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

分享:

  发布机构:普益标准

  1、指数报告背景简介

  在充分考虑银行理财市场收益-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普益标准适当借鉴了债券和股票指数的算法,构建了全新的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整个指数体系涵盖价格指数、财富指数、风险指数三大维度,并以月度频率发布。

  其中,

  价格指数旨在反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于基期收益率的综合水平;

  财富指数着力揭示投资者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取的收益;

  风险指数则力图客观地刻画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

  2、6月市场综述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上行,产品风险小幅上涨

  2017年2季度宏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严苛的监管风暴在6月逐步趋于平缓,利好金融机构的发展。从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来看,6月市场指数普涨,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表现亮眼,但风险的小幅回升也值得机构与投资者注意。

  从6月指数变化来看,银行理财市场价格指数上涨4.24点至105.76点,相比5月环比上涨4.18%,涨幅明显扩大。具体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以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在6月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向上趋势,分别上涨4.84点和3.35点。价格指数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年中银行各类指标考核临近,促使其资金需求增强,资金成本也随之抬升。封闭式及开放式产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的差异也体现出了两类产品的特性,相比之下,封闭式产品能更好的达成银行时点性的吸收资金的目的,因此封闭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上涨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两类产品价格指数的明显差异也凸显出产品流动性对于产品定价较强的影响,流动性越低的产品收益也越高。

  2017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出现小幅反弹,环比上涨2.96点,涨幅为2.90%,整体风险暴露程度低,风险可控。具体来看,价格风险在6月出现了明显回落,这与市场流动性趋缓有一定关系。可以预见,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银行理财产品价格将更加符合资产价格表现,价格波动风险将明显回落。本月,风险指数小幅上涨主要源于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的上升,这与资产端各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有较大关系。

  6月财富指数呈现平缓上涨态势,凸显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叠加的稳定性,能较好的帮助投资者达成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从监管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4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报告中专门探讨了当前资管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即资金池操作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面临监管不足、刚性兑付使风险仍停留在金融体系,以及部分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针对上述问题,央行提出了消除套利、打破刚兑、控制杠杆、消除嵌套、加强“非标”管理和强化综合统计制度的对策。此前,监管层已出台多个文件对资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打击和防范。此次央行的明确表态,进一步强化了“降杠杆、控风险、去链条”的监管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资管业务监管的走向。

  3、银行理财各类型指数展示

  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上涨,财富指数稳步攀升。2017年6月,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延续了向上表现,涨幅有所放大,环比上涨4.24点至105.76点。从不同类型产品的价格指数来看,封闭式及开放式理财产品价格指数向上幅度较为接近,并未出现个别地区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大幅领先的情况。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111.05点,环比上行4.84点;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为97.82点,环比上行3.36点。各类型理财产品价格指数的上扬与6月年中时点效应有较大关系,年中考核的临近使得银行开始留存资金,并通过理财产品收益的提升抢夺市场资金,造成了理财产品收益在6月的明显上涨。这种时点性因素推动的上涨较难持续,预计在7月初理财产品收益会有所回落。从封闭式及开放式的收益表现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在收益层面仍然保有较强的优势,但随着投资者对于产品流动性的看重,开放式产品的竞争力也逐步体现。

  从风险指数看,6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指数相比上月环比上涨2.96点至105.13点。在近期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持续走跌的情况下,受年中效应影响的小幅反弹属于意料之中,整体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从具体风险来看,价格波动风险指数在本月明显下滑,本月有明显回落,环比下滑9.75点至113.18点。本月,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相比上月都有所上升,其中基础资产传导风险上涨9.8点至97.36点。从6月风险指数表现来看,虽然理财产品价格仍然持续上扬,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促使整体风险并未呈现暴涨局面,但7月由于大量资金到期,央行维持流动性的态度将影响7月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表现。

  全国财富指数相较5月环比上涨0.39点至106.09点,进一步凸显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增值功能。

  4、银行理财价格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指数反映了产品收益率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从整体表现及分类指数来对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化进行分析。

