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晋商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9月市场综述
9月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继续小幅下行
9月,受央行管理货币供给总阀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政策影响,流动性压力较前期有所缓释,促使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小幅下行。当月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环比下滑4BP至4.97%。
流动性的相对平稳状态,促使各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呈现持续回落表现。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维持上月下降趋势不变,环比下降7BP至4.55%;货币基金收益大幅下滑,环比下滑26BP至2.99%;信托理财产品收益9月回升,环比上涨10BP至8.68%;P2P产品收益环比上升13BP至9.48%。
9月,银行理财收益指数环比下降1.56点至107.05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监管及流动性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短期将保持。而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后,各家商业银行也放缓了业务开拓的速度,将重心放在了定战略、调结构上,为后续理财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货币基金收益指数9月下降7.8点至90.87点。受政策影响,货币基金收益自年初开始波动并总体呈回落趋势。特别是跨过半年资金紧张局面,7月以来,货币基金收益大幅下滑。除了受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外,另一可能则是在监管环境大幅收严的前提下,部分大型货币基金主动降低收益,压缩成本控制规模,以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
信托理财收益指数9月有所回升,环比上涨1.14点至101.44点。这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渠道阶段性成果有较大关系。考虑到信托融资渠道(主要是银信合作方面)受到限制,在融资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的降低必然推动融资成本上升,进而带动信托收益水涨船高。预计今年信托收益整体将呈现上涨走势,这也有利于信托公司拓展零售客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信托高收益产品多集中于房地产行业,8月多地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严控房地产信托规模新增,9月房地产信托占比回落2.3个百分点,在监管调控压力下,项目兑付存在有一定风险。
P2P产品收益指数环比上升1.12点至79.87点。备案制重提日程,促使P2P产品在经历数月平稳期后,收益小幅上行。但备案制的迟迟不能落地,致使该类产品收益在短期内难有明显上涨变化。
2.各类市场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2.1 2018年9月各类市场产品发行及运行概况
2018年9月,398家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了8480款理财产品,与2018年8月相比,发行银行数量无变动,产品数量减少了588款。新发产品数量的大幅减少与9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理财业务发展方向有关,各家银行理财业务开始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发行策略。从具体产品发行量,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8382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98款;净值型产品433款;外币产品166款(未剔重)。
2018年9月共发行了929款集合信托产品,较2018年8月减少168款,平均期限为19.32个月,期限小幅延长。当月集合信托的投资领域包含证券市场、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等较多维度,未发生实质变化。
2018年9月货币基金产品数量整体平稳,但收益继续下行趋势,平均收益已连续4个月走低。在资管新规确立了未来资管产品的估值形式后,针对货币基金的估值形式处于持续讨论过程中。据相关媒体报道,早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召开了关于市值法货币基金的研讨会,就市值法货币基金指引的“草案”内容进行了探讨,但相关规章制度迟迟未落地。从透露信息来看,未来货币基金将实现市值法估值产品与成本法估值产品并行的局面,且结合目前发行成本法估值产品审批受限的情况来看,未来新发的货币基金产品大概率以市值法估值为主。除此之外,受监管层对货基T+0快速赎回业务实施限额管理,即单日的T+0赎回额度进行限制,以及央行对于流动性合理充裕总体控制要求,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货币基金收益或将继续维持震荡下行趋势。
截至2018年9月,网贷天眼数据显示,网贷平台的目前运营平台数量1829家,较8月下降2.45%。从平均借款期限来看,2018年9月普益标准抽样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借款期为7.31个月,较8月缩短了0.12个月。
2.2 2018年9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9月的平均收益率为4.55%(剔除结构性产品、净值型产品及外币产品),较8月下滑7BP;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约为8.68%,环比上升10BP,收益小幅上涨;货币基金产品收益受流动性等因素影响继续回落,环比下滑26BP,至2.99%;当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48%,环比上升13BP。整体来看,9月各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继续上月下行趋势,回调至2017年9月收益水平。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受央行整体流动性调控目标影响,7月以来流动性维持相对宽松环境,各类理财产品收益呈现持续回落表现。9月,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操作释放超8000亿元流动性。
从收益指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在9月小幅下滑,环比下滑1.56点,至107.05点。具体来看,短期期限指数环比下滑1.57点,至105.93点;而长期期限指数下滑1.53点,至110.08点。除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促使理财产品收益定价缓步下滑外,《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对于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统一监管规定颁布后,大多数银行理财相关部门的业务重心转向了处理存量资产,为保证存量产品规模不上涨,降低收益控制存量产品规模成为了常规操作。货币基金在9月收益持续下滑,事实上货币基金收益自4月央行降准大量释放流动性开始变呈现出较为明确的下行趋势。除流动性环境外,监管环境的变化也倒逼部分大型货基选择主动降收益、控规模、严防流动性风险的增长。相对于银行理财及货币基金收益的回落,集合信托产品在9月继续维持高位,这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渠道阶段性成果有较大关系,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重心已从通道业务转向了主动化管理业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信托产品中三成以上为房地产信托产品,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受限的情况下,此类项目的兑付压力仍然较大。P2P产品收益指数在9月小幅上行,环比上涨1.12点,至79.87点。在监管对于平台合规性要求的持续提升的大环境中,P2P违规、爆雷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短期内P2P行业仍将表现出持续瘦身的态势,投资者购买该类产品时应选择规模较大的机构。
2.3 2018年9月各类市场风险事件展示
