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财富管理收益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1月市场综述

11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小幅回升

晋1

经历数月流动性宽松政策,市场资金净投放后,央行在11月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为3年以来首次,连续一个月资金零投放。但总体而言,市场流动性整体维持宽裕,受信托及货币基金收益拉动,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小幅上行,当月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率环比上涨3BP至4.90%。

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环境下,各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呈现持续回落表现。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维持上月下降趋势不变,环比下降9BP至4.37%;货币基金收益小幅回升,环比上涨6BP至2.8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环比上涨29BP至8.90%;P2P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1BP至9.30%。

11月,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降2点至102.84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政策环境及流动性投放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短期或将保持。而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后,各家商业银行也放缓了业务开拓的速度,将重心放在了定战略、调结构上,为后续理财业务发展打基础。

货币基金收益指数11月企稳反弹,上涨1.73点至86点。货币基金收益自年初开始波动并总体呈回落趋势,临近年末,为提升产品议价能力,同时,受监管调低银行理财产品申购门槛影响,货币基金冲击较大。为维持总体规模及产品优势,在经历近一年下跌行情后,收益已基本触底,短期内货币基金收益或出现反弹行情,大型货币基金公司也开始逐步提收益、抢占市场份额。

信托理财收益指数11月环比上升3.27点至103.92点,信托收益继续维持上涨走势。考虑到信托融资渠道(主要是银信合作方面)受到限制,在融资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的降低必然推动融资成本上升,进而带动信托收益水涨船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信托高收益产品多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多地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严控房地产信托规模新增,11月房地产信托占比回落,但在监管调控压力下,项目兑付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P2P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下降0.96点至78.31点。在流动性相对宽裕环境中,资金供给较充足,部分大中型平台逐步下调产品收益以降低自身运行成本及风险,运行开始逐步趋于平稳。

2.各类市场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2.1  2018年11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2018年11月,403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8877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10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减少2家,产品数量减少了1532款。今年以来,为强化资产管理风险隔离,减少多层嵌套,监管发布多份纲领性文件,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而在净值化转型元年,各商业银行均将重心放在探索战略转型节奏与步调上,以期在过渡期内完成转型。在此背景下,老产品规模压缩,新产品发行步骤减缓,新发产品数量总体出现大幅减少。从具体产品发行量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8292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34款;净值型产品542款;外币产品165款(未剔重)。

2018年11月共发行了896款集合信托产品,较2018年10月减少284款,平均期限为20.7个月,期限拉长2.68个月。当月集合信托的投资领域包含证券市场、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等较多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

2018年11月货币基金产品数量整体平稳,114家机构共计存续749款产品。但就产品运作情况来看,收益在经过几个月的下跌后,出现小幅上扬,但目前平均收益率依然未达3%。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六成以上货币基金产品7日折算年收益率低于3%,仅新沃基金、泓德基金、华富基金、易方达基金、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6款产品7日折算年收益率高于4%,产品数量占比不足1%。

截至2018年11月,网贷平台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1184家,较10月下降56家。从平均期限来看,2018年10月网贷平台平均借款期为15.07个月,环比拉长0.41月,同比拉长5.81个月。本月行业平均借款期限小幅反弹,站上历史最高点,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行业清退加快,头部平台的影响增强,且头部平台的平均借款期限大部分较长,从而综合影响行业平均借款期限持续走高。

2.2 2018年11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晋2

银行理财产品11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37%(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10月下滑9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90%,环比上升29BP;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在经历连续4个月下滑后,迎来拐点,收益率小幅上行,环比上涨6BP至2.83%;当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3%,环比下降11BP。整体来看,11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维持上月下行趋势,收益回调至2017年6月水平。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历经数月资金面回暖,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各类理财产品收益持续小幅回落。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11月小幅下滑,环比下滑2.00点,至102.84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1.88点,至101.71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2.33点,至105.87点。除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促使理财产品收益定价缓步下滑外,《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对于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短期来看,大中型商业银行逐步摒弃原有高收益产品获客策略,以团队建设、投研能力提升、系统布局与优化、产品体系重构为突破口,以期从根本上提升银行理财竞争力。

货币基金在11月收益出现拐点,小幅上行,货币基金总指数环比上升1.73点,至86点。或受央行11月资金投放政策影响,11月央行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一个月内向市场投放资金为零,为连续3年多以来最长期限记录。加之经历近一年的下跌行情,货币基金收益已跌至2016年收益水平,收益接近底部区域,后续筑底回升空间较大。

集合信托产品11月整体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信托理财产品总指数环比上涨3.27点,至103.92点。其中,短期期限指数上涨7.07点,至95.93点;长期期限指数上涨1.56点,至107.51点。信托产品特别是6个月内的短期限产品收益涨幅明显,或受年末资金面相对收紧、信托资金紧缺、信用风险暴露、风险溢价升高等因素影响。临近年末,信托提前布局,以期提前锁定跨年资金规模。

P2P产品收益指数在11月小幅下行,环比下降0.96点,至78.31点。在监管对于平台合规性要求的持续提升的大环境中,P2P违规、爆雷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短期内P2P行业仍将表现出持续瘦身的态势,投资者购买该类产品时应选择规模较大的机构。

