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期专栏】依托智能化科技开创资产托管新模式 ——光大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比较优势

分享:

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作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实体产业金融安全的重要防线,第三方独立托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各大银行纷纷大力布局托管业务。与此同时,随着银行托管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以往主要依托于人工操作的运营管理模式在效率和风控方面遇到瓶颈,如何为结构愈加复杂、规模愈加庞大的理财产品市场提供稳定高效、风险可控的托管服务成为了关键性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光大银行打造的全流程智能托管系统“驾驶舱易智托管”,成为了推动其托管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光大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现状

2019年,光大银行加大托管业务发展力度,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艰难情况下,依然实现了托管规模和收入双增长。其中,职业年金托管成功中标 30个省区的职业年金托管人,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全部中标的银行,彰显了较强的托管实力和市场认可程度。截至2019年末,光大银行托管规模 58,685.55亿元,托管业务收入13.35亿元。

从托管规模上看,2011至2019年,光大银行逐年保持增长趋势,于2019年达到5.87万亿元,发展速度较快。

1

从托管收入上看,2014-2015年呈现增长态势,但2016-2018年由于受到“股灾”等多方面的外部因素影响呈现震荡态势,但在2019年,光大银行重新实现了托管收入的增长。

2

从发展情况上看,光大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规模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而托管收入在经历过短时期的震荡后再次上扬,托管业务整体稳步向好。

二、科技与营销共铸光大银行托管业务比较优势

依托自研科技成果,打造贴合自身业务发展的托管系统。光大银行自主研发“驾驶舱易智托管”管理平台,开启了智能管理托管全流程的新模式。

该智能系统采用最新微内核和分布式技术,整合了账户、清算、核算、估值、交易监控等系统,搭建了覆盖托管全流程的托管运营监控平台;利用行为管理的思想,使用可视化界面对托管业务进行集中化的操作与展示,支持“钻取式查询”,管理者可随时获取全员、全资产、全流程的实时运营情况,全方位守护托管资产安全,极大提高了托管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系统还可通过备案账户信息平台管理、核心图前系统的嵌入及管理人账务信息的主动推送,实现托管账户开销户手续、非证券类托管划款及管理人凭证处理的流程优化,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通过数据平台与业务系统相互连通,智能系统实现了对跨期平层资管产品每日收益与风险金的精准测算及沪深交易所实时全额逐笔交收业务的智能化勾单交收,在大幅提高托管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系统组件化的底层设计能快速满足各类创新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重视营销,积极开拓市场。2018年,光大银行成功中标中央单位职业年金计划托管人,此后相继中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等5个地区职业年金计划托管人,成为获此殊荣的五家托管行之一;2019年,光大银行积极营销职业年金托管,成功中标 30个省区的职业年金托管人,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全部中标的银行。 对不同地区、不同产品托管业务的积极开发与拓展,奠定了光大银行托管资产规模稳步上升的基础。

以先进科技打造的托管业务系统为基础,以优化服务效率、提升风控水平为核心,以积极开拓市场、深耕行业领域的精神为支撑,光大银行凭借对托管业务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对不同地区产品托管业务的积极开发与营销,实现了资产托管规模和托管收入的双增长,进而保障了该类业务在市场中强劲的竞争力。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