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四川天府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于基期收益率的综合水平;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6月市场综述
大西南银行理财指数普涨,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下降
2017年2季度,从已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宏观经济维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大环境上对金融机构发展形成利好。从西南地区银行理财指数的各项指标来看,银行理财收益持续攀升,整体风险依然可控,资产增值功能不断凸显。
从价格指数来看,6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4.29点至106.40点,依然延续递增趋势。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为112.00点,环比上涨4.99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为97.99点,环比上涨3.25点;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且6月份这一指数差有所扩大。2017年初以来,受市场资金趋紧的影响,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一直保持上涨态势。6月市场资金面普遍偏紧,流动性管理成为银行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存续期内稳定性较强封闭式产品的收益更具优势。
从各省理财收益对比来看,6月四川和重庆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分别上涨至4.42%和4.45%,在西南地区表现亮眼。云南和贵州地区银行理财收益则相对较低,分别为4.19%和4.36%。在区域平均收益整体走强的同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表现更是尤为亮眼,如四川天府银行6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达4.58%,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13个BP。
从风险指数来看,6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环比上涨3.05点至104.93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风险暴露程度低,风险可控。分类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略有上涨,分别环比上涨2.93点和10.02点,这主要与资产端的各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相关。而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则趋于下降,展现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的成效。从财富指数来看,6月财富指数持续递增,较5月增长0.39点至106.12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增速略有上升,凸显西南地区的银行理财能较好地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从监管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4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报告中专门探讨了当前资管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即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以及部分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针对上述问题,央行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对策。此前,监管层已出台多个文件对资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打击和防范。此次央行的明确表态,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资管业务监管的走向。
3、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普涨。2017年6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指数除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数较5月均有所上升。价格指数受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影响上升4.29点至106.40点。按照预期收益型产品存续期内是否开放来划分,封闭式和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都有所上升,封闭式产品上升幅度较大。基于存续期内的稳定性,封闭式产品在收益表现上占据一定优势。
四川和重庆地区是西南地区价格指数的贡献主力。从西南地区各省理财产品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力(贡献程度)来看,除四川地区有所下降外,其余地区均略有上升,但变化幅度都较小,贡献程度排序维持不变。从具体变化值看,四川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31.89%下降至30.98%,贡献程度减少0.91%;云南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22.77%上升至23.13%,贡献程度提高0.36%;重庆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28.36%上升至28.77%,贡献程度提高0.41%;贵州地区贡献程度由上月的16.98%小幅上涨至17.12,贡献程度提高0.14%。
整体风险上扬主要源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升明显。从风险指数看,6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上涨3.05点至104.93点。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相比上月有所下降,而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均有所上升。从风险的具体变化值来看,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是导致风险总指数上扬的主要推手。6月市场情绪趋于平稳,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下滑,但资产端在监管和资金的双重压力下,不确定性增加,总风险有所递增。再从财富指数来看,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继续维持上涨势头,6月相比上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6.12点,表明银行理财产品具有稳定的保值增值功能。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续攀升。6月,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上涨4.29点至106.40点,依然延续递增趋势。自2017年初以来,受市场资金偏紧的影响,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一直保持上涨态势。对比西南地区和全国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可以发现:2016年以来,西南地区和全国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保持同步,且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均略高于同期全国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但指数差距较小,反映出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资金紧张程度基本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银行内部资金成本基本全面高于基准利率。资金供求关系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的影响很大。从资金端来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Shibor一年期报价4.4203%,高于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4.30%。6月份以来,一年期Shibor利率一直站稳在LPR之上,表明银行内部资金成本基本已经全面高于基准利率,资金紧张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自2016年12月开始,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规模基本呈递减趋势。基础货币的投放量直接影响市场的资金供给量,基础货币余额收缩是导致市场资金面紧张的主要根源,也诱发了银行理财产品负债端成本高企。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持续微涨。为保持市场流动性适中,并有效去杠杆,央行引导利率中枢稳步上移,不断推高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成本。从资金市场过去一个月价格走势来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进入6月份,银行间同业7天拆借利率在震荡中不断上涨,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先增后减,但对比来看,大部分时间利率是缓慢递增的,且月末利率稍高于月初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上涨无疑会直接推高资金端的市场利率,传导至银行理财市场就是产品收益的持续走强。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根据存续期内是否开放以及收益表现方式不同来观察西南地区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银行理财产品。
