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资管行业多项金融政策出台,从年初的《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表明了资管行业逐步进入了严监管时代。各项政策对产品设计、投向选择、杠杆要求到通道设置等均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大幅提高了监管层对市场的控制力度,提升产品透明度,在资管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其保驾护航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而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梳理大资管领域的监管思路有利于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程度预估。
作为资管行业重要角色,银行业在2016年迎来了两个影响极大的政策规定。首先是在82号文中明确规定了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按照原信贷资产全额计提资本,并且要走信托通道;其次是年中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资质进行了限定,限制了产品杠杆,严控资金池、通道嵌套等蕴含较大潜在风险的行为发生,并要求银行理财能对接非标债权资产的通道仅为信托。银监会的政策走向相对较为明确,使监管能穿透至资产端,提升产品链条的透明度,并限制信贷出表途径,严控投资风险,促使行业更为阳光的发展。而对于网络金融而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借款额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后,并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要求,强调借贷资金必须由银行存管,在很大程度提升了风险的防范力度。基本监控走向与银行、信托行业相仿。
在证券业方面,以被誉为“新八条底线”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作为证券业资管的纲领性文件,对产品的结构化设计与宣传销售进行了详细规定,强化了控制杠杆、防范通道业务风险蔓延的监管初衷。对目前部分机构存在偏离资管本业的情况展现了高度的重视,强调行业机构需要回归资管本源、坚守资管底线。与银行业相同的是,证监会的相应政策也同样表现为严格限制各类潜在风险行为发生,禁止了流程不透明且风险较高的业务,极大的加强监管层对于整个行业的把控力度。
而在保险业方面,年中出台的两份文件,也加强了对现有保险资管的通道业务及产品的监管,强调了通道业务的风险隔离及杠杆控制。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均在今年较为密集的出台了较多有影响力的监管新规。但这些新规的整体思路较为接近,均极大的加强了监管的力度,禁止了不透明且高风险的业务,使产品及产业链表现的更为透明。银政保政策较高的一致性,体现的是在当前资管行业日趋复杂的大前提下,混业监管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今年上半年我司有对当时分业监管的形式做过分析,而结论则是保留银政保三会各自的分管权利,但在最大程度上加强三会的沟通与合作,使监管政策的方向逐步趋于统一。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严监管时代下的政策一致性虽然会对各行业当前业务形成一定的冲击,但长远来看,更透明的流程、更统一的规范均能极大的促进大资管行业在未来的进一步合作,加强混业经营及合作的合理性,对于大资管行业的整体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由于各行业自身特点的差异,极易形成监管冲突,因此在许多方面要做到监管协调仍然极为困难。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