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出现年度首次下滑
5月辽宁省价格指数持续回落;风险指数打破上涨走势,开始下滑;整体财富累积效应未受到影响。
5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总指数环比下滑1.84点至110.00点。5月为传统税收大月,由于税期高峰、财政支出力度增加以及季末效应等等因素,使得月末成为本月流动性压力最大的时期。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仅从月初就开始开展逆回购,且在中下旬持续加磅,并于28日重启28天逆回购,在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的同时,丰富了投放资金的期限类型,极大地缓解了短期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所面临的定价压力在如此复杂的流动性环境中不升反降。从各类产品收益走势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6.33点,环比下降1.7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3.01点,环比下滑2.05点。
从风险指数来看,5月辽宁省风险指数出现年度首次下滑,环比下滑5.63点至104.58点,下滑幅度超过全国风险指数。从具体风险指标变化来看,辽宁省各类银行风险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幅度最大,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海内外信用违约事件频发,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受到较大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更偏向于选择质量较高的避险资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资产传导风险。
从财富指数来看,5月,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环比增长0.43点,达110.63点,上升幅度为0.39%,与4月涨幅一致。
5月,市场流动性维持宽松状态。央行4月下旬开始执行的定向降准措施影响在本月进一步延续,缓和了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再加之本月央行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使得5月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得到稳定。在监管政策方面, 5月14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要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乱象,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随后,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其中,新引入的流动性匹配率监管指标计算,对同业投资赋予了较高的折算率,抑制了同业理财的投资;同时,债券投资的折算率较低,通过同业理财投资债券的部分,有较大的可能性会被债券直接投资所替代。因此,银行同业理财或将进一步收缩,零售理财竞争将更加激烈。
2.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辽宁省理财价格指数继续下滑。5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依然维持下滑趋势,环比下滑1.84点至111.00点。整体来看,税期高峰、财政支出力度增加以及季末效应等等因素的叠加,使得5月流动性的压力主要集中在月末。为了维持资金面的稳定性,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仅从月初就开始开展逆回购,且在中下旬持续加磅,并于28日重启28天逆回购,在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的同时,丰富了投放资金的期限类型,极大地缓解了短期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所面临的定价压力在如此复杂的流动性环境中不升反降。具体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6.33点,环比下滑1.70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3.01点,环比下降2.05点。
辽宁省理财风险指数年度首次下滑。从风险指数看,5月辽宁省风险指数出现年度首次下滑,环比下滑5.63点至104.58点,各类风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具体变化值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出现了近9个月内的首次下滑;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滑幅度较大,原因在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资产,使得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全国整体价格波动风险维持走低趋势,辽宁地区5月的价格波动风险受稳定的基本面影响,开始回落。
5月辽宁省财富指数相较4月环比上涨0.43点至110.63点,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稳定发挥效用。
3.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续回落。辽宁省价格指数于2018年5月小幅下滑1.84点,至110.00点,跌幅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大。从5月的收益变化来看,市场流动性整体偏宽松状态,银行资金压力减轻,从而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维持下行走势。虽然市场流动性在5月较为宽松,但6月银行将面临年中考核,资金需求预期增大,流动性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导致理财收益微幅上涨。
同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相对比,5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保持一致。整体数值方面,辽宁省理财价格指数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辽宁地区理财价格指数相较于全国水平而言仍存在一定竞争优势。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辽宁省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回落。5月,辽宁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均出现下滑走势。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70点至116.3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继续下滑2.05点至103.01点。5月,央行频繁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市场流动性充裕,银行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故辽宁地区理财收益依然维持回落趋势,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在4月出现回落后,在5月继续维持下滑趋势,且跌幅大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
5月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跌幅扩大。从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走势变化来看,5月该指数依然维持下行趋势,环比下滑2.53点,至111.34点,跌幅超过4月。与维持稳定走势的封闭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相比,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下降幅度扩大。
4.银行理财收益变化
锦州银行收益领先优势依然明显。2018年5月,市场流动性整体偏向宽松,使得银行理财整体收益均出现下滑趋势。其中,辽宁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较4月环比下跌7BP,而锦州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较4月环比仅下跌2BP。虽然辽宁地区整体理财产品收益趋于回落,但锦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跌幅度小于辽宁省理财产品收益的整体下跌幅度。
5.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辽宁地区风险回落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从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走势来看,5月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继续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环比下降5.63点至104.58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为1.45点。整体来看辽宁地区风险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放大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价格波动风险。5月辽宁省的各类价格风险指数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而全国水平的各类风险指数中,价格波动风险变动幅度远弱于辽宁省的变动幅度。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大幅回落。5月,辽宁省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环比下滑4.60点至101.26点;价格波动风险环比下滑3.81点至139.89点;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指数环比下滑9.19点至91.37点。本月,辽宁省理财风险指数年度首次出现下降。从具体风险指标变化来看,辽宁省各类银行风险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回落的原因主要在于“刚兑”规则开始逐步打破;而本月首次基本面表现良好,故使得价格波动风险也有所缓解;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下降幅度最大,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海内外信用违约事件频发,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受到较大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更偏向于选择质量较高的避险资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资产传导风险。
6.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辽宁省银行理财产品财富增值效应显著。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8年5月,辽宁省财富指数达110.63点,较4月增长0.43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9%,与上月涨幅持平。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