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期专栏】头部地方AMC竞争格局:区域差异化态势明显

分享:

摘要:随着参与机构的持续扩容,不良资产市场“五大+地方+AIC+民营+外资”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竞争分化更加明显。地方AMC立足区域,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成为各区域不良资产市场的中坚力量。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行业内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竞争态势,头部地方AMC的领先地位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本文将重点分析头部地方AMC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战略方向,或为其他地方AMC机构提供一定参考。

一、部分头部地方AMC经营情况

综合58家地方AMC的资本金规模、利润情况等,本文在资本金超过50亿的12家地方AMC中,选取6家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其2020年的经营情况进行解析。

1

从六家企业公布的2020年报看,头部地方AMC的资产规模基本都处于200亿以上,不同规模企业的股东权益、净利润和营收分化较为明显。从营收看,在主营业务不良资产方面,浙商资管和江苏资管的规模都较高,净利润表现也较好。

2

此外盈利指标和偿债指标也是反应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盈利表现和企业成长性强弱的关键因素。除中原资管目前未公布全年利润数据,导致其ROE数据偏低外,江苏资管、浙商资管、河南资管和上海国资的ROE都维持在6.5%以上,保持较为稳健的盈利能力。

杠杆方面,除上海国资因其较高的股东权益保持了较低的杠杆率而外,其余五家地方AMC的平均杠杆率达到69%。考虑到地方AMC展业过程中资金需求量较大,且缺少牌照优势,融资渠道相对较少,行业中杠杆水平整体偏高。

3

整体而言,头部地方AMC公司在资产规模方面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且已经存在进一步的分化趋势,规模差异带来较大的利润差异;头部地方AMC在主营业务方面的收入情况差异也较大,或出于各公司在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方面的不同考虑;头部地方AMC的盈利能力比较稳定,在经历了初期的资本积累后,随着业务的开展和评级的上升,融资渠道更加多元,杠杆率整体控制较好。

二、部分头部地方AMC公司战略定位

从地方AMC来看,作为依托地方的资产管理机构,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这一方面源自区域供给和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经济发达区域如长三角等的市场供给量更大,竞争热度更高,金融环境更加优越,或为地方AMC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等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区域特征也影响各地方AMC的战略方向制定,从而进一步加深区域的差异化。如依托于长三角产业和经济优势的浙商资管,提出的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多方协同的不良资产处置、价值提升、挖掘再创造的生态圈,在利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了其综合资管平台竞争优势。而上海国资则依托于股东背景和金融中心优势,形成“不良资产+”的业务模式,充分发挥了其在股权投资和股权经营方面的优势,为其以国资运营和投资管理“双轮驱动”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可以看出,头部地方AMC的战略制定与其区域特色联系紧密,即深挖各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战略方向。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战略引导下,其竞争优势也会愈加明显。

三、地方AMC竞争格局展望

随着行业逐步发展与参与者的不断加入,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或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从58家地方AMC 的发展情况看,地方AMC的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拉开,头部企业正在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地位,差异化竞争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预计在未来地方AMC为加强竞争实力会加快混改增资步伐,通过股东战略协同以提升资本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在监管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通过创新业务模式,立足区域进行差异化经营策略,深耕本地不良资产。目前,包括债转股/债权入股、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产融结合基金、跨境转让等在内的创新处置模式已被部分市场参与主体采用,它们在提高处置效率、为企业纾困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明显优势。此外,区域资源协同也将是提高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行业中的竞合关系或深入发展,各参与机构通过整合区域优势资源进行战略协同进行处置方式的升级更新。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