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期分析专栏】证监会开辟绿色通道新政解读

分享:

  近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表明证监会将对贫困地区企业IPO、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开辟绿色通道。

  目前,该“扶贫政策”已引发资本市场热议,资本市场上主流声音是对证监会监管尺度不一的严厉指责。从笔者的角度看,市场更多是对监管层意图存在误解。

  从证监会公布的政策内容来看,市场上更多的是对IPO“即报即审、审过即发”存在误解,监管层表露出的更多的是在审批速度上的倾斜而非对其评判标准的弱化。并且对于注册地在贫困地区的企业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的,实施“专人对接、专项审核”,专人负责则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不会影响现在IPO队伍上市进度。而在其他内容方面,还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利用扶贫政策去投机取巧地上市。对于贫困地区企业设定需满足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 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机倒把。

  金融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举措,发挥着资本市场在国家扶贫事业中的服务功能。笔者认为,证监会此项举措很大程度上响应着国务院的号召。而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全国共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部217个,西部375个。其中民族八省区232个。而依照证监会扶贫新规,目前仅20多家进入绿色通道,与目前排队的几百家待上市公司相比其实数量上并不多,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贫困地区产业的相对薄弱和需要扶持,因此在审批速度上的倾斜无可厚非。

  从目前上市审批制度来看,此次开辟的绿色通道与未来必将推出的注册制是不会共存的,而本次新政则是暗含试水注册制的味道。注册制的推进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况,而注册制的推行却又势在必行。目前,A股排长队等待IPO的现状,催生了“壳资源”。而绿色通道的开启在一定增加了上市资源的供给,减少对于“壳资源”不健康的依赖,为未来注册制的推广铺路。

  目前,《意见》的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中。对整个资本市场来说,新政策有小幅开闸的功能,或能缓解目前严重的IPO排队,客观上会打击炒壳的风气。但同时也需做好顶层设计,避免监管漏洞,真正发挥金融精准扶贫,实现融资功能提升以加快贫困地区企业发展,以实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