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49%,理财发行量指数环比上升10.56点至69.54点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49%。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6点至83.56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7点至88.3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76.41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0.56点至69.94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49个百分点至48.57%;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21个百分点至22.51%;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27个百分点至28.92%。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5953款,环比上升1223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56点,环比上升1.23点,较去年同期上升9.74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98点,环比上升2.23点,同比上升6.69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8.80,环比上升0.98点,同比上升11.58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3.40点,环比上升0.82点,同比上升9.31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0.34点至76.80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6%,环比上升2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04%,环比下滑9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5.62%,环比上升46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与上期持平。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95点至95.00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90.45点,环比上升1.88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93点至118.36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1.89点,环比下滑0.18点。
2020年12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虽然信用债市场出现波动,但是监管迅速加强了指导,对于银行理财的冲击有限,全国理财收益依然保持稳健。
1.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小幅下滑,环比下滑1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49%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1BP至3.49%,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6点至83.56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11月,受缴税和信用债违约事件影响,央行通过“削峰填谷”的操作来调整市场流动性水平,但资金投放总量有限,资金利率中枢较10月整体上行。11月央行共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17500亿,逆回购到期量17200亿,合计通过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300亿。11月中旬和下旬,央行共进行了两次MLF一年期操作,投放长期限资金10000亿,中旬回笼部分MLF,合计净投放4000亿元。国库现金管理方面,央行按例滚动续作500亿元,但续作利率较上月上升20BP。整体来看,央行在11月以净投放4300亿元的方式调整市资金情绪,其中期限上偏好增加长端流动性,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小幅波动。
12月资金市场流动性压力仍受时点因素影响。上旬,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少,公开市场流动性工具到期量不大,资金利率走势相对平稳;中下旬,税期因素和财政支出“错峰”出行,预计资金面波动较大,央行或进行“削峰填谷”操作稳定市场紧张情绪,预计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续回升可能性较大。
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变动不一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69%,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19%。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7点至88.3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6点至76.41点。
由于缴税时点临近,叠加信用债违约因素影响,央行适时补充流动性确保市场资金面合理宽裕,导致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小幅下降。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小幅回升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BP至3.77%,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0个百分点至90.23点,较上月有小幅回升。
2. 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上升10.56,本月全国共发行7859款理财产品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7859款,环比上升1187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0.56点至69.94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随着多项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转型方向明朗,节假日效应的减退进一步助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热度回升,促使理财产品发行量上涨。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下降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49个百分点至48.57%;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21个百分点至22.51%;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27个百分点至28.92%。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实现大幅上涨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2806款,环比上升422款;城商行发行量为3213款,环比上升531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840款,环比上升234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5.70%,环比下滑0.03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40.88%,环比上升0.69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3.41%,环比下滑0.66个百分点。
3. 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1.23点至19.56点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5953款,环比增加1223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56点,环比上升1.23点,较去年同期上升9.75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均有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0142款,环比上升320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1379款,环比上升681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432款,环比上升222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98点,环比上升2.23点,同比上升6.69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18.80,环比上升0.98点,同比上升11.58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3.40点,环比上升0.82点,同比上升9.30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 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20年11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0.34点至76.80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36%,环比上升2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31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04%,环比下滑9BP,较基期下滑107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5.62%,环比上升46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01%,与上期持平,与基期持平。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维持充裕,市场资金成本保持在相对平稳状态,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与上期持平,而11月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投资者热度下降,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有所下滑。不过,随着美国大选不确定性逐步消除,叠加国内经济加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振,带动权益市场回暖,部分配置权益资产的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产品业绩基准指数大幅走高,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比较基准回升。伴随各类银行产品净值化转型节奏的加快,产品线安排、银行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将成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的有力支撑,致使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上升。
5. 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运营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1181款,占比51.96%,环比上升2.6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569款,占比25.03%,环比下滑3.77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93款,占比12.89%,环比下滑0.51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230款,占比10.12%,环比上升1.65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11月底,已有23家机构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其中19家机构理财子公司已开业,包括6家国有控股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6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家合资机构。其中青岛银行理财子公司于11月19日正式开业并发布新品,中小银行理财子公发展再提速。与此同时,11月26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全资设立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20亿元,注册地为杭州。市场理财子公司设立热情持续高涨,这对于推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大有裨益。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95点至95.00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0.95点至95.00点。
信用债违约事件及相对10月紧缩的流动性环境推动总风险水平小幅上升。
三类明细风险指数变化不一,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小幅上升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1.88点至90.45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93点至118.36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18点至91.89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
因信用债违约事件及税期的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回落,理财隐性风险指数上升;11月央行通过“削峰填谷”的操作来调整市场流动性水平,使得理财价格波动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总体来看三类明细风险指数变化不一,综合加权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