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系列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成都农商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摘  要

2023年二季度,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债券市场持续回暖,三农理财指数小幅上升至93.38点,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2023年二季度,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类理财基本持平,在近期的债市持续回暖趋势下,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逐渐转好,部分理财机构管理的三农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较为优异,在多种市场环境中均展示了相对较强的目标收益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023年二季度,市场上发行的三农主题的净值型产品数量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主要包括:中邮理财发行的“邮银财富惠农·鸿运”系列共计8款理财产品;农银理财发行的乡村振兴惠农系列共计1款产品;徽银理财发行的乡村振兴县域专享系列共计1款产品;中山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聚多宝·多盈”1款理财产品;江门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睿盈”乡村振兴系列共计2款产品。

监管与市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从聚焦农业强国建设重点领域、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三农”领域保险服务质效、强化监管引领等四个方面提出十五项工作要求;四川印发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成都农商银行通过制定配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等多种途径,全力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2023二季度,全国范围总共发行了20只三农相关债券,发行数量较今年1季度减少了10只,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和超短期融资债券均为6只,数量靠前。总发行金额391.13亿元,较一季度增加了2.72%,发行金额有所提升;平均发行利率2.88%,较一季度下降了52bp,发行收益率有所下降;平均发行期限4.39年,较一季度平均期限延长了7.65%,发行期限逐渐延长。

展望未来债市行情,整体来看,二季度债券市场利率整体变动一致,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均下行,信用债利率下行幅度显著。二季度国内经济动能复苏仍弱,部分行业数据持续走弱,市场对于基本面修复的预期有所降低。6月中旬超预期的降息宽松政策落地利好,导致10年期国债利率创出了年内最低水平,随着刺激政策预期升温,利率有所回升。6月PMI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0%,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总体来看生产端恢复相对需求端较快,需求仍然不足,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从基本面来看,2季度居民支出中消费占比小幅增加,居民内需有提升意愿,生产端企业转向主动去库存阶段,修正年初乐观预期。后续若稳增长预期逐渐发力,7月基本面或将改善。

展望未来股市行情,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投资性价比和配置价值开始凸显,但不同行业和主题或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目前金融、周期板块、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估值等处于历史低位,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行业、计算机等在历史75%分位附近。同时,国内宏观经济弱复苏趋势料将持续,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有望逐步增多,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或会带来一轮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以ChatGPT为代表的核心产品应用对各行业的影响,半导体板块或会存在周期反转的投资机会。此外,中长期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中特估、新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疗等新材料方向、消费板块以及人工智能带动的TMT板块的配置价值。

一、三农理财指数总览

(一)三农理财指数计算逻辑

三农理财指数底层数据来源于普益标准银行理财数据库。精选2018年以来理财市场三农主题相关产品共158款,基于其披露及返表累计净值、分红数据构成三农理财指数。每一期指数在合成时,将剔除当期到期产品,并同时加入当期新发产品,再根据所有入选三农主题产品净值的季度变动情况所反映的收益水平,经处理加工后形成最终的三农理财指数。

1、指数设计背景

2004年至2014年,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取得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保障不断提高,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但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村建设缺乏资金等问题仍然存在,而利用好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可以对解决此类问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三农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开展。银行理财业务在此阶段聚焦三农问题,推出为农民群体量身打造的专属理财产品,有利于改善农民单一来源的收入结构,降低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强农民群体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成都农商行联手普益标准适时推出银行理财三农理财指数,旨在以直观方式反映三农主题净值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情况,为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指数使用数据及其来源

三农理财指数由经筛选得到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披露净值数据合成,披露净值数据主要来源但不限于银行官网、银行APP、中国理财网。

3、指数构成产品池筛选条件

为体现三农理财指数的代表性,构成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应当是与三农主题相关的产品。每一季度,对构成指数的理财产品进行筛选,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披露净值数据将纳入指数的合成计算:

1)当季度及上一季度总共披露不少于2条净值数据,且截至季度末产品存续时间超过45天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

2)非结构型、非QDII的净值型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且其名称中带有乡村振兴、扶贫、惠农或富农等主题的产品。

每一季度,剔除已到期或是披露不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并将满足上述要求的新产品加入产品池中。

4、指数合成方法

在筛选出构成指数的产品池后,进一步的,根据产品池中所有产品披露的累计净值计算其区间年化收益。计算逻辑如下:

1)对于当季度披露净值数据不少于2条的产品,根据最前端的净值数据和最末端的净值数据计算得到区间年化收益率;如果当季度披露净值数据仅有一条,那么前向取到上一季度的最后一条净值,并计算得到区间年化收益率;如以上步骤条件均不满足,不再将该产品纳入计算。区间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Annual_yield代表区间年化收益率,Net_value_last代表最末端净值数据,Net_value_first代表最前端净值数据,lens代表最前端净值数据和最末端净值数据相隔的区间天数。

(2)根据上一步骤得到产品池内每个符合要求的产品区间年化收益率,以季度为单位计算当期区间年化收益率平均值;得到平均值后,以2018年1月作为基期,每季度计算当季指数值。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Index代表各期区间年化收益率计算得来的三农指数,n代表当期纳入计算的产品数量。

5、指数应用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市场迎来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之后,净值型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产品的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愈发重要,业绩表现的收益和波动情况逐渐受到投资者关注。三农理财指数旨在以直观的方式反映当前理财市场上,三农主题的净值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动的整体情况。根据三农理财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对不同时间段内三农主题理财产品的收益进行衡量,在三农理财指数处于上升的趋势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上在该阶段获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三农理财指数处于震荡的趋势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上在该阶段收益不稳定,当前投资获利水平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三农理财指数处于下降的趋势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整体上在该阶段收益处于下行区间,需谨慎进行投资。

(二)三农理财指数表现

2022年初,受大环境及市场普遍下行影响,三农理财指数下跌至90以下;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三农理财指数持续反弹,反映在市场整体回暖趋势的带动下三农主题理财产品投资收益有所改善,在国内政策引导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凸显投资优势;2022年四季度,受年末债市大跌、理财“赎回潮”影响,三农理财指数大幅下降,反映三农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跌;2023年一季度,债市震荡平息,估值修复带动理财收益回升;2023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持续回暖,三农理财指数延续上升趋势,小幅上升至93.38点,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1

2023年二季度,债市走牛趋势下,三农理财产品当季收益持续反弹,但仍低于破净潮前的2022年三季度水平。半年投资收益进一步上升至1.96%,一年投资收益维持在3.15%水平,投资收益持续改善,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其中,成都农商银行、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和徽银理财等机构发行银行产品表现亮眼,多款三农主题理财产品季度年化收益率表现不俗,代表产品分别为天府理财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3年期1号(乡村振兴)(简称:3年期1号-乡村振兴)、"农银匠心·灵珑"ESG主题第14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乡村振兴惠农)、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2年第45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编号:2201HA0045)和徽银理财"安盈"固定收益类净值型理财产品220263(乡村振兴县域专享)等多款产品。

2023年二季度,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类理财基本持平,在近期的债市持续回暖趋势下,三农主题产品收益整体表现也逐渐转好,部分理财机构管理的三农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脱颖而出”,在多种市场环境中均展示了相对较强的目标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

五年以来,按季度复利,三农主题产品累计收益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产品累计收益保持同向增长的稳定趋势,但2022年以来三农主题产品收益表现明显弱于全国水平。2023年二季度,三农主题产品的超额平均累计收益率与全国市场公募固收产品累计收益差值同1季度一样维持在1%左右。

3

(三)三农债券发行系列指数

2023年二季度,我们将乡村振兴债券和三农专项金融债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并以此合成发行指数反映三农金融支持政策在融资市场内的落实情况。其中,发行指数拆分为发行数量指数、发行利率指数、发行期限指数和发行金额变动指数,以此分别反映三农主题债券每季度发行数量、发行利率、到期期限和募集金额的实际情况。

1、三农债券发行系列指数简介

三农债券发行数量指数以2017年三季度的发行数量为基准,基准指数设定为100,每季度更新一次数据,用于衡量三农相关债券的发行数量;三农债券发行利率指数以2017年三季度的发行债券的平均利率为基准,基准指数设定为100,每季度更新一次数据,衡量发行债券的平均利率水平;三农债券发行期限指数以2017年三季度的发行债券的平均期限为基准,基准指数设定为100,每季度更新一次数据,衡量三农债券的平均期限水平;三农债券发行金额变动指数以2017年三季度的发行债券的平均募集金额为基准,基准指数设定为100,每季度更新一次数据,衡量发行债券的平均募集金额的变化情况。以上四个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发行数量指数1,其中2是第i个季度的三农债券发行数量,2-1是基准季度的三农债券发行数量;发行利率指数3,其中4是第i个季度发行的第j个债券的票面利率;发行期限指数5,其中6是第i个季度第j个债券的发行期限;发行金额变动指数7,其中8是第i个季度第j个债券的总募集资金额。

