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2月市场综述
12月受货币基金收益拉动,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小幅回升
央行12月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将市场流动性维持在合理区间,受货币基金及P2P收益拉动,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延续小幅上行趋势,当月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率环比上涨6BP至4.96%。
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环境下,各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呈现持续回落表现。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维持上月下降趋势不变,环比下降3BP至4.34%,降幅收窄;货币基金收益出现较大幅度回升,环比上涨60BP至3.4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6BP至8.74%;P2P产品收益环比上升3BP至9.33%。
12月,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降0.62点至102.22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政策环境及流动性投放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短期或将保持。而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后,各家商业银行也放缓了业务开拓的速度,将重心放在了定战略、调结构上,为后续理财业务发展打基础。
货币基金收益指数12月继续上行,上涨18.15点至104.15点。货币基金收益自年初开始波动并总体呈回落趋势,临近年末,为提升产品议价能力,同时,受监管调低银行理财产品申购门槛影响,货币基金冲击较大。为提升总体规模及产品优势,在经历近一年下跌行情后,货币基金收益出现反弹行情,大型货币基金公司也开始逐步提收益、抢占市场份额。
信托理财收益指数12月环比下降1.78点至102.14点。受短期限指数冲高回落影响,本月短期期限指数下跌5.85点至90.08点,带动信托理财收益指数整体下行。今年以来,一方面信托“踩雷”事件多发,另一方面监管对信托机构的监管与整治仍在继续,总体调控压力下,信托项目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需全面考量产品投向等各投资维度,避免出现兑付困难的问题。
P2P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涨0.27点至78.59点。虽监管正逐步整顿P2P行业,但备案制迟迟未落地,平台跑路、网站关闭等事件多发,P2P投资风险依然较大。
2.各类市场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2.1 2018年12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2018年12月,414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9016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11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增加11家,产品数量增加了139款。今年以来,为强化资产管理风险隔离,减少多层嵌套,监管发布多份纲领性文件,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而在净值化转型元年,各商业银行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探索战略转型节奏与步调上,以期在过渡期内尽快完成转型。在此背景下,老产品规模压缩,新产品发行缓慢增长。从具体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8120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32款;净值型产品699款;外币产品165款。
2018年12月,62家信托公司共发行1567款集合信托产品,较2018年11月增加671款,平均期限为20.5个月,期限环比缩短0.2个月。当月集合信托的投资领域包含证券市场、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等较多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
2018年12月货币基金产品数量整体平稳,114家机构共计存续747款产品。就产品运作情况来看,收益在经过几个月的下跌后,本月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平均收益率达3.43%,为近半年最高水平。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七成以上货币基金产品7日折算年收益率高于3%,临近年末,货币基金行业收益整体增长势头明显。
截至2018年12月,网贷平台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1032家,较11月减少152家。从平均期限来看,2018年12月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为15.25个月,环比拉长0.18月,同比拉长5.23个月。本月行业平均借款期限继续走高,创造新的高点。期限持续拉长除了受头部平台期限拉长的影响,还受部分期限相对短的平台清退影响。
2.2 2018年12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12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34%(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11月下滑3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74%,环比下降16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在经历连续多月下滑后,在年末迎来冲高行情,收益率涨幅扩大,环比上涨60BP至3.43%;当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33%,环比增长3BP。整体来看,12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维持上月下行趋势,收益继续小幅回调,但降幅收窄。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11月小幅下滑,环比下滑0.62点,至102.22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0.79点,至100.93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0.16点,至105.70点。除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促使理财产品收益定价缓步下滑外,《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对于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短期来看,大中型商业银行逐步摒弃原有高收益产品获客策略,以团队建设、投研能力提升、系统布局与优化、产品体系重构为突破口,以期从根本上提升银行理财竞争力。
货币基金在12月延续收益上行趋势,本月发力明显,货币基金总指数环比上升18.15点,至104.15点。受年末业绩冲刺及数月的收益大幅回落影响,货币基金承受较大的赎回压力,部分货币基金规模大幅缩减,迫使基金公司通过价格来抢占市场。
经历上月冲高,集合信托产品收益12月出现小幅回调,信托理财产品总指数环比下降1.78点,至102.14点。其中,短期期限指数下降5.85点,回调至90.08点;长期期限指数维持上涨趋势,小幅增长0.05点,至107.56点。
P2P产品收益指数在12月回升,环比增长0.27点,至78.59点。在监管对于平台合规性要求的持续提升的大环境中,P2P违规、爆雷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短期内P2P行业仍将表现出持续瘦身的态势,投资者购买该类产品时应选择规模较大的机构。