2.3 2018年11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晋3

在银行业整治乱象与严监管背景下,银行理财风险事件得以缓解,《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对资管新规中,强化风险管理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要求的逐步细化。银行资管业务转型过程中,除部分大中型银行较快的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外,更多的银行将第一阶段的重心放在转型策略探索上,因此业务开展相对保守,转型期银行相对稳健,整体风险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较小。

11月,未爆出信托公司风险事件,但今年以来,信托行业整体风险事件频出,且多家信托公司持有违约债券“踩雷”,或出现信托项目兑付困难,需关注亏损清盘项目及进度,减少高违约风险产品投资。

11月货币基金方面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但受总体市场行情及资金面影响,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呈下行趋势。11月,六成以上货币基金七日折算年收益率低于3%,剩余多数产品收益率仅略高于3%,需重视货币基金潜在市场风险与利率风险。在央行流动性政策影响下,加之年末金融市场资金“抢夺”战,投资者可选择空间扩大,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或在短期内筑底并小幅上行。

11月P2P行业延续爆雷潮,单月新增21家问题平台。事实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近两年的行业治理是推动P2P行业发展整体向好的。但在底层资产逐渐变差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更为严格的合规规范要求及更强的风险把控能力,前期粗放式发展的P2P行业展现出了明显的弱抗风险特性。考虑到风险在行业中的传导效应,建议投资者短期内谨慎投资。

3.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3.1 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及分析

晋4


11月,历经数月流动性宽松政策,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稳定。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及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出现拐点,小幅上升。从近期财富管理收益走势来看,11月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同比小幅上涨。受今年以来监管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多数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持保守态度,在《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后,开始探索销售端、产品端、投资端转型路径,同时思考银行整体资产管理策略转型方向。

当月财富管理指数环比上升0.30点,至96.96点。11月,央行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一个月内资金零投放。虽然整体流动性依然维持合理充裕,但在政策面收缩背景下,市场逐步开始启动年末资金获取策略,财富管理指数上升。。

3.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晋5

11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较10月下降,环比下降9BP至4.37%,其收益指数也随即下降2.00点至102.84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监管因素及流动性因素两方面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短期或将延续。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各大机构理财业务拓展趋缓,加快节奏制定完善净值转型战略。临近年末,在央行流动性调控保驾护航之下,银行机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资管路径探索及净值化转型正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亦呈平稳上升趋势,收益在后程回升趋势依然可期。

3.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晋6

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11月呈现上涨趋势,环比上升29BP至8.90%。在收益上升的同时,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也随之上升,环比上涨3.27点至103.92点,主要受短期限指数贡献,短期期限指数上涨7.07点,至95.93点,这与信托公司年末资金获取策略有关,提前通过较高收益锁定客户并维持资产整体上量。同时,因今年以来信托公司整体风险时间频发,加之房地产信托业务整体管控趋严,监管旨在对信托资金投向进行引导,降房地产占比与增速,客户整体信心不足。在融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促使融资成本上涨,带动信托产品收益上行。

3.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晋7

2018年11月,货币基金收益在经历近1年下行后,已接近筑底面并出现小幅回调,环比上涨6BP至2.83%,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也上涨1.73点至86点。受政策影响,货币基金收益自年初开始波动并总体呈回落趋势。自6月以来,货币基金的大幅下滑除了受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外,另一可能则是在监管环境大幅收严的背景下,部分大型货币基金主动降低收益,压缩成本控制规模,以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趋势层面看,货币基金收益已接近2016年收益水平,底部逐步形成,收益进一步下降可能性较低;从市场环境看,因监管放宽银行理财投资起点金额,对货币基金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夺回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竞争力,货币基金收益或维持逐步企稳,小幅上行趋势。

3.5 P2P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晋8

2018年11月,P2P产品收益环比下降11BP至9.30%,收益指数相应下跌0.96点至78.31点。今年下半年,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一再延期的备案制再次被提上日程。9月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陆续启动合规专项检查,备案制来临之际,合规已然成为P2P机构当前工作重心。

从当前市场的表现来看,行业的合规性调整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机构跑路、违规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凸显出行业的规范性仍然不足。在行业整体规模受限,合规性调整仍在继续的环境中,P2P产品的收益缺乏支撑其上涨的动力,因此预计该类产品收益在备案制落地前整体风险依然维持高位。

3.6财富管理收益走势及分析

晋9

从长期的收益走势变化来看,P2P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相对平稳且高位走势,处于9%附近。备案制的迟迟未落地,加之问题平台频出,使P2P产品的发展受到抑制,P2P产品收益的上涨动力也受到影响,促使该类产品收益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变化。集合信托理财收益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环比上涨29BP至8.90%,达到近两年最高点。11月银行理财收益继续维持小幅下行行情,行业监管政策出台,各家银行持谨慎态度,业务持续调整与探索,银行的业务重心放在战略转型、产品线重构、系统优化升级、投研能力提升、优化风控体系等方面。货币基金产品受银行理财门槛降低影响,在11月收益小幅上涨,上涨6BP至2.83%,底部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