2、三农债券发行系列指数表现

4

2023年二季度,三农债券发行数量指数和发行利率指数环比下降、平均募集金额指数和发行期限指数环比上升,三农债券发行系列指数分别为:发行数量指数111.11,环比下降33.33%;平均募集金额指数13.71,环比上升54.07%;发行利率指数72.59,环比下降15.38%;发行期限指数50.63,环比上升7.65%。具体来看,三农相关债券二季度发行量有所下降,但平均募集金额指数反映募集热度有所增加,发行期限指数则反映三农相关债券期限变长,而发行利率指数则反映三农相关债券利率有所下降。整体来看,本季度发行的三农债券总体募集金额所有增加,三农相关产业主体债券融资意向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强,平均募集金额指数持续上升,反映融资热度不断回暖。

二、三农主题产品季度概况

(一)三农主题产品发行情况

2023年二季度,市场上发行的三农主题的净值型产品数量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加,主要包括:中邮理财发行的“邮银财富惠农·鸿运”系列共计8款理财产品;农银理财发行的乡村振兴惠农系列共计1款产品;徽银理财发行的乡村振兴县域专享系列共计1款产品;中山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聚多宝·多盈”1款理财产品;江门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睿盈”乡村振兴系列共计2款产品。

5

(二)三农主题产品介绍

本季度表现较好的产品为天府理财定期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半年期-12号(惠农专享)和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1年第1期。

选取产品到期日在2023年6月以后,付息周期介于182天-1130天的公募固收类理财产品作为产品对比池,对上述2款优秀产品进行分析。2023年二季度,共筛选出23525款产品构建对比池,在对比过程中,根据公开披露信息尽可能全面地对所有产品各方面表现进行定量排序,并将排序作为标准化的依据,最终形成能够代表产品实际表现的可比数值,进而绘制对比雷达图。

天府理财定期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半年期-12号(惠农专享)

天府理财定期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半年期-12号(惠农专享)是一款投资周期为188天的定开式固收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00%-4.10%(截至最新)。该产品投资周期适中、灵活性相对较强,历史收益稳定,在剧烈波动的环境下风险控制能力强,适宜长期持有。

6

截至2023年二季度,在182天至1130天的固收理财产品当中,天府理财定期开放净值型理财产品半年期-12号(惠农专享)持有期体验位于市场前列,正收益保持能力强且具有相对较强的回撤控制能力,投资性价比高。不同市场环境下,该产品的收益表现均较为稳定,与股市、债市相关性较低,不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多时点相较于中债综合财富指数均保持了正超额收益,2季度末的成立以来和近6月年化收益率均在4%以上。

7-8
9-10

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1年第1期

1690343227995

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1年第1期是一款投资周期为1089天的封闭式固收类产品,风险等级为一级的前提下业绩比较基准为3.90%,具备一定优势。截至2023年二季度,该产品的多项收益指标均保持为正,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95%,表现相对稳定,此外该产品在震荡行情中的表现相对优异,与股市相关性相对较低,较难受到权益市场的影响。

12-13-14
15-16

三、三农要情及政策动态

1、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

2023年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指导意见》明确,要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做大做强,聚焦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多种方式为上下游企业担保增信,有利于农民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渠道,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金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意见》多措并举,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这为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了清晰路径。

2、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

2023年4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决策部署,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围绕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任务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聚焦农业强国建设重点领域、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三农”领域保险服务质效、强化监管引领等四个方面提出十五项工作要求。

《通知》的核心是发挥并利用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行、地方农信机构等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涉农金融资源有效投放。通过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可以引导各类型金融机构积极合作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风险管理、获客引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五部门还将积极推动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强有力金融支撑。

3、成都农商银行全力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今年1月份,四川印发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今年,成都农商银行进一步锚定高水平推进“天府粮仓”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积极落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要求,做大做深粮食金融,保障粮食安全,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天府粮仓”建设。截至2023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083.87亿元,较年初增加171.45亿元。

成都农商银行围绕春耕生产全产业链,积极开展走访调查,全面搜集需求信息,配套制订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如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梳理形成项目清单,建立主办行工作制度,逐一确定主办机构和客户经理,全程参与跟进;围绕种业振兴,搭建完善种业金融服务平台,与省、市种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机制,联合打造集推荐、管理、金融主办行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项银企对接工作平台;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度参与园区的规划设计,为园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针对园区内各主体,积极推进“整园授信”。

放眼天府大地广袤田野,新的“丰收”正不断孕育、萌发、生长。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承担国企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坚守服务“三农”定位,助力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全面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

