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2BP至3.89%,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28点至102.83点

01 02 03

04  05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89%。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8点至93.04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1点至95.2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3点至89.79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3.33点至92.40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至70.82%;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58个百分点至20.57%;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50个百分点至8.60%。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232款,环比上升618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6.09点,环比上升0.5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57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1.78点,环比上升1.37点,同比上升8.32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50,环比上升0.35点,同比上升3.80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1点,环比上升0.14点,同比上升2.27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4.69点至81.3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62%,环比下滑83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66%,环比上升16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5%,环比下滑203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2%,环比上升26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28点至102.83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99.42点,环比下滑0.06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0.37点至131.20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3.97点,环比下滑5.23点。

  2019年7月指数变动趋势

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理财子公司转型推动理财产品推出新意不穷,投资者可予以关注,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投资,参与更多市场机会。

  1.全国银行理财收益连续6个月下滑,本月降幅缩小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1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2BP至3.89%,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8点至93.04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呵护中小银行流动性,央行于6月14日对中小银行增加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额度1000亿元;6月19日在对当日到期的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等量续做的基础上,对中小银行开展增量操作,总操作量2400亿元;同时,逆回购净投放缩减,6月净投放仅300亿元。货币市场短端利率持续走低,凸显当前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充裕,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总体资金成本降低,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继续下滑。

  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均下跌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2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98%,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2BP至3.75%。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1点至95.2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53点至89.79点。

  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较低,两类价格指数走势均下滑,且封闭式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价格指数跌幅均有缩小。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连续16个月下滑

3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19%,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2个百分点至100.39点,跌幅较上月缩小。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4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10382款,环比下滑374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下滑3.33点至92.40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5月以来,受节假日因素影响,银行理财发行量小幅下滑。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创新产品发行速度加快,对整个银行理财发行市场构成一定利好,6月发行量下降已趋平缓。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连续五个月上升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至70.82%;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0.58个百分点至20.57%;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50个百分点至8.60%。

  仅全国性银行发行量上涨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3730款,环比上升53款;城商行发行量为3748款,环比下滑278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2904款,环比下滑149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5.93%,环比上升1.74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6.10%,环比下滑1.33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7.97%,环比下滑0.41个百分点。

  3.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5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232款,环比618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6.09点,环比上升0.5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4.57点。

  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领先优势加大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4511款,环比上升350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912款,环比上升230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809款,环比上升38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1.78点,环比上升1.36点,同比上升8.32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4.50,环比上升0.35点,同比上升3.80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51点,环比上升0.14点,同比上升2.27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近两月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显著提升,相较于其他类型银行,领先优势更加明显。

  4.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6

  2019年6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4.69点至81.38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4.62%,环比下滑83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05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66%,环比上升16BP,较基期下滑45BP; 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45%,环比下滑203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52%,环比上升26BP,较基期上升51BP。

  可以看到,2019年3月以来由于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持续走低,引致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下降。在短期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6月固收类和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实际上有小幅回升,可见银行在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产品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短期内可着重发展这两类净值型产品。长期来看,权益类、混合类净值产品的管理则需要银行在投研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但这也是银行提升自身资管能力、参与大资管行业竞争的必由之路。

  5.4家国有行开业、2家城商行获批,理财子公司产品有新意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370款,占比41.43%,环比上升3.54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189款,占比21.16%,环比下滑0.5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52款,占比28.22%,环比下滑0.25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82款,占比9.18%,环比下滑2.76个百分点。

  截至2019年7月4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4家大型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工银理财均已开业,国有大行在总行层面均保留了原来从事理财业务的资管部门。除国有银行外,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也已经获得监管批复筹建,成为首批2家获得理财子公司批复的城商行。

  从国有行理财子公司新发行的产品情况看,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在产品类型、策略、投资标的、风险等级、期限类型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变化。新产品投资策略更加多元,体现了长期投资的理念,并在以固收类产品为核心的同时,同时兼顾部分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的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增加了权益类、股债混合类或者另类产品的配置比例。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28点至102.83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7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1.28点至102.83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步推进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从产品定价和底层资产等多个维度推动总风险水平下跌。

  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明显,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8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06点至99.42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0.37点至131.20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5.23点至93.97点。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工作的推进,刚性兑付问题在逐渐化解,理财隐性风险指数应势逐渐下滑;6月,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不变,市场资金面持续宽松,同时,股债市场扰动因素较多,股市在多次震荡调整中小幅上行,价格波动风险指数小幅上升,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总体来看,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明显,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