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期专栏】借他山之石,助推我国资管机构研究体系建设

分享:

摘要:资产管理业务是委托人将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体现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起源于欧洲,发展壮大于美国,随着全球财富的不断积累和金融市场投资工具的不断复杂,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研究体系,希望对资管新规后的中国大资管行业的研究体系产生一些借鉴意义。

一、体系细分,各有千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富裕人群和高净值人群的理财需求日渐旺盛,得益于活跃和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北美和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市场,占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49%和29%。但新兴市场近几年来显示出远超成熟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从研究体系特征的角度出发,本文对境外各类资管机构在监管、产品、客户以及趋势这四个研究面的特征和各自研究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了对比

1
2

二、培育长期视角,实现全面转型

监管研究

近年来监管趋严,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合规成本日益提升。监管科技能够帮助资产管理公司在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中建立坚实的基础,提出针对复杂的新法规和监管补救领域的解决方案。国内资管机构研究部门可根据监管合规、风险管理、金融犯罪和客户风险评估四个模块进行体系构建,帮助公司提升风险与合规的管理效率,并且有效降低成本。

产品研究

国内多数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仍需立足主动投资业务,适当布局被动投资业务;被动业务规模效应显著,竞争壁垒较高,是否建立以被动投资业务为主的发展模式需要结合公司自身优势(比如对低成本理念的绝对认可、强大的量化/系统化投资管理能力、突出的产品创新能力等)确定;主动投资Alpha低甚至为负(市场定价效率的提升)、增加资产配置、加大金融科技在产品研究中的运用。

客户研究

银行体系主导下,我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渠道优势明显,我国个人投资者比例较高。因此在做客户研究时,可关注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类比海外市场,未来我国养老金入市也将为资管市场带来较大增量资金,养老金整体风险偏好较低,预计增量资金将利好债券资产配置。力争通过养老金入市拉高国内机构投资者占比

趋势研究

中国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层早已意识到科技和数据在未来将成为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部分领先机构已经率先冲云破雾,尝试科技转型并已实现了局部突破。国内可通过重塑科技定位、探索业务价值、扩展数据内涵外延,最终将数据和科技纳入企业架构,并以此推动创新、变革以及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基业长青。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