四、三农理财产品资产配置建议

(一)货币市场

二季度整体来看资金稳重偏松,整体保持合理宽裕,合计净投放资金900亿,资金前紧后松,保持宽松资金跨季和跨半年。分月份来看,4月前半段,降准资金释放和财政支出为资金市场投放了较为充足的流动性,资金面较为宽松,中旬央行超额续作MLF200亿,净投放规模为近5月最低;4月以来逆回购操作规模明显缩量,全月仅3个工作日单日投放规模过千亿元,全月净回笼资金4340亿元,但结构性货币工具在季初投放将起到一定对冲。

5月资金面略有收紧,流动性平稳宽松状态延续。具体地,央行维持月初克制、月末小幅加码;MLF增量投放250亿,投放规模基本符合市场预期。5月央行逆回购、MLF和国库定存合计净回笼资金5950亿。

6月资金面整体充裕,合计净投放资金11190亿元。具体地,上半月,央行维持地量操作,中旬开始加大逆回购操作量,月末加码流动性投放。6月到期的逆回购有5670亿,央行操作了16490亿,到期的MLF有2000亿,央行操作了2370亿。

17

二季度资金利率均呈下跌趋势,银行质押式回购隔夜7天利率小幅下滑。季末DR001、DR007、R001和R007分别为1.40%、2.18%、2.18%和3.13%,较上季度末分别变动-40.93bp、-20.61bp、-45.97bp和-58.08bp;利差有所减小,一季度末R007-DR007利差0.95%,较上季度末变动-37.47BP。从相对水平看,银行间流动性宽松,从交易规模看,二季度R001和R007平均每日成交量为62143亿元和7752亿元。

18

二季度,存单发行利率波动下行。二季度末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为:2.13%、2.05%、2.47%,较上季度末分别变动:-44.67BP、-50.40BP、-14.71BP。

20

总结来看,二季度整体资金面整体前紧后松。6月资金面整体充裕,资金利率整体走势较为平稳,央行护航跨半年末资金面。受6月是年中时点影响,银行资金需求较大,且在6月中旬存款利率、MLF和LPR接连下调,央行投放流动性显著呵护资金面宽裕。二季度资金压力整体可控,且新一轮利率下调或将推动信贷投放好转,宽松货币政策仍可能延续。

展望七月,或受季节性因素和资金面短期扰动因素的影响,考虑7月季初财政收入增速或将放缓,以及政府债融资情况对流动性的压力,流动性缺口仍存,压力可控。在目前的政策基础上,7月的资金面预计将保持稳中偏松状态。

(二)债券市场

1、市场概况

二季度,中债财富综合指数反映的债市价格总体震荡上行。二季度经济温和缓慢复苏,市场对基本面的修复预期有所减弱,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对债市利好,央行降息呵护资金面宽裕,稳增长预期回升,债市走出牛市行情。

21

利率债方面,二季度到期收益率上升,分位数下降;期限利差逐渐走高,十年期利差扩张明显。绝对估值看,截至二季度末,6M、1Y、3Y、5Y和10Y国债收益率月末分别为1.77%、1.89%、2.22%、2.43%和2.64%,较上月分别变动-11bp、-8bp、-4bp、-4bp和-5bp。相对估值看,上述到期收益率一季度末算术平均近一年分位数为19%,较上季度下降66个百分点。期限利差看,截至二季度末,10年期收益率减1年期的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48%,较上季度末上升了41个百分点;五年期到期收益率相对利差近一年分位数为44%,较上季度末上升37个百分点。

22-23

信用债方面,城投债和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均下行,利差缩小。截至二季度末,AAA级企业债到期收益率为2.81%,较上季度变动-26.71BP;AA+与AAA级企业债信用利差为0.21%,较上季度末变动-0.37BP。AAA级城投债到期收益率为2.86%,较上季度末变动-25.88BP;AA+与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为0.18%,较上季度末变动1.13BP。

24

二季度高等级信用债利差震荡微升。截至二季度末,AAA级城投债和国债的信用利差为0.62%,较上季度末变动3.73BP;AAA级企业债和国债的信用利差为0.67%,较上季度末变动4.56BP。

25

总结来看,二季度债券市场利率整体变动一致,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均下行,信用债利率下行幅度显著。二季度国内经济动能复苏仍弱,部分行业数据持续走弱,市场对于基本面修复的预期有所降低。6月中旬超预期的降息宽松政策落地利好,导致10年期国债利率创出了年内最低水平,随着刺激政策预期升温,利率有所回升。6月PMI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0%,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总体来看生产端恢复相对需求端较快,需求仍然不足,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从基本面来看,2季度居民支出中消费占比小幅增加,居民内需有提升意愿,生产端企业转向主动去库存阶段,修正年初乐观预期。后续若稳增长预期逐渐发力,7月基本面或将改善。

