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锦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4月市场综述
流动性环境改善促辽宁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落
4月辽宁省价格指数微幅回落;风险指数继续呈现上涨走势;整体财富累积效应未受到影响。
4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总指数环比下滑0.23点至118.03点。从流动性因素分析,4月流动性的压力点在于4月中旬MLF的大量到期以及税期高峰对于流动性的扰动,但在降准及公开市场净投放的共同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环境仍然维持了较高的稳定性,这也表明此次降准的目的并非调整货币政策方向,稳健中性的思路并未发生改变。同时,通过成本更低的超额准备金置换MLF资金,有利于银行控制负债成本,优化流动性结构,大幅缓解结构性分层矛盾,降低了理财产品的定价压力。从各类产品收益走势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8.03点,环比下降0.2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5.06点,环比下滑1.12点。其中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是近一年以来首次下滑。
4月辽宁省银行风险指数较3月涨幅有所放大,环比上涨0.30点至106.61点,4月辽宁省风险指数继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波动风险与全国平均走势的背离,不过短期因素对于价格波动风险的影响不会持续,因此辽宁省理财市场风险在5月有一定下行可能。从具体风险指标变化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维持稳定走势,这与资金池模式的逐步清理有一定关系;受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和资管新规落地的影响,各类基础资产市场出现震荡,叠加债券市场违约概率持续增加等因素,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继续上涨;虽然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但在区域中,部分银行兑付压力的影响下,价格波动风险反转上涨,与市场整体走势背离。
从财富指数来看,4月,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环比增长0.43点,达110.20点,上升幅度为0.39%,与3月涨幅一致。
4月,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但金融监管高压态势仍在持续。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4月下旬定向降准,对缓解流动性结构性趋紧起到了积极作用。监管政策方面,关乎100万亿大资管业务的资管新规落地,对各个金融子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特别对于银行业而言,保本理财退出历史舞台,向净值化转型已成定局。因此,各银行机构需在2020年底前的过渡期内抓紧实施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落地实施方案,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培养自主投研团队,完善直接投资业务,布局FOF与MOM投资,提高自主投资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2.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辽宁省理财价格指数逆势上涨。4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微幅下滑,环比下滑0.59点至112.84点。整体来看,4月流动性的压力点在于4月中旬MLF的大量到期以及税期高峰对于流动性的扰动,但在降准及公开市场净投放的共同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环境仍然维持了较高的稳定性,这也表明此次降准的目的并非调整货币政策方向,稳健中性的思路并未发生改变。同时,通过成本更低的超额准备金置换MLF资金,有利于银行控制负债成本,优化流动性结构,大幅缓解结构性分层矛盾,降低了理财产品的定价压力。具体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8.03点,环比下滑0.2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5.06点,环比下降1.12点。
从风险指数看,4月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小幅上涨,环比上涨1.24点至107.85点,各类风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走势。从具体变化值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持续上行表现未发生改变,且涨幅在4月有一定比例的放大;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在债券市场违约频发的大环境中,继续上涨,预计随着资管新规落地,短期内该风险继续上涨的概率偏大;全国整体价格波动风险在流动性趋于宽松的环境中走低,但辽宁地区受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兑付压力的影响,价格波动风险呈现出微幅上涨走势。
辽宁省财富指数相较3月环比上涨0.43点至110.20点,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并未因新规落地预期增强而有所变化。
3.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平稳回落。辽宁省价格指数于2018年4月小幅下滑0.59点,至112.84点,涨幅较上月有所收敛。从4月的收益变化来看,4月中旬的流动性压力在央行的调控下并未对市场造成冲击,同时随着超额准备金置换MLF的操作,大幅改善了流动性结构性收紧的情况,因此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出了稳步下行的走势。进入5月后,税期压力仍存,但基于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指引,预计流动性不会出现明显波动;同时,由于资管新规下发后,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将不会扩充,各家银行的业务重心也会逐步调整,此类产品的收益定价大幅变动的可能性偏小。
将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对比可以发现,4月,辽宁省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与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平。整体数值方面,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辽宁地区理财价格指数仍有一定竞争优势,但优势不甚明显。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辽宁省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回落。4月,辽宁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指数走势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23点至118.03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1.12点至105.06点。随着4月央行采用降准等措施保证了流动性稳定后,辽宁地区理财收益出现明显回落,尤其是持续走高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在4月迎来了明显的反转。预计5月在央行流动性调控结合新规下发后的保守期,银行理财收益指数将表现相对平稳的走势。
4月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价格指数明显回落。从辽宁省半开放式理财走势变化来看,4月该指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行变化,环比下滑1.42点,至113.87点。相比较封闭式理财产品趋于平稳的走势,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回落表现更为明显,基本对冲了3月受季末时点因素影响半开放式理财产品上涨走势。
4.银行理财收益变化
锦州银行收益领先优势仍然明显。2017年4月,锦州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较3月上涨9BP,与辽宁地区平均水平再次拉大。虽然辽宁地区整体理财产品收益趋于回落,但锦州银行理财产品仍然维持了较高的理财收益,在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之际,投资者可抓住最后的稳定收益契机选择优质银行理财产品,获取“无风险”的中等收益。预计5月锦州银行理财收益仍将保持相对于辽宁省平均收益的领先幅度。
5.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辽宁地区风险回落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从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走势来看,4月辽宁省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继续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环比上涨1.24点,至107.85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为1.37点。整体来看辽宁地区风险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放大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波动风险的背离走势。在整体流动性趋于稳定的环境中,单月银行理财兑付事件不会影响风险指数长期走势,预计5月两类指数将呈现趋近变化。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行推力较强。4月,辽宁省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环比上涨0.9点至105.86点;价格波动风险环比上涨2.98点至100.56点;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指数环比上涨4.46点至100.56点。从近期三类风险的表现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上涨走势未发生变化,在新规影响下,银行理财资金池需要逐步清理,其中期限错配所积累的风险也将逐步释放,在此过程中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仍将维持稳定上涨的走势;受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和资管新规落地的影响,各类基础资产市场出现震荡,叠加债券市场违约概率持续增加等因素,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继续上涨;价格波动风险受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兑付压力的影响,呈现持续上扬走势,不过从长期走势来看,在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表现下,价格波动风险将呈现的小幅回落是可以预计的。
6.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辽宁省银行理财产品财富增值效应显著。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辽宁省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7年4月,辽宁省财富指数达110.20点,较3月增长0.43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9%,与上月涨幅持平。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