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3月长三角地区理财收益小幅下滑,理财发型指数明显上升

1 2
3 4

价格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44%。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6BP,为3.44%;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3BP,为3.49%;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8BP,为3.42%。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长三角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91点至82.34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6点至87.37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99点至74.80点。

发行指数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4.14点至63.06点。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为47.00%,环比下滑0.85个百分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0.37%,环比下滑3.32个百分点;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为32.63%,环比上升4.18个百分点。

从各省发行量来看,浙江省发行量为4091款,环比上升895款;江苏省发行量为3672款,环比上升828款;上海市发行量为3536款,环比上升839款。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0074款,环比上升1019款。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904款,环比上升984款;江苏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960款,环比款上升613款;上海市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362款,环比上升653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62点,环比上升0.95点。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93点,环比上升1.06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0.39点,环比上升0.76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50点,环比上升0.86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2.68点至73.51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17%,环比下滑72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12%,环比下滑27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36%,环比下滑251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环比上升4BP。

2021年4月指数变动趋势

5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资本市场震荡趋缓,银行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理财发行量持续上升,收益保持稳健,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 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44%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6

长三角地区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44%

7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44%;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91点至82.34点。

3月流动性环境处于平稳的阶段。月内央行共计投放3300亿资金,期间到期3600亿,累计实现净回笼300亿元。3月份以来,资金面持续平稳偏松的局面主要得益于财政支出规模较大。此外,与今年一季度地方债供给压力相对减轻不无关系。央行通过每日操作持续释放短期政策利率信号后,短端利率多数下行,长端利率整体企稳,市场利率整体降低且波动率收窄,货币流动性环境回到相对宽松状态,故而导致理财收益呈现下滑的态势。

封闭式产品与开放式产品收益双双下降,分别下跌4BP与5BP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8

从收益水平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4BP,至3.6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5BP至3.12%。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86点至87.37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99点至74.80点。

3月面临跨月、跨季在即,季末监管考核及假期等因素将对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月长三角地区两类产品收益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77%

9

本月长三角地区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77%,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22点至90.14点。

目前股市、债市面临不确定性,封闭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收益也受到一定影响,收益环比升高难度较大,中短期内或面临小幅震荡。

2. 长三角各省理财收益不同程度下滑

10

本月,在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收益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各省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未能幸免,纷纷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6BP,为3.44%;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3BP,为3.49%;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8BP,为3.42%。

长三角各省银行的理财收益走势出现高度的相似性,说明区域内银行的经营情况受区域整体的影响较大。3月以来疫情影响趋弱,非食品项恢复加快,但当前国内经济大体呈现“生产偏强、内需略弱”的格局,3月的经济表现将较1-2月有所提升,但环比较去年四季度的修复力度可能仍然偏弱。本月长三角地区的理财收益走低,区域内各银行的收益水平也出现下滑,其中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下滑最明显,环比下滑8BP。

3. 长三角各省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长明显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11

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上涨,环比上升14.14点至63.06点

12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4717款,环比上升1058款;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7301款,环比上升1579款。

近几个月来资本市场剧烈调整,宏观经济、流动性、情绪三者决定市场将从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驱动。目前股市、债市面临不确定性,不少投资者会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同时流动性3月以来呈现较为宽松的环境,导致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上涨。

从发行指数来看,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4.14点至63.06点,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4.05点至64.98点。

总体来看,3月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从全国到地方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长三角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涨4.18个百分点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下滑0.85个百分点至47.00%;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3.32个百分点至20.37%;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4.18个百分点至32.63%,延续了较为稳定的上涨趋势。

浙江省省理财产品发行量增幅居首

本月,浙江、江苏、上海三个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均呈现明显增长。

其中浙江省发行量为4091款,环比上升895款;江苏省发行量为3672款,环比上升828款;上海市发行量为3536款,环比上升839款。从各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来看,本月浙江省发行量占比为86.73%,环比下滑0.62个百分点;江苏省发行量占比为77.85%,环比上升0.12个百分点;上海市发行量占比为74.96%,环比上升1.25个百分点。

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下滑1.72个百分点

本月,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621款,环比上升525款;城商行发行量为1151款,环比上升270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945款,环比上升263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55.56%,环比下滑1.72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24.40%,环比上升0.3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0.03%,环比上升1.39个百分点。

本月,长三角地区各类银行理财发行量均实现上升,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回落,城商业与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出现不同程度上升。

4. 长三角各省市净值转型增速不减

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反映了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分省份和分银行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13

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环比上升0.95点至22.62点

14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0074款,环比上升1019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62点,环比上升0.95点。

推动打破刚性兑付预期、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是理财业务转型的方向。自资管新规发布后,各家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与存量业务整改并重,已取得初步成效,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预计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上升的趋势。

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与增量均居首位

本月,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904款,环比上升984款;江苏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960款,环比上升613款;上海市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4362款,环比上升653款。

从各省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3.93,环比上升1.06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0.39点,环比上升0.76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2.50点,环比上升0.86点。

长三角各类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均出现上升

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038款,环比上升396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826款,环比上升254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210款,环比上升369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7.41点,环比上升0.9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8.08点,环比上升0.6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15点,环比上升1.40点。

5. 长三角地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15

2021年3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2.68点至73.51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17%,环比下滑7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50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12%,环比下滑27BP,较基期下滑99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36%,环比下滑251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环比上升4BP,较基期上升6BP。

尽管净值转型程度逐渐上升,但部分理财投资者仍然存在本金损失接受程度低、偏好预期收益型产品、投资期限短等特征。较高的业绩基准有利于吸引资金,推动净值型产品的接纳程度。3月流动性较为宽松,固定收益类与混合类产品业绩基准环比出现一定下跌,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一枝独秀,出现小幅上升。

6. 29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4家国有行获批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373款,占比52.40%,环比上升0.8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307款,占比11.72%,环比下滑0.08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14款,占比8.17%,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726款,占比27.71%,环比下滑1.04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已有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5家理财子公司获准筹建。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在年内结束,与此同时,各大银行也纷纷推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3月各大上市银行2020年度业绩报告相继披露,各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经营业绩也陆续公布,已披露的银行中,招银理财24.53亿元夺得盈利排行榜头把交椅。此外,兴银理财、中邮理财盈利表现强劲,净利润分别实现13.45亿元和11.87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从存量理财产品规模来看,工银理财和招银理财均突破2万亿元。

同时,理财子开始引入战投。3月19日招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全资子公司招银理财拟以增资形式,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摩根资产管理。摩根资产管理出资约26.67亿元向招银理财增资,增资完成后,招银理财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55.56亿元,招商银行、摩根资产管理分别持股90%、10%。此项交易有待银保监会批准。

这是首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此前,招商银行与摩根资产管理已于2019年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在产品研发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紧密合作,此次战略投资则进一步深化了此合作。理财子公司引入外资股东反映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同时引入外资能够引进先进资产管理公司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理财子公司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