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理自然分布,中国疆域可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包含11个省和1个直辖市,分别是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以及直辖市重庆。本文将与大家主要探讨西部地区十年来(2005-2015年)不良贷款变化趋势与特点。
1、 整体趋势相近,拐点出现较中东部地区晚
从2005-2015年我国西部各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看,与东部的11省市、中部8省份一样都基本呈现U型特征,且拐点(最低点)大部分出现在2013-2014年之间。与我国中部和东部各省市不良状况相比,西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拐点出现相对中部晚1-2年,相对东部晚2-3年。其中,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新疆六省市拐点出现在2013年;甘肃、青海两省拐点出现在2014年;宁夏、广西两省拐点出现在2012年;内蒙古拐点出现在2011年;唯西藏尚未体现出U型特征,西藏自2010年以来不良率逐年下降,不过其于2015年终止了不良率下降的态势,2015年的不良率与2014年持平。
2、西部地区不良率最高,但不良贷款余额较低
截至2015年底,从区域不良贷款变化来看,三地区平均不良率分别为西部1.87%、中部1.75%、东部1.68%,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0.82、0.47和0.33个百分点,不良率和不良率增速均是西部地区最高;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增幅分别为105%、60%和38%,其中西部地区不良规模翻番;不良贷款余额绝对值方面,西部、中部和东部分别增加了1270亿元、811亿元和2045亿元,东部地区居首。
目前来看,困扰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已然完成了从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并最终向西部地区蔓延和扩散的过程。从数据中看出,2015年全国共有7个省市的不良贷款规模相比前一年翻番,分别为甘肃、云南、重庆、青海、陕西、广西、贵州,其中甘肃增幅最高,达到239%。7个不良贷款规模翻番的省市均地处西部地区。
从不良贷款总规模看,西部、中部和东部分别为2486亿元、2170亿元和7463亿元,其中东部地区7463亿元的不良贷款规模,占比超过了58%,远超中西部之和。因而,虽然西部地区不良贷款近期暴露更快,但在不良风险化解压力上,东部地区更为严峻。
影响不良贷款规模、不良率以及其增速的因素还有银行贷款基数、存量不良贷款余额基数等。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一样,近两年不良贷款增速快、不良率高,与这些地区过去银行贷款基数小(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银行贷款总额较小)有一定关系,一旦出现风险,不良率、不良贷款增速会在短期内快速上升。
3、 “共性”与“个性”共存,全国不良率最高和最低省份均在西部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含12个省市,拥有我国近1/3的人口和2/3的土地。西部各省份在不良贷款上整体保持着相同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但由于各省份自身经济基础、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从2015年不良贷款相关数据可看出,内蒙古是全国不良率最高的省份,高达3.97%;而同处西部地区的西藏和重庆其不良率低于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西藏省2015年的不良率全国最低,仅为0.23%,同上海一道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在2015年不良率保持不升的省市。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西部地区不良贷款增加除受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影响外,还因煤炭等价格下跌影响,资源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出现贷款违约。同时,查阅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数据,可以发现出于优化区域信贷资源配置、促进各区域信贷投放均衡发展的需要,银行对于西部贷款投放增长较快,占比逐渐增加。在经济转型期,增加对于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也将一定程度加速其不良贷款的产生。
4、西部地区未来展望
经过改革开发几十年来的迅速发展,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产业互动、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自身的区位及资源禀赋条件,西部地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道路上面临比东部发达地区更多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工业方面,西部大开发十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加,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问题,西部地区整体工业化进程还相对滞后。农业方面,西部地区农业专业化组织较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农业生产与管理方式粗放,近千万户农民靠一家一户来应对市场经济的风险,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脆弱。同时存在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方面,总体规模依然较小,与东部地区比较,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些都是西部地区目前和短中期必须承受之重。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过去大量信贷投放于能源型等落后产能中,若结构调整持续,则不良暴露也将持续。预计这也将是未来西部地区新增不良的重要因素。
西部地区同中部地区一样,其不良贷款的抬升过程将会比东部地区更为持久,债务风险的化解也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周期。不过,从2015年以及2016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各省市GDP来看,增速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主要是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以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更多转向服务业、西部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预计西部经济将维持相对中高速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化解西部地区的不良资产状况。
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我们购买