2、三农相关债市情况

2023二季度,全国范围总共发行了20只三农相关债券,发行数量较今年1季度减少了10只,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和超短期融资债券均为6只,数量靠前。总发行金额391.13亿元,较一季度增加了2.72%,发行金额有所提升;平均发行利率2.88%,较一季度下降了52bp,发行收益率有所下降;平均发行期限4.39年,较一季度平均期限延长了7.65%,发行期限逐渐延长。

26-27

上海清算所乡村振兴债券指数以募集资金用途聚焦“三农”发展、支持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公开募集债券为样本券,跟踪其价格走势,可作为投资乡村振兴概念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债券品种包括: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发行符合财政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证券交易所等相关部委和机构具体要求,募集资金用于乡村振兴的债券,不包括资产支持证券及资产支持票据。指数基日是2021年3月31日,基点是100,指数代码SCH00906.SCH。

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上海清算所乡村振兴债券指数收于110.80,较今年1季度末上升了1.70%,指数总体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反映出三农相关债券的价格平稳上行。

28

(三)权益市场分析

1、大盘指数分析

市场行情方面,二季度震荡下跌,整体偏弱宽幅震荡。4月份市场呈现分化态势,进入震荡调整,PMI指数降至收缩区间,市场对经济担忧在4月下旬显现,三大指数下跌显著。5月发布的4月份CPI数据分化延续,内需仍偏弱,且长期信息不足,高频经济数据纷纷转弱,A股延续震荡调整行情。6月PMI小幅回升,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回落趋势,经济边际改善,但仍低于荣枯线,处于弱复苏状态。6月中旬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稳定市场预期,小幅刺激市场反弹,但季度末三大指数仍震荡下跌。

29

从指数的市盈率滚动三年分位数看,二季度主板股票指数的估值震荡下行,创业板估值下降。二季度末,深证成分、创业板、上证综指、上证50、沪深300近三年滚动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2.60%、3.70%、28.70%、16.89%和11.81%。

30

2、行业板块指数分析

二季度行业涨跌幅方面,多数行业下跌。其中通信、传媒和家用电器涨幅最大,而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最大。统计的31个行业中,仅1个行业涨幅在10%以上,涨幅前三分别为通信、传媒和家用电器,涨幅分别为:16.33%、6.34%、5.15%;6个行业下跌超10%,其中跌幅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跌幅分别为:19.32%、12.91%、12.21%。

31

展望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后市震荡上行的可能性增加,投资性价比和配置价值开始凸显,但不同行业和主题或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目前金融、周期板块、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估值等处于历史低位,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行业、计算机等在历史75%分位附近。同时,国内宏观经济弱复苏趋势料将持续,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有望逐步增多,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或会带来一轮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以ChatGPT为代表的核心产品应用对各行业的影响,半导体板块或会存在周期反转的投资机会。此外,中长期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中特估、新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疗等新材料方向、消费板块以及人工智能带动的TMT板块的配置价值。

3、三农相关权益市场分析

申万一级行业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代码801010.SI,基点为1000点,基日为1999年12月30日。截止2023年二季度,共有99只成分股,较去年四季度减少了1只。其中日常消费成分股有81只,占比81.8%,权重最大。前10大成分股中,有多只养殖和农业相关的股票。牧原股份占比16.31%,占比最大。二季度,剔除了代码为002661.SZ的克明食品。

32-33

从申万一级分类之中的农林牧渔行业板块股票价格指数来看,2023年二季度,农林牧渔行业板块指数震荡下行,二季度板块指数总体下行11%。2023年初以来,生猪养殖行业周期下行,叠加饲料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饲料行业经营也面临较大压力,猪价维持低位震荡,养殖端连续数月陷入亏损,带动行业景气度下行,农林牧渔板块指数走势疲软。和沪深300指数相比,本季度的回报率低于沪深300指数,近一年、近三年回报率也落后沪深300指数,但长期的近五年、近十年回报率超过了沪深300指数。农林牧渔板块作为防守板块在整体市场环境不好情况下,有一定的配置价值。从成分股二季度的表现来看,下跌的股票占多数,涨幅前三的成分股为:万辰生物、金新农、众兴菌业;跌幅前三的成分股为:鹏都农牧、傲农生物、双塔食品。

34-35-36

从申万一级分类之中的农林牧渔行业板块整体PB水平来看,2023年二季度,农林牧渔板块PB平均水平为2.84。对比近三年来的情况,2020年至2023年间,其PB走势与价格走势一致,2020年9月以前快速上升,后开始下跌,目前二季度的PB估值持续下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7

附录一:三农理财指数构成产品池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