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市场综述:
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降3BP至4.00%,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1.78点至103.80点
价格指数
本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00%。
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8点至95.75点。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8点至98.6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9点至91.47点。
发行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21.37点至98.04点。
从各类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2.40个百分点至73.97%;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2.65个百分点至19.92%;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25个百分点至6.11%。
净值转型程度指数
本月,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6209款,环比上升689款。
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4.66点,环比上升0.38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51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9.12点,环比上升0.9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3.32,环比上升0.24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0点,环比上升0.10点。
市场风险指数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1.78点至103.80点。其中,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为101.14点,环比上升0.11点;价格波动风险指数为128.11点,环比上升12.84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为95.57点,环比下滑0.89点。
2019年4月指数变动趋势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
CPI预估将重回“2时代”,银行理财收益平均水平显著高于CPI,且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扣除通胀因素仍能保持较好的收益,投资者可选择银行理财抵御通胀。
1.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降幅较上月收窄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可从全国整体指数表现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00%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环比下滑3BP至4.00%,从价格指数来看,本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8点至95.75点,与理财平均收益变动趋势一致。
3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共327.2亿元,对开发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净增加抵押补充贷款(PSL)586亿元,市场流动性充裕,利率下行,银行理财成本继续下降。
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均降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针对主流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分别分析其价格指数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从收益水平来看,本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12%,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82%。
从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8点至98.6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9点至91.47点。
由于本月市场流动性持续充裕,资金成本较低,两类价格指数下滑趋势不改,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与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降幅相同。
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跌3BP至4.34%
本月全国封闭式非保本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34%,相应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74点至103.96点,跌幅较上月放大。
2.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
银行理财发行指数反映了产品发行量的增减情况,可从整体发行量表现及各类产品发行量(申购量)占比,对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上升,全国共发行11016款理财产品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发行量11016款,环比上升2401款。从发行指数来看,全国银行理财发行指数环比上升21.37点至98.04点,指数变动与产品发行量变化一致。
进入3月,春节假期影响消退,加之监管积极引导,激发了银行机构理财业务开展的积极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回升。
净值型理财产品申购量占比上涨
从各类产品的发行量(申购量)占比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发行量占比环比上升2.40个百分点至73.97%;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下滑2.65个百分点至19.92%;净值产品申购量占比环比上升0.25个百分点至6.11%。
各类型银行发行量均实现大幅上涨
本月,全国性银行理财发行量为3948款,环比上升859款;城商行发行量为4015款,环比上升945款;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为3053款,环比上升597款。从各类型银行理财发行量占比来看,全国性银行发行量占比为35.84%,环比下滑0.02个百分点;城商行发行量占比为36.45%,环比上升0.81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量占比为27.71%,环比下滑0.80个百分点。
3.全国银行净值化转型持续深入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数反映了全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数量增减情况。可从银行类型角度出发,对全国银行理财净值产品存续量变化进行分析。
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持续提升,环比上升0.38点至4.66点
本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净值产品存续量为6209款,环比增加689款。从净值转型程度指数表现来看,本月,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4.66点,环比上升0.38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51点。
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存续增量均有扩大
本月,从全国净值产品存续数量来看,全国性银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3508款,环比上升409款;城商行净值产品存续量为2105款,环比上升217款;农村金融机构净值产品存续量为596款,环比上升63款。
从各类型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来看,本月全国性银行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9.12点,环比上升0.98点;城商行净值产品转型程度指数为3.32,环比上升0.24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1.90点,环比上升0.10点。
整体来看,各类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指数均有所提升,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程度领先于其他类型银行。
4.部分大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拟采取双线管理模式
本月,城市商业银行发行净值产品304款,占比39.90%,环比上升2.07个百分点;国有控股银行发行202款,占比26.51%,环比下降7.29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55款,占比20.34%,环比上升3.70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发行101款,占比13.25%,环比上升1.52个百分点。本月国有行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占比下降,其他类型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占比均有所上升,各类型银行净值产品发行占比较上月更加均衡。
本月底,国有大行陆续发布2018年业绩,其中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明,在筹建理财子公司的同时保留母行资管部,形成母行资管部+理财子公司双线管理模式。保留母行资管部一是考虑到过渡期内,新老产品存续问题还需由原资管部负责,二是考虑到母行资管部的人事去向问题,保证向理财子公司的平稳过渡。
5.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1.78点至103.80点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本月全国理财风险总指数环比上升1.78点至103.80点。春节过后,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增加了银行理财转型风险。
三类明细风险升降不一,总体可控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本月,从风险指数的各细项指标来看,全国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升0.11点至101.14点,指数波动相对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指数环比上升12.84点至128.11点;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指数环比下滑0.89点至95.57点。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工作的推进,银行发展环境愈加规范化,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保持低位震荡;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投资端调整尚未完成,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大,理财价格波动风险有所上升;本月,投资者看好市场预期,投资情绪高涨,股市、债市行情表现良好,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总体来看,三类明细风险升降不一,引致银行理财总风险上升,但总体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