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

分享:

   发布机构:锦州银行

   研究支持:普益标准

   1.本月市场综述

   辽宁省区域性银行绝对收益率优势凸显


   上月,辽宁地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指数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下跌3.49点至84.81点,整体跌幅低于全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总指数。从期限上来看,期限为3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成为下跌的重灾区,跌幅相较于长期产品明显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15年12月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年末效应,进入1月之后也出现了相应的回落,导致此类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了较大波动。从收益类型来看,股份行所发行的保本型产品下跌幅度最大,本月下跌12.62点至70.20点。从绝对收益率来看,辽宁区域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4.4%,而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均值仅为3.1%左右,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均值则介于二者之间,1月份报收于3.71%。目前辽宁省区域性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在收益率方面仍具有较大的优势。


   资本市场方面,1月份A股市场出现持续大跌,单月跌幅超过20%,创业板跌幅更是接近30%,自2015年6月中旬的股灾以来,第三次对我国资本A股投资者造成沉重的打击。慧球科技爆仓,成为A股市场上首支大股东杠杆增持爆仓的股票,同时也对杠杆增持风险提出了警示。监管层新出台的熔断措施,在正式实施仅数天之后,就因为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而不得不迅速中止,引发市场热议。此外,据媒体报道,2016年地方政府置换债限额已经下达地方。置换债额度上限比去年增加较多,地方将根据国库库款规模、市场情况、债务成本、支出进度等,设计安排债券发行品种时间和限期。去年全年地方债务置换额度达到3.2万亿,而今年的额度上限预期将为3.6万亿以上,如此规模的地方债务置换,毫无疑问的将对资本市场形成极大的冲击,必然导致资产荒现象的加剧,从而对资管市场在资产端方面的收益率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方面,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为25年来GDP年度增速首次破7;CPI上涨1.4%,创六年新低;PPI同比下降5.2%,整体而言通缩压力仍然较大,我们预计未来央行进行降准的可能性较大。1月18日,央行发布消息,决定自2016年1月25日起,对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机构存放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市场对此解读为央行在离岸市场与人民币空头的正式对决,整个一月份,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波动,未来汇率波动风险将成为资管领域投资于国外市场的主要风险之一。1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正式生效,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IMF第三大份额国,本次份额调整中,共有6%左右的份额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这标志着旧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开始发生改变。


   整体来讲,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国内外市场在消息面上仍然偏空,我们预计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保持下行趋势,但相较其他投资品种,将呈现出更为稳定、安全的特性。


   2.各单项收益率指数变化及总指数展示

   图表1:辽宁省区域各单项收益率指数变化情况


   从各单项表现来看,在2016年1月,中长期限产品的变化较为平稳,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但3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在1月有极为明显的向下的跌幅,这与12月各类型银行均或多或少受年末效应影响从而提高了短期产品收益率有关系。从不同发行机构角度来看,国有行收益率指数下滑幅度最低,但我们观察收益率后发现其收益率在进入一月后仍然出现明显下滑,则表明,国有银行历年收益率受年末效应影响的程度相似,受2015年大环境影响,在进入新年后收益率较往年下滑程度更多。


   3.收益率指数走势及分析

   3.1.辽宁省区域收益率指数走势及分析

图表2:辽宁省区域收益率指数走势


   辽宁省区域收益率指数在过去一年中保持持续下滑的趋势。辽宁省区域银行收益率指数在近一年的表现中始终处于90点以上,表示其整体收益率能够稳定的维持在较高的区间,较基期下滑幅度不太明显。辽宁省总指数受全国性银行的影响,整体下滑幅度偏大,同时在进入一月后,下滑的趋势没有明显放缓,因此预计辽宁省银行理财总指数仍会在近段时间维持下滑态势。


   3.2.全国性银行收益率指数及分析

   全国性银行在近一年均表现出连续下滑的趋势。国有银行在12月受年末效应影响指数微抬至86.68,但进入一月后,指数迅速回落,整体下滑趋势仍然明显,不过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整体下滑态势相对放缓,预计近期仍会保持缓步下行的趋势。股份制银行,在10月时指数有一个明显上扬后,加速下跌,下滑幅度加剧,过快的下滑幅度可能在年后有所缓和。


   4.区域性银行收益率展示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与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对比


   下图主要比较以余额宝、微信财付通、百度百赚利滚利版、全额宝、网易现金宝、京东小金库以及苏宁零钱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投资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银行短期限各类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其中,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值选取与当期指数相对应的赋权收益率进行比较。另外,因为考虑到互联网投资产品具有高流动性,因此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均值选择也拥有高流动性的期限为 2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进行比较。区域性银行收益率则展示,该区域区域性银行在近3个月内整体变化情况。

   近三个月中,辽宁省区域性银行收益率从11月初开始缓步上行,直到进入2016年后,才开始缓步波动向下。从2015年年末至2016年年初的辽宁省区域性银行理财收益率变化来看,其收益率受到年末效应影响的程度较高。从近三个月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走势来看,整体收益率表现较为稳定。12月末时,受到年末效应的影响,收益率有一定幅度的拔高,不过在进入一月后,迅速回归到正常水平。在1月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80%,最低为3.69%,差值仅为0.11个百分点,波动区间较小,显示出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整体表现平稳。而互联网产品这三个月表现中,12月中旬以前,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的收益率表现,收益率稳定在3.20%附近,但在进入12月后,互联网产品收益率开始巨幅波动,该表现持续至1月。在1月中,互联网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为3.38%,最低仅为2.93%,波动区间较大,收益表现不够稳定。同时近三个月的表现来看,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较互联网产品收益率有较大幅度的领先,整体领先幅度在0.6%左右。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看,投资者选择同样具有高流动性的银行理财产品较互联网产品(货币基金型)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