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欧元区3月PMI终值公布,服务业PMI终值53.1,预期54,前值54,综合PMI终值53.1,预期53.7,前值53.7,双双低于前值和预期。与此同时,欧洲央行7日发布的三月会议纪要显示,参会委员们在3月份考虑了更大幅度的降息。但事实是,欧元区目前利率已经接近下限,连续的低利率已经引发了人们对于通胀的担忧,这一矛盾彰显了目前欧元区所面临的经济困境。而美国则仍然维持良好的复苏态势,周四,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美国接近充分就业状态,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美国经济走势稳健,不存在泡沫,而参会的几位前美联储主席也表示了对于经济的乐观态度。
国内方面,外汇局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在岸人民币汇率稳步上涨1.22%,此前出现的大幅波动告一段落,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市场因为美元走强而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预期。此外,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环比增加102.58亿美元至32125.79亿美元,2月份为32023.21亿美元。同时,央行首次发布了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3月份外汇储备环比减少377.68亿SDR至22803.34亿SDR,2月份为23181.02亿SDR。经济数据也同步回暖,财新中国综合 PMI?数据最新显示,经历 2 月份轻微放缓后,中国整体经济活动于 3 月份恢复增长,财新综合产出指数从 2 月份的 49.4 回升至 51.3,超过 50.0 临界值,创下 11 个月来最高值。
资本市场方面,沪深两市上周有小幅调整,截止上周五,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358649亿元,较上周末(1日)减少0.29%。债市方面,经过一季度的预热,种种迹象显示,本月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正步入快车道。月初以来四个交易日,各地已累计发行地方债1699.08亿元,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并有多个省市公布了近期的地方债发行计划。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各地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554.23亿元。考虑到一季度受发行启动时间、节假日因素等影响,二季度发行规模显然有望“更上层楼”。
整体而言,进入3月份以来,国内无论是从宏观经济而言还是资本市场而言,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都有所转暖。欧洲、日本等老牌发达国家仍然深陷低迷难以自拔,安倍经济学已经濒临末路,而欧洲持续的量化宽松也面临瓶颈。俄罗斯及拉美等新兴经济体通胀愈发严重,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低位,其现有的资源出口型经济模式举步维艰。与此相对的,美国似乎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我们认为这和它及时的、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模式息息相关。无论是国内局势还是国际局势,都开始出现了旧格局重整、新格局形成的端倪。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