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

分享:

发布机构:江苏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 12月市场综述

  长三角收益率指数全面上涨,年末效应集中体现


  12月,长三角理财产品收益率指数大幅上升3.93点至78.70点,其中,江苏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指数在上月出现小幅回降后本月表现亮眼,上涨3.22点至78.43点;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指数本月也实现大幅上涨,达到79.97点;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指数延续反弹态势,上升4.17点至76.78点,其中6-12个月保本收益率指数升幅最大;国有银行指数也出现大幅度上涨,上升8.94至83.76点,而股份行指数连续维持上升势头,本月环比上升3.35点至75.57点。从整体来看,进入12月后,收益率指数呈现了大幅上升态势,其原因为市场资金链紧绷,年末从“资产荒”发展成“资金荒”,“钱紧”自然导致银行理财收益开始飙涨,以此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从绝对收益率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上升势头,但整体趋于平稳;江苏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4.08%,突破4%关口;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20%;而上海市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4%。


  资本市场方面,随着美国股市收盘,2016年全球各大资本市场全部收官。除A股外,几乎所有市场都在年内获得上涨。而美股在12月中旬开始明显触顶横行,最后一周更是开始走软,三大股指在2016年的最后3个交易日内集体走出3连阴。究其原因,“特朗普效应”在炒作了两个月之久后也逐渐归于平淡。国内市场,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深港通终于落地,在12月5日正式通车。这是继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之后,两地金融市场真正融合迈出的又一大步。但自开通以来,在市场气氛、 宏观经济数据及各种技术限制因素影响下,境内境外许多主要机构投资者仍静而观之,市场反应并未像设想的那样热烈。


  宏观经济方面,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1.4%,较11月份小幅回调0.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速、制造业投资相对好转,但在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表态之下,12月房地产销售降温状况延续,主要30城地产销量同比下降20%;汽车和房地产消费分项仍然有所支撑,消费者信心稳步上行,同时在原油价格稳步上行和基数效应的影响之下,预计国内石油制品相关消费同比增速也会有显著提升。美联储会议决定加息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0.5%-0.75%的区间,且联储点阵图显示2017年美联储将加息3-4次,高于9月份议息会议的预判结果,美元的强势可能会进一步延续。


  监管政策层面, 2016年12月14日的中央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到了更高要求的层面上,明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2016年12月19日,央行表示将于2017年一季度MPA评估时,将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范围。中国的银行理财业务,在经历了爆发式的规模扩张之后,其背后隐藏的行业风险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宏观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是本轮金融风险管控的重要着手点,监管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不断规范,并将其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范畴之内,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2.各单项收益率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从期限类型来看,在2016年12月,不同期限类型理财产品收益率指数变化与上月变化趋势相近,各期限产品延续之前的上升趋势,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产品涨幅较为明显。从不同发行机构角度来看,11月份,各发行主体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全面上升态势,其中国有银行类型指数的增长幅度达到11.95%。国有银行的中短期限产品本月表现非常抢眼,引领保本及非保本产品收益指数均涨幅明显,使国有银行保本类总指数实现今年以来的最大幅度上涨;12月份,股份制银行收益率指数整体延续前两个月的上涨趋势,其中,除长期限产品中的非保本类型表现不稳定,其它类型产品均稳步上扬。江苏省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指数在上月出现下跌后,本月迅速反弹,其中保本类产品指数增长明显,而非保本产品中除6-12个月期限产品增幅较小外,其它各维度指数均实现较大增长。浙江省区域银行的非保本与保本类指数差异明显,保本类产品指数上涨态势较弱,但非保本类产品延续上月反弹趋势,全线飘红,引领整体指数出现大幅上涨。上海市区域性银行收益率指数中,保本类产品与非保本类产品差异缩小,涨幅逐渐趋同。其中6-12个月保本类产品指数增幅最大,达到14.08%,其他各期限保本类产品指数也均有大幅提升,同前几个月相比,非保本类产品指数一反下滑态势,受年末资金流动性收紧影响明显出现大幅反弹,导致本月上海地区收益率指数呈现年内最大增幅。


