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

分享:

发布机构:锦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1月市场综述

  长三角收益指数继续上涨,各区域差异已现


  1月,长三角理财产品收益指数大幅上升4.83点至83.53点,其中,江苏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指数继上月明显上升后在本月继续向上,上涨5.82点至84.25点;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指数本月也延续上涨趋势,达到84.13点;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指数向上幅度大幅收窄,上升0.38点至77.16点,其中长期产品出现收益指数下滑表现;国有银行指数也出现了涨幅收窄,或与1月末央行定向释放流动性有一定的关系,仅上升1.39至85.14点;股份行指数延续强势上升的势头,本月环比上升4.66点至80.23点。从整体来看,进入1月后,收益指数仍然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春节取现、企业缴税、外汇占款流出、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从绝对收益率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上升势头,突破3%关卡,但与银行理财产品差距仍然巨大;江苏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4.24%,维持在4%以上;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29%;而上海市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7%。


  资本市场方面,标普500已连续36个交易日内波幅不足1%,创1995年以来最长记录,这与近期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大相径庭,在总体指标平静背后是市场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国内市场,QFII对股市展示了较大热情,在1月中,QFII调研了20余家上市公司,次数更是高达70多次。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提升得益于监管层的松绑,未来境内资本市场将更加吸引外资的进入。


  宏观经济方面,1月份服务业PMI指数达到53.1%,较12月份小幅回调0.3个百分点;CPI同比增速预计有所提高至2.4%左右;PPI方面,预计同比增长6.6%。在目前国内经济维稳的大前提,经济增长较难在短期内明显回升,在供求关系没有明显改善的前提下,PPI向CPI传导力度不足。在此期间,央行维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稳定,1月末央行创新推出TLF对市场流动性进行调节,就表现出了央行在继续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掌控。


  监管政策层面, 2017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范围就要落地。此次MPA体系测算范围的再次扩大,体现出监管层对于构建资本约束机制、强化稳健经营理念的重视,也为进一步去杠杆、挤泡沫,缓慢释放信贷业务累积的风险打下基础的目的。这一次的MPA测算范围扩大,对于不同银行类型的约束力有不同表现,对于大型银行而言,本身的厚基数低增长使得这次入表对评分档次影响有限;对于中小型银行而言,拥有冲量需求的区域性银行发展将受限,但其惩罚效应在当前政策背景下约束力可能一般。不过,未来随着货币政策基调的转变及经济形势的变化,监管层对于理财业务相关监管措施的落地执行情况及银监会的态度,将会对银行理财业态造成较大影响。


  2.各单项收益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从期限类型来看,在2017年1月,3个月以下期限类型产品收益指数与上月走势相仿,仍然呈现明显上涨的表现,而3-6个月期限与6-12个月期限均有向下表现出现。在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下,短期产品收益有向上动力。从不同发行机构角度来看,2017年1月份,各发行主体指数变化继续上涨,但上升表现与上月相比有一定变化,其中国有银行类型指数的增长幅度达到1.65%,整体涨幅较小,与上月涨幅相比下滑了10.3%。本月下滑的主要原因为中短期限产品收益指数出现明显收缩,导致整体收益指数有一定的下滑,不过综合近两月的表现来看,国有银行整体涨幅仍然较为可观;1月份,股份制银行收益指数延续前两个月的上涨趋势,其中,短期产品收益指数上涨幅度较上月有明显上升,但长期保本类收益指数却出现了3.02点的下滑表现。本月江苏省区域性银行收益指数在上月小幅上涨的基础上,各类期限收益指数涨幅继续扩大。与2016年最后一月比较,中期产品收益指数涨幅最大,保本类3-6个月产品指数环比上升11.6%。各期限类型上涨明显,促使江苏省环比上涨7.42%,领跑长三角地区。浙江省区域银行总指数也延续了上月较强的上升态势,但短期与长期有一定差异,其中短期及中期收益指数表现出较强涨势,全线飘红,引领整体指数出现大幅上涨,但长期保本收益指数也表现出了明显下滑,环比下降3.16%。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收益指数表现稳定,中短期限收益指数有微幅上涨,长期收益指数则表现出了下滑趋势,反映出上海市区域银行对于长期市场变化的理解与其它两地区有一定差异。


  3.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3.1.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指数走势及分析

  从收益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到,本月长三角地区收益指数上涨幅度继续增大,已达到2016年年初水平。从近期走势来看,2016年8月起,收益下滑的幅度开始收窄,至10月最低点后大幅上升,截止2017年1月已冲至83.53点;横向来看,江浙两省区域性银行收益指数在本月环比涨幅超过5%,其中江苏省区域银行指数与长三角地区总指数走势基本保持一致,而浙江省区域银行指数则有一定放缓迹象。但自2016年10月来看,浙江地区理财收益指数反弹更为强烈;相比于江浙两省收益指数的大幅反弹,上海地区收益指数则表现出明显的趋缓迹象,本月环比仅上升0.38点。


  3.2.全国性银行收益指数及分析

  本月,国有银行指数与股份制银行指数继续上行。其中,国有银行指数经历了12月底的爆发式上涨后,本月涨幅出现了明显放缓,环比仅上升1.38点。国有银行收益在1月涨幅相对较低,或与1月央行定向释放流动性有一定关系。同时,由于国有银行数量较少且定价能力较强,各银行间收益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极有可能出现变化较为明显的局面。股份制银行收益指数涨势相对稳定,收益指数涨幅基本维持在了6%左右。


  4.区域性银行短期产品收益率展示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与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对比


  下图主要比较以余额宝、微信财付通、百度百赚利滚利版、全额宝、网易现金宝、京东小金库以及苏宁零钱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投资产品(非银行系)的平均收益率与银行短期限各类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另外,因为考虑到互联网投资产品具有高流动性,因此,“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均值”也选择拥有高流动性产品的指数对应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其期限限制为2个月以下。区域性银行收益率则展示,指定区域内区域性银行短期产品收益率在近3个月内整体变化情况。

  2017年1月以来,长三角地区各省收益率有较大差别,部分地区理财收益稳步向上,但部分地区收益则表现出了缓步下滑的趋势。江苏省平均收益率在12月初有小幅上涨,然后保持在4.25%-4.3%之间,在1月末有回落迹象,预计随着春节过去,流动性压力逐步下降,江苏省理财产品收益率或有所下滑。这一轮上涨中,江苏省平均收益率峰值为4.29%,最低值则为4.17%,差值仅为0.12个百分点,整体收益率保持平稳,波动较小。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的收益率在近三个月缓步向上,在2017年1月初略微下滑后又平稳上升,在春节前夕更是有一波明显上扬,使其重回长三角地区领先地位。浙江省区域银行平均收益峰值为4.41%,最低则为4.23%,差值为0.18个百分点,整体波动并不明显。上海市区域银行收益率与江浙两省有较大差别,从1月6日收益达到峰值后,其收益率迅速回落,截止1月27日,收益已回落至3.50%。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收益率在本月虽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但整体收益率仍然呈现上涨趋势,与一月流动性紧张的局面相符。短期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上升,和互联网产品收益率走势相似。本月互联网产品收益率持续攀升,最高已突破3%,至3.1%,从近3个月的走势来看,互联网产品收益率自12月23日开始有大幅上升,但与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