  银行理财价格指数走势

  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大幅上扬。价格指数在6月继续维持了向上表现,相比5月环比上升的幅度明显增强,达4.18%,至105.76点。2017年上半年,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持续向上,但上涨幅度持续收窄。其主要原因是市场资金面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外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上升后动能有所减弱。不过随着6月年中时点将近,银行资金留存的意愿增强,通过增高理财产品收益提升吸收资金的强度是大多数银行的做法,因此银行理财价格指数明显上涨。不过预计7月年中时点过后,银行理财价格指数将出现一定的回落。

  各类型价格指数走势

  除整体价格指数外,还可以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两个方面观察各类型价格指数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封闭式产品价格指数优势凸显。6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价格指数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指数均呈现明显上扬表现。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4.84点至111.05点,上升幅度为4.55%,较5月上涨明显;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同样表现出明显上涨态势,环比上行3.36点至97.82点,但整体涨幅变化不大,受时点效应影响较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价格指数变化较小与此类产品长周期持续资金循环有一定的关系,相比封闭式产品,开放式产品的资金吸收能力偏弱,致使银行更偏爱采用预期收益型产品吸收资金。对比封闭式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当月价格指数可发现,在6月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整体价格仍有明显优势,且此优势在进入2017年后有放大趋势。因此追求高收益且对流动性要求不太高的投资者选择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更有优势,而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高流动性决定了此类产品适用于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5、银行理财风险指数

  银行理财风险指数走势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是由目标银行承担的隐形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投资于基础资产传递风险三类风险加权所得,主要反映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状况。该指数越大说明对应市场的风险也越高,反之则风险越低。

  全国银行理财风险指数小幅上扬。2017年上半年,银行理财风险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但在年中考核来临之际,随着价格指数的上涨,理财风险也有明显上涨的表现,环比上涨3.36点至93.50点,上升幅度为3.73%。总体来看,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相比上月都有所上升,但由于这两类风险持续处于低位,因此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而价格波动风险在本月则有明显的下行表现,环比下滑9.75点。从6月风险指数表现来看,虽然理财产品价格仍然持续上扬,但央行提前释放流动性促使整体风险并未呈现暴涨局面,但7月由于大量资金到期,央行维持流动性的态度将影响7月银行理财风险指数的表现。

  银行理财各类风险展示

  一般而言,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主要是指刚性兑付前提下银行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提供的隐性背书所带来的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指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无法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的风险;而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即为由投资的基础资产传递而来的风险。

  银行理财价格风险大幅下滑。6月,由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以及基础资产传导的风险在连续下降之后迎来了小幅反弹,相比5月环比上升3.36%和11.19%,分别升至101.31点和97.36点,不过由于整体下行趋势仍未改变,因此银行理财风险仍处于低位。当前,监管政策不断收紧,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合规要求日益提升,资产投资方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股市在新股发行节奏调整和减持新规出台背景下,打新和配资收益面临下行挑战,这将增大投向权益市场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债市自2016以来,一直处于动荡调整阶段,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短期难有利好表现。但随着银行在合规经营和业务转型上的不断推进,银行承担的隐性风险及基础资产传导风险将维持在低位。

  另一方面,价格波动风险,在央行释放流动性后,有明显下滑,环比下滑9.75点至113.18。当前,在监管政策收紧背景下,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实现银行理财产品合规经营将成为今后发展主基调,可以预计整体风险将进一步趋缓。

  6、银行理财财富指数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财富指数反映的是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收益。

   全国财富指数持续递增。由于银行理财通常以预期收益的形式发行,因此收益与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银行理财市场财富指数随时间推移持续上行,仅有单月增幅差异的变化。2017年6月,财富指数达106.09点,较5月增长0.39点,环比上涨幅度为0.37%,较上月增幅有所放大。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银行理财稳定的财富增长曲线,有利于投资者对自身资产的保值及增值。

  流动性与财富指数呈负相关。根据存续期是否开放来看,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始终高于开放式产品,显示出产品流动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逻辑。这一结论也体现在不同期限的封闭式产品财富指数有所不同:产品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财富指数越高,即收益越高。对于投资者,可结合自身的流动性和收益需求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从而实现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