  3.收益率指数走势及分析

  3.1.长三角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走势及分析

  从收益率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到,本月长三角地区收益率指数上涨态势明显,延续了11月出现的反弹情形。从全年角度看,1至8月收益率指数不断下滑,但8月份之后出现底部窄幅调整,11月、12月收益率连续上调,接近二季度水平;从局部看,自8月份以来收益率指数变动趋于平缓后,年底行情推动指数持续反弹,未来短时间内或可保持,而长期来看,资产不足的大背景如果没有改善,未来收益率仍有较大可能回归底部窄幅震荡。具体来看,江苏省区域银行指数在10月、11月连续两月与长三角地区总指数出现背离后,本月保持高度一致的上扬步调,大幅上涨至78.43,各期限收益率指数之间差异缩小,保本型、非保本型收益率指数环比分别增加4.32%、4.31%。本月浙江省收益率指数表现亮眼,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连续下滑后,首次回调至80点,逼近5月份行情,持续领航长三角地区。12月上海地区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也取得大幅上涨,逐步在缩小同长三角地区总指数之间的差距,继11月份出现大幅回调后,12月再创新高,环比上涨5.74%,未来或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3.2.全国性银行收益率指数及分析

  本月,国有银行指数与股份制银行指数均大幅上调。其中,国有银行指数继11月微幅回调后,12月出现了很大幅度的增长,环比上升8.94点,一举超过2016年2月份的指数水平。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行产品收益变化过大(建行由于产品存量较多,对国有银行的权重影响较大),其保本类和非保本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涨幅均在17%左右。另一方面股份制银行12月收益率指数上扬,环比上调了3.35点,虽然没有国有银行上调幅度大,但基本维持了11月的上扬趋势。


  4.区域性银行短期产品收益率展示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与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对比


  下图主要比较以余额宝、微信财付通、百度百赚利滚利版、全额宝、网易现金宝、京东小金库以及苏宁零钱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投资产品(非银行系)的平均收益率与银行短期限各类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另外,因为考虑到互联网投资产品具有高流动性,因此,“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均值”也选择拥有高流动性产品的指数对应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其期限限制为2个月以下。区域性银行收益率则展示,指定区域内区域性银行短期产品收益率在近3个月内整体变化情况。

  2016年11月以来,长三角地区整体收益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但进入12月之后,上涨趋势明显,尤其是12月下旬,收益率突破4%这条线,上涨速度加快。江苏省平均收益率在12月初出现短暂下滑,不过仍高于11月均值水平,达到3.83%,随后在中旬出现反弹,并且一路高歌,下旬反超浙江省区域银行收益率,最终在月底达到4.70%,重回长三角区域领先位置。这一轮上涨中,江苏省平均收益率峰值为4.70%,最低值则为3.83%,差值达87个BP,出现年内最大的月收益率涨幅,其收益率同其他地区相比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区域性银行的收益率在10月初收益率明显下滑后稳步回升,表现良好,并在12月下旬增长至4.51%,暂时位列长三角地区第二位。从近三个月表现来看,尽管10月初出现了大幅波动,但江苏和浙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在随后两个月内保持了稳定增长,相比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值的领先地位逐渐明显。上海市区域银行收益率由于11月波动较大,出现大幅滑跌,本月虽然出现上扬态势,但在长三角地区仍处于弱势地位,且年末表现相对乏力。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收益率本月全面爆发,年末理财效应集中体现,基本符合上月预测,尤其是江苏省区域银行收益率年末发力加速,在长三角地区内拔得头筹,其他各区域银行也均呈现出年内最大涨幅,与此同时继续保有对互联网产品的显著优势。本月互联网产品收益率持续攀升,最高至2.80%,但与长三角地区理财产品收益率仍有较大的差距。从近3个月的走势来看,互联网产品收益率整体波动不大,由于本月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有一定幅度提升,因此两者差距仍然较大,在对资产进行保值的选择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依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