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期分析专栏】风口上的行业:AMC的机遇与挑战

分享: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恶化的压力。据银监会统计,到今年6月,商业银行不良率已经连续15个季度反弹,由0.94%上升至1.75%,关注类贷款也连续攀升至4.03%。两者相加,银行的风险贷款占比达到5.8%,风险贷款额为4.76万亿元。

  另外,除了银行信贷以外,还需要考虑其他不良资产情况,包括影子银行(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的不良资产、应收账款以及配置于企业债券领域的资产状况。但无论用什么方法估算银行的不良率水平,近年来不良率攀升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仍尚未全面暴露。

  面对庞大的市场空间,加之监管层面的政策支撑以及日益多样化的处置方式,AMC(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逆周期”的行业,几乎是站在了风口上。那么就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作为风口上的AMC,目前所面临的发展态势。

  按照一般逻辑的认知,宏观经济下行会产生出很多对口AMC的资产,但是按照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处于经济下行周期中,不良资产处置似乎并不讨巧。而反观之前的几轮不良资产处置盛宴,似乎都借助了宏观经济上行的大势。同时由于之前大部分不良资产投资者的核心股价模型均是以房产为主,而过去十多年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态势也为处置机构顺利退出起到助推作用。

  再聚焦到本轮的不良资产情况,行业的不成熟加上过渡的投资宣导,使得不良资产市场上的资产价格逐渐失真,市场也逐渐由买方转移至卖方。盲目的投机资金大量涌入,银行的预期被逐渐抬高,这都严重挤压了处置机构的利润空间,再加之处置难度的加大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尚未成熟,似乎这场看似饕餮的盛宴很难被真切的品尝到。

  同时考虑到宏观经济的趋势性回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消化坏账的周期可能会比上一轮要长。加之不良资产市场需求端竞争的加剧,不良资产供给端也日益市场化。由此,金融资产公司在面临不良资产主业空间扩大的同时,需要基于周期模式提供一系列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或服务,探索出一条市场有确定性、产品有竞争力、收入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应主动在不良资产资源中寻找通过债务重组切入到财务重组、资产重组、股权重组、产业重组乃至行业重组的机会。通过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延伸,有效发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等多元化金融平台的辅助与协同功能,实现资产业务和投资业务的有效结合。

  同时作为一个强周期的行业,AMC应当将市场定位放眼全局,不仅只参与逆周期的市场业务,同时依据自身特有的资源禀赋,开展资产经营、财富管理等业务,以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立足于市场,通过确立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战略,实现对内的业务平衡与发展。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