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7年我国首批6只公募FOF基金成立以来,我国公募FOF行业整体发展提速,但规模仍较小。6只基金的业绩在经历2018年的低迷后,在2019年触底反弹,收益表现抢眼,但规模逐步下降。其中养老型基金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远超其他类型基金,在公募FOF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未来,在资产类型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也将随之提高。
一、公募FOF发展背景
FOF(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是指投资于基金组合的基金。在欧美国家,FOF产品发展相对成熟,但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国内居民财富和高净值人群的增长,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FOF因在资产配置中具有优势,成为近几年资管领域的热门产品。2017年首批6只公募基金发行,但受限于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认识尚浅,目前我国公募FOF规模总量依然较低,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公募FOF基金主要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相比于一般的基金投资来说成本大大降低;另外因其具有进一步分散投资的性质,整体风险和波动相对更小,风险相比单只基金更可控,更能够获得市场平均回报,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且公募FOF可投资于机构自家基金组合,也可避免双重收费,节省交易费用、管理费、托管费等。
二、首批公募FOF表现符合预期
2017年,我国首批6只公募FOF发行,产品包括南方基金的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泰达宏利的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华夏基金的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建信基金的福泽安泰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海富通旗下的聚优精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以及嘉实基金旗下的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在成立之初,6只基金风头正盛,在资管市场上引起极大关注。但进入2018年后,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同时叠加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战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行情低迷;另一方面,因FOF公募基金刚刚诞生,基金经理缺乏经验,在投资策略上也处于摸索阶段,因此6只FOF基金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18年底,6只基金净值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中净值降幅最大的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相对于上年来说,降幅更是达到了21.1%。受业绩低迷的影响,6只基金的规模也大幅缩水,投资者大量赎回份额。成立之初,6只FOF基金总规模达到138.5亿元,但截至2018年底总规模仅为61.5亿元,相对于成立初期规模缩水幅度高达55.6%。但进入2019年后,6只基金均触底反弹,业绩一路高歌,同比增速均超10%。截至2020年12月9日,全部6只FOF公募基金产品净值均高速增长,其中2018年底降幅最大的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反而成为业绩表现最亮眼的公募FOF,同比增速达到40.6%。但与亮眼的业绩表现不同的是,6只产品的规模依然持续下降,2019总规模同比下降59.5%。
三、近三年FOF基金产品发展迅速
自首批FOF公募基金发行以来,FOF基金整体发展迅速。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18年和2019年公募FOF产品数量分别达到了22款和75款(其中包括同一只产品的不同期产品),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20%和241%。规模方面,2018年受行情不佳的影响,整体规模下降19%,但2019年和2020年(截止2020年3季度),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分别达到173%和151%。截至2020年3季度,当年成立的公募FOF数量为68只,规模达到了723亿元。
与此同时公募FOF市场也呈现出新的特征,自2018年以来,养老型FOF产品迅速崛起,在公募FOF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18年和2019年两年成立的养老型公募FOF分别有14只和63只,两年的规模分别为38.46亿元和218.4亿元,占公募FOF的比重分别为36.5%和75.9%,2020年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也达到62.5%。养老型产品的投资者主要以养老为目标,随着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稳步提升,老龄人口总量及占比均逐渐升高,人口老龄化给单一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带来巨大挑战。而目前随着证监会试点养老目标基金,公募行业已为未来政策将基金纳入个人递延税养老账户中做好了准备。养老目标基金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迎来发展机遇,同时资本市场的长期趋势向好,为养老目标基金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支持。预计未来养老产品的需求将逐步释放,公募FOF产品市场仍有增长的前景。
四、FOF基金投资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将逐步提高
整体来说,目前公募FOF的业绩基本上达到了投资者的预期,但是目前FOF主要投向股票,债券和货币基金资产,而对于其他另类和海外资产的配置比例非常小,难以完全发挥FOF产品大类资产配置的作用。未来随着底层资产的丰富度越来越高,市场机制越来越灵活,FOF的投资类别或将有所丰富。过去FOF基金中较多被动管理型基金,即只投几家股票多头基金和几家市场中性基金。但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对主动管理型基金投资的要求将有所提高,对基金经理的择时、择优配置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基金经理不仅需要对所有可投资产的趋势和风格进行判断和对比,还需要判断市场的风格和牛熊,选择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最合理的配置方案。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