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1.2月市场综述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稳中有升,未来走势受政策变化影响较大

    2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继续微幅上涨,实现连续7个月上涨的态势;各类风险走势虽然有所分化,但是仍不掩总体风险上升的事实,总体风险在1月保持平稳后于2月开始抬头;银行理财财富累积效应一如既往,新财富指数稳步上升。

    2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仍然维持小幅上行走势,环比上涨0.91点至113.66点,整体上涨幅度为0.88%,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已连续7个月上涨。全国范围内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继续保持上涨走势。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92点至118.57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87点至106.30点。从两类产品的走势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涨幅扩张,增速小幅提升;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整体温和上扬,增速近一步放缓,涨幅收窄。2018年,货币市场政策整体上预期偏紧,从长期来看,今年利率走高概率较大,未来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空间不大,

    2月,整体风险开始冲高,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环比上升2.32点至106.95点。在1月小幅下行后,该指数整体风险出现抬头趋势。虽然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持续下跌,但是银行承接的隐性风险和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都有所上升,尤其是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增速提升,风险进一步扩大,造成整体风险趋于上涨。

    从财富指数来看,2月,财富指数仍然环比上涨0.43点至109.35点,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全国理财财富稳定积累。

    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稳增长、调结构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主线。同时,国外央行陆续加息,使得国际货币收紧趋势明朗化,强化了国内对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转向偏紧的预期,市场面临较大压力。从监管政策来看,此前发布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版本落地在即,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消除多层嵌套等要点预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若新规正式实施,对银行的主动管理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各银行机构应在监管指引下,加快业务结构的调整,继续推进理财业务向合规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2.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微幅上扬,不同开放类型产品价格指数变化趋同。2018年2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仍然维持小幅上行走势,环比上涨0.91点至113.66点,整体上涨幅度为0.88%,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已连续7个月上涨。节后国内外市场利率仍然较高,是推动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企的重要因素。2018年,货币市场政策整体上预期偏紧,从长期来看,今年利率走高概率较大,未来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空间不大,银行理财收益率可能会延续2017年的上涨趋势。2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8.57点,环比上涨0.93点,涨幅增大,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06.3点,环比上涨0.87点,涨幅较一月收窄。

    从风险指数来看,2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环比上升2.32点至106.95点。在1月小幅下行后,整体风险出现抬头趋势。虽然基础资产传导风险持续下跌,但是银行承接的隐性风险和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都有所上升,尤其是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增速提升,风险进一步扩大,造成整体风险趋于上涨。

    2018年2月,银行理财财富指数相较1月环比上涨0.43点至109.35点,上涨幅度与1月基本持平,凸显银行理财财富增值效应的稳健性。

    3.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银行理财价继续维持稳步上行走势。2月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涨幅继续收窄,环比上涨0.90点至113.66点。在连续7个月的上涨后,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已处于高位。2月上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停摆,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3900亿元,春节后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到期与现金回笼节奏大体同步,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稳定。随着3月份MPA考核再度来临,以及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即将落地,加之央行将继续灵活搭配工具组合,资金面可能重回紧平衡格局,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下降空间不大。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封闭式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增速提升,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涨幅持续收窄。2月,全国范围内封闭式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继续保持上涨走势。其中,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92点至118.57点;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87点至106.30点。从两类产品的走势来看,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涨幅扩张,增速小幅提升;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整体温和上扬,增速近一步放缓,涨幅收窄。

    4.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年后整体风险上行。2月,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出现明显上扬走势,虽然年末考核与春节已过,但是1月股市出现暴跌情形,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加大。今年金融监管改革将全面展开,金融监管政策保持强延续性。今后三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预计金融监管改革将更加强调去杠杆和防风险。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各类风险走势近一步分化,价格波动风险加剧。2月,各类风险呈现近一步分化的走势,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与价格波动风险增加,基础资产传导风险降低。其中,银行承担隐性风险环比增加1.47点至105.65点,价格波动风险环比增加13.81点至135.89点,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环比降低2.51点至92.71点。2月银行理财收益整体水平处于高位,国外央行陆续加息,使得国际货币收紧趋势明朗化,强化了国内对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转向偏紧的预期,后续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资管新规也将正式出台,银行理财价格波动风险因此变大。

    5.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全国财富指数保持平稳上涨。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8年2月,财富指数仍然环比上涨0.43点至109.35点。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