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一则有关监管层动向的消息迅速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财经板块的头条。据媒体报道,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夕,6月份宣布中国监管机构改革计划并非没有可能。
同样是相关媒体获得的消息,就在不久前的3月31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制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如果相关报道属实,按照此前传闻酝酿的方案,央行将升级为副国级,并很可能将下设金融管理局,负责三会的监管协调,同时还将增设综合监管委员会,委员会将独立于央行其他部门,成为部级单位,直接对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进行监管,而三会则降为副部级单位。市场人士纷纷惊呼,超级央行将来临,我国金融监管领域存在多年的一行三会的格局,可能将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格局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是金融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的金融体系形成了剧烈冲击,敦促各国政府做出对应的改变,以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而近年来我国的监管体系却没有明显的改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金融行业日益发展的监管需求,到了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2015年年底爆发的股灾,就是一个明显的警示。
回顾去年年中A股市场突如其来的一次极为罕见的暴跌,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场外配资却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行情初期,场外配资大大助长了市场的炒作情绪,将市场泡沫迅速吹大;在市场出现调整时,场外配资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本来可控的市场调整,迅速转化为踩踏式的连续下跌,甚至引发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而监管格局的不合理,正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场外配资所借助的交易工具,恒生HOMS系统,其使用者主要是私募基金,方便私募基金经理更加方便的进行交易,提高效率,随后被场外配资机构通过伞形信托用于场外配资。由于场外配资几乎都投资于二级市场,因此证监会早在股灾爆发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场外配资行业的端倪。然而场外的主要通道形式伞形信托属于银监会监管,因此虽然证监会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定的行动,试图通过对证券公司从严监管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曲线救国”的措施并未取得好的效果。而直至股灾爆发后,银监会和证监会才进行联合执法,叫停场外信托、处罚恒生公司、关闭券商对于HOMS系统的借口,彻底的解决了场外配资凭借HOMS系统,通过伞形信托通道进行违法配资的问题。
股灾仅仅是近期发生的由监管体系漏洞所引发的重大风险事件之一,事实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作为平行的、独立的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利益不一致之处。在二者管辖范围的边缘地带,不可避免的存在监管空白;而对于双方监管的重叠区域,更是会出现双方互相掣肘的情况。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者和协调者的存在,两个部门的沟通成本相当高,进行协同执法非常困难。随着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不断推进,目前的监管体系也亟需变革。
统一监管固然有着诸多的弊端,但是我们认为,由央行牵头,进行统一调度,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既互有侧重,又互相配合,这样的监管模式和过去的统一监管模式不可混为一谈,更接近于混业监管,同时也是功能性监管的必经之路。在对于新监管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可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却是非常有必要和急需的。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