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期分析专栏】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

分享: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圆满落幕,许多围绕着“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的议题探讨也初见成效,其中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主题的首个金融领域国际性共同纲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也随之问世。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数据+普惠金融”,旨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移动支付、网络和通信服务、移动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控的风险程度和可负担的成本,让更多的人享受金融发展的成果。

  早在2016年1月,国务院公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数字化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手段。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浪潮中,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中流砥柱,银行业应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并在这个过程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变革。

  近年来,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部署和实施,努力探索普惠金融的政策性、社会性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有机结合。从实践来看,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等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与优势: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着力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现有融e联、融e购、融e行三大平台,加上网络融资中心构成了e-ICBC 2.0的发展战略。其网络融资中心推出的“网贷通”,近2015年就向近3万小微企业发放网络融资3400亿元,是国内单一产品规模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工商银行也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融资银行。

  招商银行则依托零售业务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技术研发、大数据管理与客群基础管理,致力于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普惠金融银行。如“闪电贷”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风控应用,通过数据整合和应用,对零售客户进行精准定位,为客户实现全线上全自助贷款。浦发银行倾力打造“SPDB+”(浦银在线)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围绕“打造一个平台、服务三类客群、构建三种服务模式、形成三个产品特色”,将自身服务模式与“互联网+”时代进步的要求相契合,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而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恒丰银行,以做知识和科技的传播者、渠道和平台的建设者、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目标,制定了数字化银行发展战略和金融云建设项目规划,基于金融云技术,构建金融云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平台和金融行业云。目前,该行已推出包括金融云、大数据、流程银行、智慧网点、信贷工厂等一批颇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

  总的来看,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方面更加注重轻型化发展,无论是从人力、网点,还是从资本、风控等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更加重视客户体验,强调金融服务的安全、高效、协同和低成本,并坚持支持“小微”、服务“三农”、支持“双创”的导向,以金融云、大数据为重要的战略资产,通过资源整合,控风险、增效益,努力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