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期分析专栏】山东信托拟赴港上市,或打破信托行业22年无上市坚冰

分享:

    据媒体报道,6月30日,山东银监局已经批准了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相关事项。

    山东信托于2015年完成股改,为顺利上市铺平道路,可谓是正式上市的前奏。目前,山东信托控股股东为鲁信集团,其持股比例达63.02%,同时鲁信集团还是山东信托第三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鲁信信托是山东省最大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因此其旗下的山东信托谋求上市,预计将很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另一方面,山东信托没有选择“人满为患”,排队遥遥无期的A股,而是选择了流程更简洁的H股,也彰显了其对于上市志在必得的决心。

    选择H股上市,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有利亦有弊。H股的上市流程相较A股而言更为快捷,但是同时港股对于上市公司的估值也更为市场化,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及未来发展不被市场看好,那么即使上市成功也可能会出现不能足额募集的情况。去年多家城商行选择H股上市,其中就有未能足额募集的先例。

    从山东信托自身的情况来看,其主营业务突出,信托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0%以上,盈利情况良好,15年净利润达9.23亿元,良好的盈利情况无疑为其成功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山东信托15年开始还进行了大量的业务创新,从15年报年报来看,主要包括三方面:积极围绕上市公司推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信托计划、上市公司可交换债信托计划等;积极介入无风险银行不良资产信托业务;成立了专门的家族信托业务部,截至 2015 年末家族信托业务合同总金额达到16.66 亿元。

    但是从山东信托15年年报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不利因素。首先是山东信托不良率较高,达5%以上,在信托行业整体风险开始逐步暴露的今天,不良率是许多投资者评价一家信托公司的重要指标,而5%的不良率,显然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其次,山东信托的信托资产大多投向实业,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投资于实业的信托资产是爆发违约风险的高发区,投资于实业的信托资产较多,无疑增加了产生不良资产的概率;最后,其规模在2015年有下降趋势,这说明山东信托在转型方面可能还做的不够,这些都是可能影响其估值的不利因素。

    尽管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是山东信托此次冲击H股上市,市场仍然对其寄予厚望。因为山东信托一旦上市成功,对于信托行业而言无疑意义重大。近22年来,信托行业无一企业实现成功上市,这一“零的突破”将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效应。就如同近年来城商行、农商行集体赴港上市一般,很可能将掀起一股信托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潮。

    信托行业目前正当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如果实现成功上市、融资,对于信托公司的转型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