻底规范票据业务;银监会对多家城商行进行窗口指导,叫停新发分级理财产品;基金子公司监管升级,成立门槛大幅提高,并新增了其开展业务对净资本的要求,基金子公司“万能通道”的优势可能将就此走向结束。
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要评论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文中提出,未来中国经济将呈现L型走势,要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也没有必要使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财新公布中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小幅下降至49.2,下降至荣枯线以下,不及预期;而中国5月官方制造业为PMI50.1,预期50,前值50.1,在守住荣枯线的同时也高于预期。美国最新非农数据成为最近最受市场关注的新闻,美国劳工部6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8万人,远远不及市场预期增加16.0万人,由于该项数据大幅不及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大幅降温。
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降温,人民币贬值压力也由此大大缓解,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形成一定程度的利好。但是由于近期监管环境的趋严,可能会导致银行在资产端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然难有明显起色。
2.各单项收益率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从期限类型来看,在2016年7月,各期限指数较6月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表现,其中部分收益率指数更是出现了极大幅度的下跌情况。6月各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到年中时点效应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上扬趋势,而7月收益率则迎来了报复式的反弹,收益率指数呈现了明显向下的表现。其中,6-12个月期限还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从不同发行机构角度来看,7月中,各类发行机构收益率指数均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向下趋势。在6月迎来全面上涨的国有银行收益率指数在7月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同时期限较长的产品收益率指数下滑幅度较大,其中6-12个月保本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指数下滑达21.23%;7月中,股份制银行收益率指数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保本类产品与非保本类产品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保本类产品收益率指数在上月有所上浮后,本月下滑表现较为明显,而非保本则下滑幅度相对较小;江苏省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指数虽然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但下滑幅度较全国性银行明显偏小,仅环比下滑1.57%。具体来看,江苏省区域性银行保本类产品收益率指数下滑幅度略大于非保本类产品,这与6月末的年中效应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江苏省区域性银行中长期限非保本产品收益率指数表现较为突出,在7月整体向下的大环境下仍然逆势上涨0.5%;浙江省收益率指数虽然也呈现了下滑趋势,不过与其它发行主体不同的是,该发行主体的保本类理财产品下滑幅度较小,其中“3-6个月期限”与“6-12个月期限”产品的收益率指数均呈现了向上趋势;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指数在本月延续了大幅下滑的表现,本月环比下滑4.19%,其中保本类产品的收益率指数继续大幅下滑,下滑幅度达7.81%。
3.收益率指数走势及分析
3.1.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走势及分析
从收益率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本月收益率指数虽然仍呈现下滑态势,但整体下滑幅度继续呈现收窄趋势,并没有在7月出现大幅度的向下表现。江苏省区域性银行指数与浙江省区域性银行指数均表现出了下滑幅度缓步收窄的趋势,其中江苏省区域性银行指数在近两个月收窄幅度更为明显。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指数在4月攀升至顶点后便持续大幅下跌,截止2016年7月,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指数继续创出新低至73.13,下滑4.19%。
3.2.全国性银行收益率指数及分析
在2016年2季度中,股份制银行收益率指数整体呈现了微幅向上的趋势。股份制银行收益率指数在2季度的上升与3月末和4月初的大幅下跌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年中时点有一定的关系。进入7月后,股份制银行指数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表现,跌破4月最低点至73.12。国有银行在7月前收益率指数呈现了下滑幅度逐步收窄的趋势,且在6月其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向上趋势。在7月中,国有银行收益率指数在年中节点过后也出现了极为明显的下跌表现,下滑幅度达3.97%。
4.区域性银行短期产品收益率展示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与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对比
下图主要比较以余额宝、微信财付通、百度百赚利滚利版、全额宝、网易现金宝、京东小金库以及苏宁零钱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投资产品(非银行系)的平均收益率与银行短期限各类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另外,因为考虑到互联网投资产品具有高流动性,因此,“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均值”也选择拥有高流动性产品的指数对应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其期限限制为2个月以下。区域性银行收益率则展示,指定区域内区域性银行短期产品收益率在近3个月内整体变化情况。
2016年7月,长三角地区整体收益率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表现,仅有小幅的向下波动。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的收益率表现较为稳定,但仍然呈现了微幅下滑的表现,与整体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均值极为接近。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的收益率在本月实现了反超,位居长三角第一位,其7月的平均收益率为3.96%。不过在7月末,浙江省收益率有明显下滑趋势,在8月中期收益率有重新被江苏省区域银行超过的可能。在7月,江苏省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整体呈现出缓步向下的表现,但因此在月初被浙江省区域性银行超过,不过接近月末时,其收益率下滑幅度收窄较为明显,下个季度可能出现反超。上海市区域银行收益率在7月初出现极大幅度的下滑,从6月24日至7月8日,上海市区域银行收益率下滑达30个BP,而在7月下旬其收益率也继续表现出微幅下滑的趋势,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在7月表现的较为稳定,仅从3.84%下滑至3.78%,继续维持了对互联网产品的明显优势。7月中互联网产品的收益率均值延续了6月的良好势头,继续呈现微幅上涨的趋势,平均收益率为2.69%,环比上升了16个BP。虽然互联网产品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但其收益率水平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较大差距。从7月的表现来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收益水平,更加确立对于互联网产品的收益率优势。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看,投资者选择同样具有高流动性的银行理财产品较非银行系互联网产品(货币基金型)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