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市场综述:

  长三角理财收益回落减缓,产品发行数量止跌回升

01 02 03 04

  价格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88%。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为3.85%;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上升1BP,为3.90%;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为3.91%,与上期持平。

  从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长三角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6点至92.99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3点至95.02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7点至89.95点。

  发行指数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0.45点至91.04点。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为63.25%,环比下滑1.55个百分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为24.29%,环比下滑1.03个百分点;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为12.47%,环比上升2.58个百分点。

  从各省发行量来看,浙江省发行量为5369款,环比上升620款;江苏省发行量为5060款,环比上升619款;上海市发行量为4606款,环比上升560款。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040款,环比上升1033款。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875款,环比上升928款;江苏省净值产品存续量为6436款,环比上升920款;上海市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766款,环比上升923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长三角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7.68点,环比上升0.94点。分省份来看,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7.70点,环比上升1.05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8.71点,环比上升1.06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8.73点,环比上升1.23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1.69点至83.8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76%,环比上升10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7%,环比上升14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2%,环比下滑7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0%,与上期持平。

  8月指数变动趋势

趋势1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收益具有稳健抗通胀特性,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1.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88%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1

  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88%;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16点至92.99点。

  本月,央行展开逆回购操作5100亿元,MLF操作4000亿元,TMLF操作2977亿元,并于7月26日开展了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同期有10200亿元逆回购到期,6905亿元MLF到期。此外,2019年5月15日开始,人民银行对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分三次实施到位。第三次定向降准与7月16日开始实施,释放长期资金约1000亿元。

  目前央行的政策取向是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预计这一取向在经济环境未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改变。不过为了应对美联储降息,全球主要央行都有降息操作,而人民银行尚无动作。若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人民银行可能会有所反应,届时银行理财收益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止跌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2

  从收益水平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为3.97%,与上期持平;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1BP至3.76%,跌幅收窄。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03点至95.02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37点至89.95点。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4.12%

3

  本月长三角地区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4.12%,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8点至98.52点。

  非标投资限制重重的大环境中,封闭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的收益将难有冲高表现,持续下行的走势将在中短期内延续。

  2.上海市理财收益止跌,浙江省回升

4

  其中,江苏省银行理财收益下滑1BP,为3.85%;浙江省银行理财收益上升1BP,为3.90%;上海市银行理财收益为3.91%,与上期持平。

  机构预计7月我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2.67%。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均远高于CPI同比增速,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投资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产品仍能获得可观的实际收益。

  3.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上涨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分析3

  长三角银行理财发行指数止跌回升,环比上升10.45点至91.04点

5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为6810款,环比上升782款;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为11660款,环比上升1278款。

  从发行指数来看,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0.45点至91.04点,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11.37点至103.77点。

  得益于净值产品研发水平的逐步提升与管理经验的丰富,本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开始回升。可见银行理财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期,银行投研能力与与管理经验的进一步发展,预计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将持续上行。

  长三角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突破10%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环比下滑1.55个百分点至63.2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1.03个百分点至24.29%;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2.58个百分点至12.47%,突破10%。

  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发行量大幅上升

  本月,浙江、江苏、上海三个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明显的上行。其中浙江省发行量为5369款,环比上升620款;江苏省发行量为5060款,环比上升619款;上海市发行量为4606款,环比上升560款。从各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来看,本月浙江省发行量占比为78.84%,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江苏省发行量占比为74.30%,环比上升0.63个百分点;上海市发行量占比为67.64%,环比上升0.52个百分点。

  全国性银行发行量继续上涨

  本月,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3399款,环比上升369款;城商行发行量为1765款,环比上升220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1646款,环比上升193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长三角地区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49.91%,环比下滑0.35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25.92%,环比上升0.29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4.17%,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幅扩大,城商行和农商行止住跌势,并重新开始增长。

  4.长三角三省市净值转型持续提速

  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反映了地区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分省份和分银行类型两个角度出发,对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6

  本月,长三角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040款,环比上升1033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7.68点,环比上升0.94点。

  本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环比上升1033款,创下有统计以来最大增幅。随着多项监管政策推出及理财子公司开业,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方向明晰,净值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上海净值型转型程度指数首超江苏

  本月,浙江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875款,环比上升928款;江苏省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6436款,环比上升920款;上海市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766款,环比上升923款。

  从各省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浙江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7.70,环比上升1.05点;江苏省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8.71点,环比上升1.06点;上海市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8.73点,环比上升1.23点,首次超过江苏。

  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优势明显

  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589款,环比上升67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1782款,环比上升277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669款,环比上升77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长三角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3.45点,环比上升1.6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59点,环比上升0.62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57点,环比上升0.28点。

  5.长三角地区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7

  2019年7月,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上升1.69点至83.8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76%,环比上升10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91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7%,环比上升14BP,较基期下滑34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72%,环比下滑7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0%,与上期持平,较基期上升55BP。

  从各子类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及综合基准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到,2019年3-6月,由于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持续走低,引致长三角地区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下降。7月,在内外部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股票市场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月内整体震荡下跌,而债券市场则表现较好,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净值型产品业绩:混合类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有所下滑、但下滑趋势减缓,固收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有显著提高,推高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

  6.农银理财开业,理财子公司产品呈现差异化定位

  本月,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净值型产品470款,占比39.60%,环比上升11.38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发行420款,占比35.38%,环比下滑6.0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177款,占比14.91%,环比下滑6.25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120款,占比10.11%,环比上升0.93个百分点。本月城商行与农商行净值型产品发行量上升,国有行与股份行净值型产品发行量下降。

  2019年7月25日,中国农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并于8月8日正式发布新产品。至此,5家国有大行均已宣布理财子公司开业并发行产品。从已开业理财子公司产品创新情况来看,5家理财子公司呈现出差异化定位的特点。例如,农银理财的产品包括惠农产品和绿色金融(ESG)产品,面向三农客户或投资绿色债券等,兼顾经济效益预社会效益,体现了农行服务三农、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建信理财重点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资管业务,增加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工银理财推出的产品主要投向涉及固收、权益、私募、量化、跨境多市场复合投资领域,体现了丰富全面的工银特色。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定位有助于建立起机构独特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