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5BP至3.95%,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0.55点至103.25点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5BP至3.95%。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27点至94.48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59点至97.0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8点至90.69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0.47点至101.33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1.04个百分点至72.88%;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19个百分点至20.20%;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85个百分点至6.92%。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013款,环比上升768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03点,环比上升0.36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83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9.16点,环比上升0.04点,同比上升6.7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3.80点,环比上升0.50点,同比上升3.1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7点,环比上升0.16点,同比上升2.03点。
净值产品业绩基准指数
本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52.11点至97.06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51%,环比下滑295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60%,环比下滑40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49%,环比下滑602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64%,环比上升4BP。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滑0.55点至103.25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100.23点,环比下滑0.91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2.22点至125.89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6.93点,环比上升1.36点。
2019年5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监管政策依然利好银行理财转型,全国理财收益保持稳健,考虑到目前CPI处于较高水平,投资者可关注银行理财产品,以减轻通货膨胀导致的资产缩水。
1.全国银行理财收益呈现下滑趋势,环比下滑5BP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5BP至3.95%,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下滑1.27点至94.48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2019年4月是传统缴税大月,为缓解月中时期的流动性压力,央行本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共140.5亿元,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2000亿元;此外在4月24日,央行以低于中期借贷便利15个基点的利率,开展了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在当前主要经济数据好转、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理财价格指数和平均收益继续下滑。
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均下跌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7BP至4.05%,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79%。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59点至97.01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8点至90.69点。
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成本较低,两类价格指数走势均下滑,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下滑幅度大于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连续14个月下滑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6BP至4.28%,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50个百分点至102.46点,跌幅较上月放大。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小幅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11385款,环比上升52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0.47点至101.33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随着多项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转型方向明朗,产品发行热度回升,促使理财产品发行量上涨。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下降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下滑1.04个百分点至72.88%;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19个百分点至20.20%;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85个百分点至6.92%。净值型与开放式产品发行占比提高,符合监管要求与市场趋势。
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小幅下降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4053款,环比上升46款;城商行发行量为4167款,环比上升17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3165款,环比下滑11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5.60%,环比上升0.24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6.60%,环比下滑0.0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7.80%,环比下滑0.22个百分点。
3.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013款,环比768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5.03点,环比上升0.36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83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速均有提升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834款,环比上升326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470款,环比上升367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709款,环比上升75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9.16点,环比上升0.04点,同比上升6.7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3.80,环比上升0.50点,同比上升3.17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2.17点,环比上升0.16点,同比上升2.03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全国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走势及分析
2019年4月,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52.11点至97.06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5.51%,环比下滑295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6BP;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4.60%,环比下滑40BP,较基期下滑51BP;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6.49%,环比下滑602BP;现金管理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为3.64%,环比上升4BP,较基期上升63BP。
2018年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走势相对平稳,进入2019年受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大幅波动影响,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出现较大震荡。4月由于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业绩基准大幅下降,致使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指数下滑超三成。
目前银行对于混合类净值产品的波动管理能力尚待提高;固定收益类净值产品收益较高且波动较小,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稳定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两类净值型理财产品有望成为当下银行获客、稳客、蓄客的重要抓手。
5.光大、招行2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获批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335款,占比42.51%,环比上升2.3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与城商行接近,发行188款,占比23.86%,环比下滑3.9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75款,占比22.21%,环比上升4.33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90款,占比11.42%,环比下滑2.82个百分点。
2019年4月,银保监会新增批复光大、招行两家股份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截至目前已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光大、招行共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理财子公司筹建期面临的难点主要在于存量整改和平稳衔接问题。其中,存量整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老产品配置的资产难以发行新产品承接;单一公募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具体比例限制模糊;新产品的合规性问题等。未来随着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出台,存量产品整改方向将进一步明晰。平稳衔接问题主要集中在母行与理财子公司的协同关系方面。保留母行资管部的“双轨”运行模式已成为主流选择,银行将以母行资管部作为协调联系部门,与子公司进行业务、客户、区域等方面的协同与合作。
6.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0.55点至103.25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下降0.55点至103.25点。
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以及稳步推进的净值化转型进程,从产品定价和底层资产等多个维度推动总风险水平下跌。
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数下降,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91点至100.23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下滑2.22点至125.89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上升1.36点至96.93点。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工作的推进,刚性兑付问题在逐渐化解,理财隐性风险指数应势逐渐下降;4月份,市场基金面持续宽松,央行央行以低于中期借贷便利15个基点的利率,开展了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资金利率成本降低,理财价格波动风险下行;同时,4月股市呈现分化,绩优股表现良好的同时题材股明显下跌,债市受社融数据、降准预期落空等影响,四月呈现较大震荡,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行。总体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下降,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小幅上升,综合加权引致银行理财总体风险指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