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赋能,银行资管科技建设有序推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促使金融数据实现爆炸式增长,推动银行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升级;大量的金融业务逐渐从线下转为线上,为多场景、移动化金融活动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活动愈发频繁,对银行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灵活性、稳定性和扩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挑战。毫无疑问,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商业银行转换发展动能、寻求发展突破的不二之选。资管业务作为银行业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金融科技建设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银行的管理模式、产品形态以及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业朝着科技密集型行业的方向发展,银行资管业务有序推进资管科技建设进程,不断夯实科技基础,顺应时代形势,努力实现科技驱动转型。
1、前台建设情况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智能财富管理前台业务系统中销售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度较高。截至2020年3季度末,各类型银行资管前台理财业务相关系统建设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ECIF)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理财转让平台以及智能投顾系统。其中,销售管理系统是各家银行重点建设的核心系统,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农村金融机构,对前端销售系统的建设进程基本都达到了九成左右,基本完成销售平台系统的建立,通过对销售数据、销售活动的管理及分析,发现销售规律,联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企业级客户信息整合系统对客户的行为偏好分析,从销售端及时洞察客户需求,直击需求痛点。
在智能投顾系统的建设上,全国性银行明显保持领先地位,正在开发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全国性银行占比55.56%,大型银行对软硬件设备、系统运营能力的竞争逐渐白热化。智能投顾系统不仅能够抓住长尾客户,使得对客户的服务不局限于时间或空间上,能够全自动、全流程为客户提供服务,提升客户体验,还能在服务成本上有所削减,减低人力劳动成本,优化银行资源配置。
全国性银行在研发、系统、人才、资金等方面都具有更多优势,能够转型思路清晰,尽早建设智能系统,及时抢占智能投顾市场,使银行服务与客户需求形成精准对焦。
2、中台建设情况
以投研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中台服务系统中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度较高。截至2020年3季度末,各类型银行资管中台理财业务相关系统建设主要集中在资产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信评系统、研报系统、MOM管理系统以及FOF智能投研系统。从调研数据来看,各家银行对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果,九成左右的银行都具备专门管理资产的系统平台。对银行巨量的理财产品线进行管理,尤其是净值型产品的管理在资管业务转型的当下十分必要。
除资产管理系统外,全国性银行对投资管理系统和信评系统的建设也相对成熟,88.89%的全国性银行正在开发或者已经投入两种系统;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也有近半的银行机构正在开发或者已经投入。总体来看各大银行对自主投资的管理系统建设较为完善,但对于为银行投研及策略开发提供支持的研报系统建设相对较少,全国性银行中也仅有33.33%进行了相关系统的建设。
委外投资方面,各家银行对MOM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33.33%的全国性正在开发或者已经投入了MOM管理系统的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基本未参与相关系统的建设。MOM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委外业务全流程的管理,提升银行对委外业务的掌控力,从而实现银行对投资合作机构的管理。未来随着MOM业务的快速发展,MOM管理系统将成为建设的重点。
3、后台建设情况
以数据运营为核心的后台管理系统中估值清算及风险系统建设相对更为完善。资管新规的落地,使资管行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产品的交易、投资、定价、估值等各个业务环节都需要重塑作业模式和业务流程。例如之前的刚兑预期缺少高时效性和高精准性的磨炼,估值核算及清算系统建设不够完善,转型后对产品的系统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将进一步扩展。
截至2020年3季度末,各类型银行资管后台理财业务相关系统建设主要集中在投资交易执行系统、TA注册登记系统、估值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数据控制与分析系统、信息披露系统、授信系统、中债报送系统、客服及客诉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OA系统)。从调研数据来看,全国性银行基本完成了投资交易执行系统、TA注册登记系统、估值清算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办公室自动化(OA系统)的建设工作,能够具备较为完备的科技自动化后台业务流程,将各业务节点有机结合,形成标准化管理。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在估值、清算系统、中债报送系统以及信息披露系统紧随其后。
二、拥抱科技,全面推动资管科技化转型
积极推进资管科技化转型不仅是为了满足监管层面的政策要求,更是为了应对将来资管行业的业务模式发展和竞争压力,做好基础工作的铺垫,获得核心竞争力。未来,积极建设科技化数据中心将成为推动资管科技化转型的最优战略。
1、完善数据标准体系能够促进金融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一方面,完善数据标准体系,能够及时应对监管规则的变化,重视监管报送数据的治理工作,促进监管政策对金融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可利用分析系统洞察数据价值,发挥资管应用系统的最大功效。在没有统一数据治理标准的情况下,经常需要手工调整数据参数或人为干预报表的自动化生成过程,不仅在应对大量数据报送和信息披露的情况下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运营效率,还容易导致口径和维度存在差异,难以对交叉报表进行分析。
2、完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提高各系统的交互能力。资管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互特征包括数据流量大、数据种类较多、自动化要求高、多为结构化数据格式等,导致各系统之前存在交互难度大等问题。数据中心在该数据流转体系中的作用即是汇集内外部数据源,进行集中治理,连接各系统之间的数据,统一为数据应用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系统间的交互能力,提高业务运行效率。
3、建设数据中心有利于银行其他业务的推进工作。银行业务众多,大量的业务经营数据可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模型分析和汇总,通过接口和报表等途径,为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推动银行产品与服务的不断优化。在当下电子银行服务、虚拟货币、线上交易等应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标准化、自动化地处理数据应用是银行开展相应业务的基石。实现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的完美配合是进一步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