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46%,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2.91点至89.06点

123
45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46%。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28点至82.72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0点至88.2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3点至74.51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4.05点至64.98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1.79个百分点至45.13%;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2.84个百分点至18.98%;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4.64个百分点至35.89%。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9773款,环比上升1616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6.95点,环比上升1.01点,同比上升5.53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2.99,环比上升0.93点,同比上升12.0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63点,环比上升1.22点,同比上升13.67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9.91点至75.67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29%,环比下滑5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25%,环比下滑15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7%,环比下滑221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7%,环比上升2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2.91点至89.06点。其中,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2.86点至97.65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9.50点至86.98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37点至95.77点。

2021年4月指数变动趋势

6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资本市场震荡趋缓,银行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全国理财发行量持续上升,收益保持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下滑趋势,环比下滑1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7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46%

8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46%,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28点至82.72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3月流动性环境处于平稳的阶段。月内央行共计投放3300亿资金,期间到期3600亿,累计实现净回笼300亿元。3月份以来,资金面持续平稳偏松的局面主要得益于财政支出规模较大。此外,与今年一季度地方债供给压力相对减轻不无关系。央行通过每日操作持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后,短端利率多数下行,长端利率整体企稳,市场利率整体降低且波动率收窄,货币流动性环境回到相对宽松状态,故而导致理财收益呈现下滑的态势。

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下跌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9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期持平BP至3.68%,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11%。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0点至88.2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3点至74.51点。

3月面临跨月、跨季在即,季末监管考核及假期等因素将对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月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呈现小幅下滑。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继续下滑

10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76%,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8个百分点至89.98点。

2. 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1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上升,本月全国共发行7301款理财产品

12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7301款,环比上升1579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4.05点至64.98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随着多项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转型方向明朗,产品发行热度回升,促使理财产品发行量上涨。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上升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1.79个百分点至45.13%;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2.84个百分点至18.98%;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4.64个百分点至35.89%。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实现大幅上涨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780款,环比上升565款;城商行发行量为2882款,环比上升684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639款,环比上升330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8.08%,环比下滑0.63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9.47%,环比上升1.06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2.45%,环比下滑0.43个百分点。

3. 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3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1.00点至23.36点

14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9773款,环比增加1616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36点,环比上升1.00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0.70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均有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265款,环比上升385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3443款,环比上升743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6065款,环比上升488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6.95点,环比上升1.01点,同比上升5.53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22.99,环比上升0.93点,同比上升12.0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63点,环比上升1.22点,同比上升13.67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1年3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9.91点至75.67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29%,环比下滑56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38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25%,环比下滑15BP,较基期下滑86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7%,环比下滑221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7%,环比上升2BP,较基期上升6BP。

尽管净值转型程度逐渐上升,但仍然存在部分理财投资者本金损失接受程度低、偏好预期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短等现象。而较高的业绩基准有利于吸引资金,推动净值型产品的接纳程度。3月流动性较为宽松,固定收益类、混合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现金管理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略有上升。

5. 29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5家国有行获批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373款,占比52.40%,环比上升0.8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307款,占比11.72%,环比下滑0.08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14款,占比8.17%,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726款,占比27.71%,环比下滑1.04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已有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5家理财子公司获准筹建。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在年内结束,与此同时,各大银行也纷纷推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3月各大上市银行2020年度业绩报告相继披露,各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经营业绩也陆续公布,已披露的银行中,招银理财24.53亿元夺得盈利排行榜头把交椅。此外,兴银理财、中邮理财盈利表现强劲,净利润分别实现13.45亿元和11.87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从存量理财产品规模来看,工银理财和招银理财均突破2万亿元。

同时,理财子开始引入战投。3月19日招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全资子公司招银理财拟以增资形式,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摩根资产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出资约26.67亿元向招银理财增资,增资完成后,招银理财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55.56亿元,招商银行、摩根资产管理分别持股90%、10%。此项交易有待银保监会批准。

这是首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此前,招商银行与摩根资产管理已于2019年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在产品研发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紧密合作,此次战略投资则进一步深化了此合作。理财子公司引入外资股东反映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同时引入外资能够引进先进资产管理公司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理财子公司业务发展。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2.91点至89.06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16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2.91点至89.06点。

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步推进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从产品定价和底层资产等多个维度推动总风险水平下跌。

隐性风险指数上升,价格波动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下降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17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2.86点至97.65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9.50点至86.98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37点至95.77点。

3月,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提高,理财市场热度升高,理财隐性风险指数下滑;当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处于净回笼状态,资金面仍然是不缺不溢的紧平衡状态,理财价格波动风险下行;股市波动明显加大,债市表现相对较弱,基础资产风险下降。总体来看,除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上升外,其余明细风险指数均下降,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