2.3 2018年12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2018年监管层不断释放严监管信号,在资管行业统一化监管背景下,对于银行理财的违法违规行为整治也在持续进行中。12月,多家银行因理财业务风险隔离、资金投资、产品销售等问题受到银保监会处罚。由此也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时间紧、任务重,监管正通过向上识别理财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深入推进资管转型与问题整改。
12月,湖南信托因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被湖南银监局罚款30万元。从2018年伊始的中融信托、中江信托项目违约以来,信托行业风险加速暴露。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832个,规模2159.73亿元,分别较去年末增加231个、845.39亿元。在今年信托行业监管趋紧,但依然出现多起“踩雷”事件,后续投资者需持谨慎投资态度,避免资金兑付困难。
12月货币基金方面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受总体市场行情及年末冲量因素影响,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上升。12月,七成以上货币基金七日折算年收益率高于3%,短期内货币基金收益或出现震荡行情。
12月P2P行业延续爆雷潮,单月新增40家问题平台,其中经侦介入7家,跑路1家,延期兑付11家,网站关闭21家。事实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近两年的行业治理是推动P2P行业发展整体向好的。但在底层资产逐渐变差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更为严格的合规规范要求及更强的风险把控能力,前期粗放式发展的P2P行业展现出了明显的弱抗风险特性。考虑到风险在行业中的传导效应,建议投资者短期内谨慎投资。
3.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3.1 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及分析
12月,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稳定。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及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继续维持小幅上行趋势。从近期财富管理收益走势来看,12月财富管理收益指数环比上涨。当月财富管理指数环比上升1.98点,至98.94点;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环比上涨6BP,至4.96%。在资金面面临集中缴税、银行缴准、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压力之下,央行12月重启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缓解年末多因重影响下的资金面压力,向市场传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总目标,稳定市场信心。
3.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12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较11月下降,环比下降3BP至4.34%,其收益指数也随即下降0.62点至102.22点,其中,短期期限指数下跌0.79点至100.93点,长期期限指数下跌0.16点至105.70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监管因素及流动性因素两方面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回落正逐步收窄。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各大机构理财业务拓展趋缓,加快节奏制定完善净值转型战略。临近年末,在央行流动性调控保驾护航之下,银行机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资管路径探索及净值化转型正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亦呈平稳上升趋势,收益在后程回升趋势依然可期。
3.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12月出现回落,环比下跌16BP至8.74%。在收益下跌的同时,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也随之下跌,环比跌1.78点至102.14点,主要受短期限指数下跌影响,短期期限指数下降5.85点,至90.08点,而长期限指数微幅上涨,环比涨0.05点至107.56点。
3.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12月,货币基金收益在经历近1年下行后,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环比上涨60BP至3.43%,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也上涨18.15点至104.15点。受政策影响,货币基金收益自年初开始波动并总体呈回落趋势。自6月以来,货币基金的大幅下滑除了受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外,另一可能则是在监管环境大幅收严的背景下,部分大型货币基金主动降低收益,压缩成本控制规模,以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趋势层面看,货币基金收益已接近2016年收益水平,底部逐步形成,收益进一步下降可能性较低,短期或出现震荡行情;从市场环境看,因监管放宽银行理财投资起点金额,对货币基金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前期货币基金收益的下跌使得货币基金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收缩,为夺回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竞争力,货币基金收益或维持逐步企稳,小幅上行趋势。
3.5 P2P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12月,P2P产品收益环比上升3BP至9.33%,收益指数相应上涨0.27点至78.59点。今年下半年,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一再延期的备案制再次被提上日程。9月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陆续启动合规专项检查,备案制来临之际,合规已然成为P2P机构当前工作重心。
从当前市场的表现来看,行业的合规性调整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机构跑路、违规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凸显出行业的规范性仍然不足。在行业整体规模受限,合规性调整仍在继续的环境中,P2P产品的收益缺乏支撑其上涨的动力,因此预计该类产品收益在备案制落地前整体风险依然维持震荡行情。
3.6财富管理收益走势及分析
从长期的收益走势变化来看,P2P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相对平稳且高位走势,处于9%附近。备案制的迟迟未落地,加之问题平台频出,使P2P产品的发展受到抑制,P2P产品收益的上涨动力也受到影响,促使该类产品收益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变化。2018年下半年以来,集合信托理财收益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临近年末,在11月的冲高行情之后,收益出现小幅回落趋势。12月银行理财收益继续维持小幅下行行情,行业监管政策出台,各家银行持谨慎态度,业务持续调整与探索,银行的业务重心放在战略转型、产品线重构、系统优化升级、投研能力提升、优化风控体系等方面。货币基金产品受银行理财门槛降低、规模收缩影响,在12月收益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环比上涨60BP至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