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达190万亿元,而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了197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61万亿元;预计2019年末,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到约220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70万亿元。且随着居民理财意识的提升,高净值人群巨大的财富量催生了广阔的财富管理市场。而对于财富管理机构而言,深知客户需求才能进行相匹配的财富管理规划,是财富管理的出发点。以下将从投资门槛、流动性偏好、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等角度出发,洞察私行理财客户的特征。
投资起点高。资管新规以来,全国性银行发行的私行客户净值型产品中,投资起点分布最多为500-1000万(含),占比为65.42%,500万以上投资起点产品合计占比为68.12%;对比零售客户净值型产品情况,投资起点在10万及以下的占比为63.37%,100万及以下合计占比更是高达94.01%。全国性银行发行的私行和零售净值型产品,在投资起点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分度,高投资起点为私行产品的显著特征。
投资期限长。投资期限方面,私行和零售客户对流动性需求都相对较高,3-6个月期限类型产品占比均为最高,其次为6-12个月产品。但是在1年以上长期限产品方面,私行客户产品占比为19.46%,高于零售产品5.18个百分点,私行客户对长期限产品的配置比例相对较高。
高风险等级产品占比较大,混合类产品配置比例相对较高。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偏稳健,资管新规全国性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中,私行和零售产品的风险等级均相对较低。二级风险产品占比均在70%以上,高风险等级的四级和五级风险产品占比均较小,但是在三级风险等级产品的对比中,私行客户产品占比是明显高于零售产品。三级风险等级的私行产品占比为28.26%,高于零售产品15.79个百分点,侧面可以反映出私行客户有着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私行客户在产品配置方面,增配了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混合类产品,以满足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要。
私行产品业绩基准较高。在产品定价方面,全国性银行发行的封闭式净值型产品中,无论是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是混合类产品,私行客户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定价均高于零售理财产品,收益利差在10BP-20BP区间范围左右,侧面也可以反映出私行客户对产品收益有着较高的追求。
总的来说,私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这与其具有较高的财富量息息相关。且相比较普通客户,私行投资者更愿意付出更长的时间成本,通过多元资产配置,以博取高收益。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