在银行业整治与严监管背景下,银行理财风险事件相对有所缓解,9月正式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标志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执行。除部分大型银行较快的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外,更多的银行将第一阶段的重心放在理财业务发展方向探索上,因此业务开展相对保守,探索转型期银行相对稳健,整体风险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较小。
9月,财政局网站公示对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国民信托有限公司、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万向信托有限公司、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泰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信托公司的处罚意见。上述信托公司主要涉及违规接受地方政府承诺函、违规接受地方政府违法担保、违规提供融资行为等,共计罚款150万元。同时,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因信托贷款违规投向资本金比例不足的项目,于9月4日被上海银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
9月货币基金方面无明显风险事件爆出,但受总体市场行情及资金面影响,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呈下行趋势,9月近五成货币基金七日折算年收益率低于3%,剩余多数产品收益率接近3%,需重视货币基金潜在市场风险与利率风险。在央行流动性政策影响下,市场资金宽裕,投资者可选择空间扩大,产品利率下行趋势短期内或将持续。
9月P2P行业延续爆雷潮,单月新增48家问题平台。事实上自2016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近两年的行业治理是推动P2P行业发展整体向好的。但在底层资产逐渐变差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更为严格的合规规范要求及更强的风险把控能力,前期粗放式发展的P2P行业展现出了明显的弱抗风险特性。考虑到风险在行业中的传导效应,建议投资者短期内谨慎投资。
3.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3.1 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及分析
9月银行体系流动性延续宽松态势。财富管理基准收益及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富管理基准收益走势继续上月回落趋势,小幅下行。从近期财富管理收益走势来看,9月财富管理收益指数同比下降。受《资管新规》及9月末《理财新规》影响,多数银行持保守态度,在《理财新规》正式落地后,开始探索产品端与投资端转型路径。
当月财富管理指数环比下降1.29点,至98.86点。9月,央行多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流动性投放总计超8000亿元,资金面总体较宽裕,在维持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的大目标之下,流动性将保持相对稳定,理财产品收益小幅下行趋势或将延续,但整体风险可控。
3.2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9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较8月下降,环比下降7BP至4.55%,其收益指数也随即下降1.56点至107.05点。从当月产品收益变化趋势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监管因素及流动性因素两方面的作用下继续回落,收益逐步回落的趋势短期或将延续。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各大机构理财业务拓展趋缓,加快节奏寻找未来业务发展的明确方向与要求。进入下半年,在央行流动性调控保驾护航之下,银行机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资管路径探索及净值化转型正稳步推进,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亦呈现每月上升趋势,收益在后程回升趋势依然可期。
3.3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在9月持续呈现回升态势,环比上涨10BP至8.68%。在收益上涨的同时,集合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指数也出现回升,环比上涨1.14点至101.44点,这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渠道阶段性成果有较大关系。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重心从通道业务转向主动化管理业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收益走高的信托产品多为房地产信托产品,虽占比有所回落,但总体依然超三成。8月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受限的情况下,多地银监局陆续对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暂停新增房地产信托业务。资金投资领域中,房地产领域投资占比回落2.3个百分点,监管成效正逐步显现。房地产信托业务整体管控趋严,旨在对信托资金投向进行引导,降房地产占比与增速。
另外,随着监管层对于信托融资渠道的规范,致使信托资金来源受到限制,而在融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资金供给降低,必然促使融资成本上涨,带动信托产品收益上行。预计信托产品近期收益在房地产项目不出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将保持缓步上涨趋势。
3.4货币基金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9月,货币基金收益继续回调,环比下滑26BP至2.99%,同时,货币基金收益指数也下降7.8点至90.87点。受政策影响,货币基金收益自年初开始波动并总体呈回落趋势。自6月以来,货币基金的大幅下滑除了受流动性环境的影响外,另一可能则是在监管环境大幅收严的背景下,部分大型货币基金主动降低收益,压缩成本控制规模,以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
3.5 P2P产品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2018年9月,P2P产品收益环比上涨13BP至9.48%,收益指数相应上涨1.12点至79.87点。8月,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一再延期的备案制再次被提上日程。进入9月,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陆续启动合规专项检查,备案制来临之际,合规已然成为P2P机构当前工作重心。
从当前市场的表现来看,行业的合规性调整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机构跑路、违规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凸显出行业的规范性仍然不足。在行业整体规模受限,合规性调整仍在继续的环境中,P2P产品的收益缺乏支撑其上涨的动力,因此预计该类产品收益在备案制落地前整体风险依然维持高位。
3.6财富管理收益走势及分析
从长期的收益走势变化来看,P2P产品收益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相对平稳且高位走势,处于9%附近。备案制的迟迟未落地,使P2P产品的发展受到抑制,P2P产品收益的上涨动力也受到影响,促使该类产品收益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变化。集合信托理财经历了上月冲高后,在多地监管窗口指导,叫停新增房地产信托的背景下,增幅逐步趋缓,环比上涨10BP至8.68%。考虑到信托融资渠道(主要是银信合作方面)受到限制,在融资方需求不变得情况下,融资成本必然有所上升并带动信托收益水涨船高。预计今年信托收益整体将呈现上涨走势,同时这也有利于信托公司拓展零售客户。9月银行理财收益小幅下行,行业监管政策出台,各家银行持谨慎态度,业务持续调整与探索,银行的业务重心放在了处理存量资产方面。相对于银行理财的稳定表现,货币基金产品收益保持了近一年较强竞争力后,在近月出现了大幅回落,已回落至2017年初水平。在过去一年中货币基金过快的膨胀速度也引起了监管的高度重视,从流动性到赎回限制,多项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落地对于规范货币基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资管新规》的出台也为货币基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9月的收益下滑除了是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响应外,也可能是各家基金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换,调整产品形式与策略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