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期分析专栏】互金监管重拳出击:行业规范步伐提速

分享: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进行了半年之后,具体实施方案终于面向公众。各相关部门紧随其后发布了各互金子行业的整治细则,分别就各自不同领域明确了整治机制。系列监管方案要求重点整治P2P(个人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五大互金子行业,系列重拳出击的整治方案将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步伐明显提速。

  互金整治方案早在今年4月就已确立,但并未公开对外发布。按照其时间计划,2016年7月底前为摸底排查,11月底前为清理整顿,督查和评估11月底前完成,验收和区域报告2017年1月底前完成,总体报告上报国务院2017年3月底前完成。而此次整治方案的公布时间节点选择在清理整顿的攻坚阶段,旨在表明监管层加速推进整改工作的决心。

  而从国务院公布的牵头文件方案与其它子行业整治方案来看,此次互联网金融监管重点主要放在规范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好定位互联网金融在普惠金融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联网金融清晰定位、严格准入管理、“穿透式”监管、监管主体职责明确、资金流监测等功能。

  从互联网金融清晰定位来看,此次整治方案中对于P2P行业再次明确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彰显监管层引导互联网金融应定位做传统金融补充的决心;从严格准入管理来看,工商总局子方案规定,非金融机构以及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其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的表述中打擦边球,并对注册信息中涉及互金相关内容字样的企业实施密切监管,并与相关部门做好紧密沟通;从“穿透式”监管和监管主体职责明确来看,此次整治方案中明确股权众筹归证监会管、网络借贷平台由银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业务则由保监会负责等,对于广大涉水互金行业的监管对象也实现了监管主体职责明确化。即有金融牌照的由牌照主管部门整治,无牌照但具备互金子行业特征的按照相关分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整治,无牌照且无互金子行业特征的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从资金流监测来看,严格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落实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存管银行要加强对相关资金账户的监督,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互联网金融前几年的野蛮生长使得不少机构偏离了业务方向,而此次公布的整治方案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需求,使金融消费者明确投资方向和市场预期,同时也表明了监管层加速推进整改工作的决心。下一阶段,互金行业整治工作将以分类整改为主,避免互联网金融发展大起大落,规范互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