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期专栏】新冠肺炎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分享:

代理人展业受影响、新单短期承压。个人寿险业务目前的主要渠道还是为代理人渠道,代理人培训和展业都需要人员聚集和当面沟通,春节前后亦是开门红关键阶段,疫情导致销售团队无法有效公关客户,潜在业务无法开展。另外出勤和活动无法得到保证,代理人的增员和留存也会受到影响。与“非典”时期不同的是,如今互联网的发达程度和沟通效率远高于“非典”时期,线上展业和经营将一定程度对冲影响。

对财产险行业需求后移,受经济增长压力影响更大。从微观角度来看,疫情对财产险行业是有影响的,货物运输险、意外险(航意险等)等都将短期受影响。除了车险外,财产险大多为 to B 端,决定了财产险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更加直接。而相比“非典”时期,意外伤害保险和财产险等短期险种受影响并不大保险公司理赔压力不大:政府兜底,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保险公司理赔压力不大,政府兜底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能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赔的险种并不多,主要为医疗保险。早在 1 月 21 日,国家医保局就宣布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商业保险赔付在社会保险赔付之后,赔付的压力并不大。

疫情并没有阻挡保险资管机构投资产品的设立。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19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共28只,合计注册规模508.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2.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7只,注册规模336.20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11只,注册规模172.10亿元。

债券收益率下降,制约新配置资金收益率水平。险资持仓以固定收益类为主,2020年1月主要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1月末收2.99%,环比下降19bp,地方债3.31%,下降4bp,企业债4.13%,下降7bp城投债4.22%,下降15bp。自2018年以来主要债券10年期收益率下行幅度均达到100bp,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将对险资配置形成较大压力。

长期债券供应明显增加:有利于险资拉升久期。2020年1月,10年期及以上债券发行规模为7930亿,创下单月发行规模新高,同比增长高达156%。继2019年大幅增长后,2020年首月仍保持高增速,预计全年债券的供应也将保持较快增长,这将有利于险资不断拉长资产久期,缩短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实现更好的资产负债匹配,降低利率风险和在投资风险。

A股市场动荡,为保险资金开展逆周期投资提供了机会。保险资金可以趁市场大跌过程中挖掘优质标的进行长期配置,比如加大高分红股票甚至长期股权标的的投资力度,通过内部权益配置结构的优化来提升投资组合整体收益。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