封闭式和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上升,指数差扩大。 6月,西南地区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4.99点至112.00点,上升幅度为4.66%,上升幅度较大;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25点至97.99点,上升幅度为3.43%。2017年初以来,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价格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一直保持稳定上涨态势,两者之间的价格指数差在6月之前,一直处于12.30点以下,6月份这一指数差有所扩大,增加至14.11点。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开放式产品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还能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要,会更受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者青睐。从银行角度来看,在市场资金紧张的大背景下,多数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在银行体系内日益凸显。封闭式产品存续期内的稳定性一方面使银行在资产端的选择空间更大,有助于收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具可控性。综上分析,封闭式和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化既与产品自身特性相关,也受市场资金面的影响。
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从西南地区价格指数走势来看,截至2017年6月,西南地区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已实现六个月连涨。从6月的具体数值来看,西南地区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4.87点至114.77点,上涨幅度为4.43%,上涨幅度在上半年最大,表明随着资金紧张程度的延续,西南地区银行对较长期限资金的需求愈发强烈。对比西南地区和全国的价格指数走势可以发现,2017年以来,两者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西南地区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价格指数始终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这一价格指数差逐渐趋于收敛,表明西南地区资金紧张程度正逐渐缓和,且该区域6个月以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5、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各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
四川和重庆地区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强劲。对比西南地区各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以发现,四川和重庆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西南地区一直表现强劲,而云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较弱,贵州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2017年前一直表现平平,2017年开始收益呈现大幅度提升,2017年前4个月一度追平四川和重庆地区。从具体数值来看,截至6月,四川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42%,环比上涨18BP;重庆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45%,环比上涨20BP;贵州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36%,环比上涨22BP;云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4.19%,环比上涨16BP。数据变化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银行间竞争越激烈,市场资金面相对越紧张。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对比
天府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占优。图6显示,2016年以来,天府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一直跑赢四川地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除个别月份外,大多数月份天府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与四川地区平均收益水平存在较大的收益差,表明天府银行的理财收益在四川地区表现亮眼。从具体收益率来看,2017年以来,天府银行除2月份收益率有所下降外,其它月份都保持上涨趋势。截至6月,天府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58%,环比上涨4BP,上涨幅度相比四川地区较小,体现出天府银行良好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基于业务管理和产品收益的不俗表现,天府银行是投资者不错的理财选择。
6、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西南地区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的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整体风险依然可控。对比西南地区和全国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可以发现,从2月份开始,西南地区和全国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走势趋于一致。2月份之前,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则低于同期全国风险指标值,表明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水平虽然不断收敛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现阶段仍略低于全国水平,整体风险暴露程度低,风险可控。从6月具体风险指数值来看,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环比上涨3.05点至104.93点,风险有所抬头,主要与资产端的各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相关。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指数走势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双升,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下降。
6月,西南地区由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指数环比上涨2.93点至101.07点,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指数环比上涨10.02点至27.03点,这显示出银行隐性风险波动和基础资产收益波动均有所上升。当前,监管政策不断收紧,金融机构面临的监管限制越来越多,股市在新股发行节奏调整和减持新规出台背景下,打新和配资收益面临下行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分基础资产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中,股票的收益率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趋势,股票是拉升理财产品收益的主要引擎,但伴随权益类资产收益的逐步下降,理财产品收益面临的不确定性将增加。而债市自2016以来,一直处于动荡调整阶段,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短期难有利好表现。但随着银行在合规经营和业务转型上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西南地区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和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会有所回落。再从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来看,6月风险指数为132.59点,环比下降8.06点,下降幅度为5.73%。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步放缓,监管政策的冲击效应将缓慢释放,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滑将是主流趋势。
7、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财富指数持续递增。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型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9可见,西南地区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6月,西南地区财富指数达106.12点,较5月增长0.39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与上月相比增速略有上升。
流动性与财富指数呈负相关。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